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染整专业《染整前处理操作与管理》试题库
好,对织物损伤较少,漂白PH值=4-4.5,漂白时,需要加入活化剂,对设备要求高,有二氧化氯有毒气体产生,成本高
4、什么是丝光?丝光后棉性质有哪些变化?
答:丝光:织物在受张力情况下,借助浓碱的作用,保持所需要的尺寸,获
得丝一般的光泽
丝光后棉性质发生的变化:a、光泽提高
b、吸附及化学反应性增强 c、织物形态稳定 d、强度提高,延伸度下降
5、水中杂质对染整加工的危害? 答:(1)白度不够,色泽不纯、不鲜艳
(2)钙镁离子与染化料结合形成沉淀物,增加染化料用量,影响产品质
量
(3)钙、镁离子能与染料形成沉淀,使过滤性染色的不能顺利进行(如
筒子纱染色、经轴染色)
(4)铁盐(锰盐)使织物表面泛黄甚至产生锈斑,催化双氧水分解,影
响漂白效果,并可使棉纤维脆化 (5)含有过多氯化物的水会影响织物的白度
(6)煮练过程中用硬水,煮练后织物的吸水性会明显降低
6、经过煮练,棉纤维上的杂质是如何去除的?
答:(1)果胶质的去除:果胶质的主要成分为果胶酸的衍生物,在烧碱作用
下,一方面,果胶物质发生水解生成果胶酸并进而转变为果胶酸钠盐;另一方面,还可能发生分子链的断裂,从而提高了果胶在水中的溶解度,达到彻底去除的目的。
(2)含氮物质的去除:含氮物质按照溶解去除的难易可分为两种存在形
式:一种是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另一种是以简单的无机盐类存在。在热烧碱作用下,蛋白质分子中的酰胺键发生水解断裂,生成可溶性的氨基酸钠盐而去除。
(3)蜡状物质的去除:蜡状物质含有多种成分,包括脂肪族高级一元醇、
游离脂肪酸、高级一元醇酯以及碳氢合物等。其中高级一元醇、酯及碳氢化合物,借助于表面性剂的乳化、分散作用而去除。而蜡质中的脂肪酸在热稀碱溶液中可发生皂化反应,生成可熔性肥皂再经水洗而被去除;
(4)棉籽壳的去除:棉籽壳的组成主要有木质素、纤维素、单宁、多糖
类物质以及少量的蛋白质、油脂、矿物质等组成,其中木质素是主要成分。在煮练过程中,棉籽壳中的油脂、蛋白质、单宁和一些多糖物质能与烧碱发生某些化学作用而溶解去除。木质素,因分子结构中有酚羟基存在,一方面,在煮练时可能与烧碱发生化学作用,使其结构分解,从而引起它在碱液中的溶解度增大而被除去;另一方面,在高温烧碱液中长时间作用下,棉籽壳发生溶胀变得松软,与织物的附着力降低,加之部分组成物被溶解、解体,残存部分再经水洗和摩擦而脱落下来
(5)灰分等无机盐的去除:灰分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可分为水溶性无机
盐与不溶性无机盐两部分。其中,水溶性部分在煮练后的水洗过程中去除;而不溶性部分则经酸洗、中和水洗、水洗过程而去除。
7、说明丝光以后丝光棉的性质如何变化,并说明原因?
答:(1)光泽提高:原因横截面变圆形,纤维呈圆柱体,结果棉纤维对光线
产生有规则的反射,从而增强了纤维的光泽,
(2)吸附性能及化学反应性能提高:由于膨化作用,使纤维素部分晶区
分子间的氢键被打开,无定形区增多,晶区减小。而染料及其它化学药品对纤维的作用发生在无定形区,所以丝光后纤维的化学反应性能和对染料的吸附性能都有所提高。
(3)定形作用:丝光时浓烧碱液使棉纤维发生剧烈溶胀,纤维的无定形
区和部分晶区的氢键被大量拆散,在张力作用下,使纤维素大分子进行取向的重新排列,在稳定的位置上重新建立起新的氢键,使织物的形态趋向稳定。
(4)强度提高:丝光时由于纤维充分溶胀,大分子间作用力被破坏,氢键
断裂,纤维表面不均匀变形被消除,减少了薄弱环节,弯曲的大分子得以舒展、伸直,纤维相互紧贴,减少了滑移。同时,在张力作用下,纤维素大分子排列整齐,增加了纤维分子的相互作用力,纤维间抱合力提高。丝光后,纤维的定向度也有所提高,使纤维能均匀承受外力,减少了因应力集中而造成的纤维断裂现象,因此丝光后,提高了纤维的强度。
8、双氧水漂白的原理及工艺条件分析。
答:原理:过氧化氢分解的物质对色素的氧化破坏作用
工艺条件分析:(1)漂液的PH值:H2O2在强酸性条件下,几乎无漂白
作用,碱性太强,损伤纤维,漂液PH值在控制在10~11之间较为理想
(2)漂白液的温度:双氧水在室温条件下,漂白速率度
比较缓慢,需要长时间漂白。为了提高漂白速度,可以采取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漂白,一般在90~100℃
之间进行
(3)漂白时间:温度高时所需时间短;反之温度低时,
所需时间就长
(4)漂液的浓度:双氧水的浓度应为2~6g/L(双氧水
以100%计)。
(5)稳定剂的作用:使双氧水分解均匀、稳定、有效,
充分利用双氧水,并尽可能减少对纤维的损伤
9、热定形的机理及工艺条件分析。 答:热定形机理:(1)分子键松散、断裂
(2)大分子链段重排及新的分子键形成 (3)新的大分子结构形态的冷却固化
工艺条件:(1)温度:一般定形温度提高,定形效果越好,但定形温度
必须低于纤维的熔点而高于纤维的玻璃化温度。通常定形温度选择在180~220℃。
(2)时间:一般定形加热时间需2~15s。总的定形时间大约
在15~30s之间。
(3)张力:施加张力有助于布面舒展平整,有助于提高定形
效果,但张力过大,则织物薄而板硬,热水收缩率提高。
10、气体烧毛机烧毛原理、烧毛机的组成以及各部分作用。
答:烧毛原理:织物在火焰上迅速通过时,布面上分散存在的绒毛,能很快
升温并发生燃烧,而布身比较厚实紧密,升温较慢,当织物温度尚未升到着火点时,已经离开了火焰,从而达到既烧去绒毛又不使织物焚烧或损伤的目的。
组成:进布、刷毛、烧毛、灭火和落布等
作用:①刷毛箱转动方向与织物行进方向相反,除去纱头和夹入物,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