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
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此所谓南其辕而北辙也。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驾 ②用
③数
2、翻译:
①吾御者善。
②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3、“我欲之楚”和“此非楚之路也”中,两个“之”在语法上的区别是:
17.知恩图报
秦穆公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肉者相谓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尝 ②亡
③求 ④是
⑤惧 ⑥去
⑦居 ⑧卒
2、翻译:
①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
②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
3、读了这则短文,你有何感想?
18.唇亡齿寒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为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假 ②伐
2、翻译:
①虢亡,虞必从之。
②晋不可启,冠不可玩。
3、“唇亡齿寒”的故事告诉我们
的道理。
19.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之 ②或
③应
2、翻译:
①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②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3、“自相矛盾”现在成为一个成语,用来比喻 ;
写了一个与它意思相反的成语: 。
20.白云山岳皆文章
观朱霞,悟其明丽; 观白云,悟其卷舒; 观山岳,悟得灵奇; 观河海,悟其浩瀚,则俯仰间皆文章也。 对绿竹,得其虚心; 对黄山,得其晚节; 对松柏,得其本性; 对芝兰,得其幽芳,则游览处皆师友也。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悟 ②明丽
③灵奇 ④浩瀚
⑤虚心 ⑥晚节
⑦本性
2、翻译:
①观白云,悟其卷舒。。
②则游览处皆师友也。
3、“俯仰间皆文章也”实指 ,
本短文告诉我们 。
21.螳螂捕蝉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若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伐 ②谏
③则 ④子
⑤委 ⑥罢
2、翻译:
①如是者再三。
②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