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2019届高三物理入学调研考试卷三(1).doc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 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B. 气体在等温压缩过程中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C. 液晶显示屏是应用液晶光学各向异性特点制成的 D. 空调机既能致热又能致冷,说明热传递
不存在方向性
E. 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不一定减小
(2)(10分)如图所示,在长为l=57 cm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向上的竖直细玻璃管内,用5 cm高的水银柱封闭着50 cm长的理想气体,管内外气体的温度均为33℃。
(i)现将玻璃管缓慢倾斜至与水平面成53°角,此时管中气体的长度为多少?
(ii)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若接着将管内水银柱取走1 cm,再缓慢对玻璃管加热升温至多少时,管中水银柱上表面恰好与管口相齐?(大气压强为p0=76 cmHg)
16.【物理—选修3-4】(10分)
(1)(5分)我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7年10月19日09时15分在山西临汾市襄汾县(北纬35.95度,东经111.54度)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地震波既有横波,也有纵波,某监测站截获了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地震横波,在t s与(t+0.2)s两个时刻x轴上-3 km~3 km区间内的波形图分别如图中实线和虚线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x =1.5 km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是2A B.该地震波的最大周期为0.8 s C.该地震波最小波速为5 km/s
D.从波源开始振动到波源迁移到地面最长需要经过1 s时间
E. 从t时刻开始计时,x=2 km处的质点比x=1.5 km处的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
(2)(10分)投影仪的镜头是一个半球形的玻璃体,光源产生的单色平行光投射到平面上,经半球形镜头折射后在光屏MN上形成一个圆形光斑。已知镜头半径R =30 cm,光屏MN到球心O的距
离为
d 高中物理
5
=102 cm,玻璃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n?5,不考虑光的干涉和衍射。求:光屏
3MN上被照亮的圆形光斑的半径r。
6
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卷
物 理(三)答 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8-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答案】A
【解析】质点采用的科学方法为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故A错误;根据速度定义式v=
ΔxΔt,当Δt极小时表示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故B正确;研究牛顿第二
定律a?Fm采用控制变量法,保持合外力不变或质量不变分别研究关系,故C
正确;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
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D正确。
2.【答案】D 【解析】0~10 s
内,若运动员做匀加速运动,平均速度为v?v0?v2?10m/s。
根据图象的“面积”等于位移可知,运动员的位移大于匀加速运动的位移,所以由公
式v?xt知0~10 s 内的平均速度大于匀加速运动的平均速度10 m/s,
故A错误。
由图知,15 s末开始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由图看出,运动员的速度一直沿正向,速度方向没有改变,故C错误;10~15 s图象的斜
率减小,则其加速度减小,故10~15 s运动员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故D正确。
3.【答案】B
【解析】N点电场线最密场强最大,由a?qEm可知N点的加速度最大,故A正确;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所以M点的电势最高,故B错误;在M点静止释放,正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但是运动轨迹并不是电场线,故C正确;根据EP = qφ,由φM>φN可知,正电荷在M点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故D正确。
4.【答案】D
【解析】若初速度相同,根据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知运动时间tA : tB :
tC =1 : 2 : 3,则下落高度h?122gt,得hA : hB : hC =1 : 4 : 9,A、B均错误;
若hh?1Agt2,得tA : tB : tCxg : hB : hC =1 : 2 : 3,由2 =1:2:3;而v?t?x2h,得vA : vB : vC =1:2:3,故C错误,D正确。
5.【答案】A
【解析】设物块P的质量为m,加速度为a,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由力的平衡条件得,mg = kx0,以向上为正方向,木块的位移为x时弹簧对P的弹力:F1 = k(x0-x),对物块P,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 F1-mg = ma,由以上式子联立可得,F = kx+ma。可见F与x是线性关系,且F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当x = 0时,F0=ma>0,故A正确。
6.【答案】C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1
Mm4π2【解析】由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得:Gr2?mT2r,解得行星公转周期:
T?2πr3GM,则火星和地球的周期关系为:T火T?r3火363?,已知地球的公转周地r地4期为1年,则火星的公转周期为364年,相邻两次火星冲日的时间间隔设为t,则:(?t地??火)t?2π,化解得:
T?t?1,解得t =2.2年。 地T火7.【答案】D
【解析】设BC边长为d,则AB边长为34d,让线框绕AB边在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则线框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E133m?B?2?4d2??8Bd2?,
电动势的有效值E?Em32132?16Bd2?,A、B两端的电压有效值U21?4E?64Bd2?,让线框绕BC边在匀强磁场中仍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A、B两端的电压
2U1B??3?92U22?2?4d????32Bd?,因此有1U?6,选项D正确。
2
8.【答案】AB
【解析】衰变发出的γ放射线是频率很大的电磁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不带电,故A正确;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得,X的电荷数为92,质量数为235,质子数为92,则中子数为235-92=143,故B正确;半衰期具有统计规律,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故C错误;在衰变的过程中,根据质能方程知,有能量发出,有质量亏损,不过质量数不变,故D错误。
9.【答案】ABD
【解析】电路稳定时,电容器的电压等于可变电阻R1的电压,当增大R2的阻值,对电容器的电压没有影响,板间场强不变,油滴受力情况不变,仍静止,故A正确;当增大R1的阻值,R1分担的电压增大,电容器的电压增大,电容器板间场强增大,油滴所受的电场力增大,因此油滴将向上运动,故B正确;增大两板间的距离,电容器的电压不变,由E = U/d知板间场强减小,油滴所受的电场力减小,所以油滴将向下运动,故C错误;断开开关S,电容器通过两个电阻放电,电容器板间场强减小,油滴所受的电场力减小,则油滴将
向下运动,故D正确。
10.【答案】AD
【解析】B球运动到最低点,A球运动到最高点,两球系统机械能守恒,故A球增加的机械能等于B球减少的机械能,A正确;A球重力势能增加mg?2R,
B球重力势能减少2mg?2R,故B错误;两球系统机械能守恒,当B球运动到最低点时速度最大,有2mg?2R?mg?2R?1(m?2m)v2,解得v?4gR23,故C错误;除重力外其余力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增加量,故细杆对A球做的功等于A球动能的增加量,有W?1mv2?mg?2R?823mgR,D正确。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1—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第15—1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題 11.(6分)
【答案】(1)17.805(17.804~17.806均可) (2)D (3)d22k
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