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张佳怡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到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了解实际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概念,能对长度进行估测。
3.学会用刻度尺对物体长度进行测量,体会厘米的含义。
4.在合作、讨论中去发掘知识,掌握知识,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概念,能对长度进行估测。
教学难点:学会用刻度尺对物体长度进行测量,体会厘米的含义。 教学准备
绘制放大的尺子图;制作幻灯直尺图 教学流程 一、引入。
很自然地引入主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有关测量方面的知识。 二、讲授。
1.哪一条边是课桌的长?你想用什么来量? (1)让生用自己喜欢的物品测量一下课桌的长。 (2)找生说你用什么量的,有多长。
(3)同样长的桌子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桌子真的都不一样长吗?
总结: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结果就会不一样,只有当测量工具一样时,结果才会相同,所以,我们才会找一个统一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用准备好的学具量数学书的长。 (1)测完的说结果。
(2)师:我们都用同样的小立方体来测量测量结果就一样了。这个小立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个长度单位。
(3)板书:认识厘米 (4)领生感受1厘米的长度。
(5)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生说
(6)让生摆两厘米,并说为什么摆的快。
幻灯出示立体图形及简易尺子图,说自己的尺子和幻灯片里的有什么不同。(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讨论再汇报。这样可避免部分学生不观察或观察不仔细,漏掉东西。)板书cm 领读 三、巩固练习
1、出示树叶图看有多长,为什么是这么长? 2、铅笔图看有多长说明理由。 3、出示小熊图用手势判断对错。 四、总结。
师:学完这一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学生:通过学习这一节课,知道了我的课桌有多长,用尺子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长度单位有厘米,厘米也可以cm表示,测量时,要从0刻度开始,也可以从整刻度开始,1厘米有多长,等等。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