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社会责任与伦理思考辨析题
道德规范的特征:
----其处理的是会带来利益(善)或造成伤害(恶)的事情或行为; ----其有效性取决于其合理性; ----应该优先于自身利益;
----建立在公正、不带偏见的基础上;
----其与特定的情感和词汇联系在一起(内疚、羞耻、悔恨等)。 道德相关行为与道德无关行为 行为
1、道德相关行为(道德moral行为):指具有道德意义、能够进行善恶评价的行为。
----合乎道德的行为
----不道德(immoral)的行为:指伦理上不可以接受的行为,一般地说,是有害于他人、社会的行为。
2、道德无关行为(非道德amoral行为):指不受一定的意识支配或不涉及有害或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无道德意义、不能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精神病患者、儿童) 伦理评价
? 所谓伦理评价,是指对他人和自身的行为进行善恶的判断。 ----事前评价:对尚未发生的行为做是否正当的评价。
----事后评价:除了对已经发生的行为做是否正当的评价外,往往还包括道德价值高低、道德责任大小的评价。
学习道德推理理论的意义
? ①可以在理论指导下进行道德推理,有助于个人作出正确决策,解决自身可能面临的复杂的道德问题。
? ②掌握道德推理的一些工具,有助于向他人阐述自己行为的依据和合理性。 ? ③伦理学理论致力于对传统道德合理性的探讨,有助于批判性地看待伦理准则。
◆对行为的伦理评价理论的两大流派
①目的论或结果论:主张以行为所造成的结果作为评价行为对错的标准。如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
②义务论或非结果论:主张以义务作为评价道德的依据,认为义务独立于行为结果而存在,一种行为对或错是因为它具有特定的性质,或属于特定的种类。如康德的义务论等。
6.女王诉杜德利及斯蒂芬斯案点评
结局:根据陪审团认定的事实,法官宣告被告犯有故意杀人罪,驳回他们的紧急避难抗辩。被告被判处绞刑,随后因当时的民心所向,被维多利亚女王赦免了。 ? 支持者观点:他们在那样的处境下,不得已而为之,并且暗含了“人数重要”的理念。不仅人数重要,更广泛的影响也很重要。他们有家庭,但parker只是个孤儿,没人会想念他。如果去计算一下,幸福与痛苦,你也许会认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选择。 ? 三种反对意见:
– 他们的所作所为是绝对错误的:谋杀就是谋杀,总归是错的,即便能增加社会总体的幸福感。(属于绝对主义的反对) –
如果采取抽签的形式就会有所不同,公平的程序。确切说这不算绝对的否定。基本的观点是,众生皆平等,虽然不得已之时,为了大众的福利,个体还是可以被牺牲的。
– 如果派克是自己同意的,而不是被迫的,那么用他的生命去救其他人就没问题。
7.权利论 权利的类型:
①法律权利:《宪法》规定,公民有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等。 ②道德权利:是作为人,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人都应该有的权利。
人权——不取决于特定的关系、角色、情景的道德权利。如生存权(印度童工)、言论自由权、受教育权、医疗服务权、工作权。
人们享有人权是因为他们生而为人,人权不是由某一权威给与的。法律保
护人权,阐释人权,但不是人权的源泉。 ◆道德权利的类型:
①消极的或自由的权利:如隐私权、生命不被剥夺权、处置私有财产权等。
它们要求我们履行不干涉他人的义务。
②积极的或福利的权利:如受教育权、取得食物权、医疗服务权、住房权、工作权等。
它们要求我们主动地帮助人拥有某种东西或帮助他做什么事。 ◆道德权利的特点:
①道德权利与义务紧密联系。一个人的道德权利至少部分地可以定义为他人对这个人承担的义务。如孩子有受教育的权利,家长有让孩子接受教育的义务。
相应的道德义务不一定针对某个人,有时是针对整个社会。如一个人的工作权。
②道德权利赋予个人自主、平等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人与人之间是自主平等的关系。
③道德权利是证明一个人行为正当性及保护或帮助他人的基础。
◆权利论的道德原则:
----当行为人有道德权利从事某一行为; ----或从事某一行为没有侵害他人的道德权利; ----或从事某一行为增进了他人的道德权利时; 则该行为是道德的。 1、交易公正
(1)契约权利和义务(契约规范)
----当一个个体与另一个个体达成协议时,就产生了契约权利和义务。契约权利和义务取决于公众接受的指导交易的一套规范。
----当人们在合法的社会组织中扮演某个角色时,也产生了契约权利和
义务。当一个人自愿地接受某一角色,就意味着同意履行那些义务。 由关系、角色、情景决定的义务(如父母抚养孩子成人、医生关心病人健康等)不能无限夸大,管理者管好企业的义务受制于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伦理规则。
不取决于特定的关系、角色、情景的道德权利(如生存权、言论自由权、受教育权等),比由关系、角色、情景决定的权利更重要。 (2)公平交易的特征:
①信息透明。②完全自愿。③均可获益。 2、程序公正 基本特征:
①普惠性:每一个社会、每一个社会的尊严和利益都应当得到有效的维护,任何一个社会群体尊严和利益的满足都不得以牺牲其他社会群体和社会成员的尊严与利益为前提条件。
②公平对待:按照同一尺度处事;“无偏袒地中立”。 ③ 多方参与:充分参与,充分表达意愿。
④公开性:社会群体、社会成员对于事关切身利益的信息具有平等知晓的权利。
⑤科学性:相关信息充分、准确;必要的评估机制和修正机制。 3、分配公正
问题的产生:利益与人的欲望相比是稀缺的,负担则往往超过人们愿意承担的程度。
基本原则:相同的人应该受到相同的对待(享受相似的利益,分担相似的负担),不同的人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
这一基本原则过于笼统。种族差异应该成为是否录用工人的依据吗?哪些差异与分配利益和负担有着? (四)关怀论 1、偏爱与关怀
原则:对与我们有密切关系,尤其是有依靠关系的人,承担特别的关怀的义务(关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