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年产1000吨农牧微生物菌剂及中试基地项目环评报告表 - 图文
年产1000吨农牧微生物菌剂及中试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报表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环境空气 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依据鹤壁市环境监测站2006年4月26-30日的监测资料:SO2的日均值为0.002-0.065mg/m3,PM10为0.056-0.142 mg/m3,NO2为0.005-0.058 mg/m3。由此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SO2、PM10、NO2均可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2、声环境 根据鹤壁市环境监测站于2006年4月27-28日对该区域进行的实地检测数据,昼间噪声值在35.5-55.1dB(A),夜间噪声值在31.8-46.2 dB(A),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 3、地表水环境 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系主要为汤河,依据鹤壁市环境监测站于2006年4月26-28日在汤河水库出口汤河水文站监测断面连续3天的监测数据,监测结果为:pH:7.16-7.18,CODcr 19.8-22.6mg/L,BOD5 5.03-6.59mg/L, NH3-N 1.0-1.2mg/L,能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标准。 4、地下水环境 依据鹤壁市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监测结果为:pH7.49-7.64,总硬度378,高锰酸钾指数1.0-1.1,溶解性总固体412-449,氟化物0.2,氯化物106-108,未检出NH3-N。从数据上看出该区域地下水水质良好,满足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III类标准。 5、生态环境 道路所在区域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主要有:白杨、侧柏、旱柳、泡桐、山楂、柿、酸枣等。动物资源有:青蛙、家燕、全腰燕、黑喜鹊、啄木鸟、猫头鹰、刺猬等。区域森林覆盖率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15.54%提高到现在的20.2%。道路周围多为农田、沟地,生态环境质量一般。 9
年产1000吨农牧微生物菌剂及中试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报表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本项目处在鹤壁市淇县高村镇工业园区,道路建设地及周围环境全部为工厂,因此主要保护目标如下: 表5 主要保护目标 环境类别 地表水 保护目标 淇河 与项目距离 距项目建设地3公里 控制要求 GB-3838-2002 III类标准 环境空气 巡警中队 正南500米 GB3095—1996 二级标准 10
年产1000吨农牧微生物菌剂及中试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报表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声环境 GB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 地表水 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下水 GB/T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 表6 环境质量指标 环境要素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执行级别 (类别) 环境空气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级 SO2日均浓度≤0.15 mg/m3 PM10日均浓度≤0.15mg/m3 TSP日均浓度≤0.30mg/m3 NO2日均浓度≤0.12 mg/m3 昼间70dB(A) 夜间55dB(A) 2类 昼间60dB(A) 夜间50dB(A) Ⅴ类 COD≤40mg/l BOD5≤10mg/l 氨氮≤ 2.0mg/l III 色 ( 度) ≤15 浑浊度 ( 度) ≤3 主要污染物限制 4a类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1)大气:《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的Ⅱ时段标准。 (2)废水:废水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 (3)噪声:施工现场噪声执行GB12523-90《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具体见下表33: 表7 施工期噪声标准 噪声限值 施工阶段 昼间 土石方 打桩 结构 装修 75 85 70 65 夜间 55 禁止施工 55 55 11
年产1000吨农牧微生物菌剂及中试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报表
运营期执行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4类和2类标准。4类标准为昼间75dB(A),夜间55dB(A),2类标准为昼间60dB(A),夜间50dB(A)。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建议二氧化硫总量控制指标为0.448t/a COD的总量控制指标为0.3627×10-3t/a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