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泰安老城区公共空间修补
泰安市老城区公共空间修补 专项城市设计编制项目 政府采购需求报告书
一、项目概况
1、项目编号:SDTASJ2017-1009
2、项目名称:泰安市老城区公共空间修补专项城市设计编制项目
3、招标控制价:400万元 4、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5、项目概述: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第二部分公共空间网络构建及公共空间修补规划设计;第三部分为重点街区及重要节点修补城市设计。
二、资格要求
1、基本条件:投标申请人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22条的规定;
2、资格条件:本项目投标申请人须具备城市规划设计甲级资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
3、人员条件:无
4、其他要求: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三、商务要求 1、付款方式:
工作进度 编制费用支付比例 1
第一次 合同签订后并且设计方提供合同价款30%的预付款保函后7个工作日内,由委托方按国库集中支付程序支付合同价款的30%作为定金(如不能提供预付款保函,则需初步方案汇报经委托方确认完成30%工作量后7个工作日内支付)。 30% 第二次 设计方提交规划评审成果(评审成果应达到专家评审要求),经专家评审通过后7个工作日内。 20% 第三次 规划经市政府审议通过,设计方按照市政府意见完善规划成果后7个工作日内。 30% 第四次 全部正式成果提交并经委托方验收合格后7个工作日内。 20% 2、服务期要求:项目周期:合同签订生效后120天内完成规划编制。
3、服务要求:合同有效年限为2年,超期后如仍须执行时,合同双方须进行延期确认。
4、其他要求:无
四、 服务需求: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背景
1.城市概况
泰安市地处山东省中部,现辖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总面积776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63.7万。《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2017年修订)确定,泰安市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规划至2020年,中心城总人口13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50平方公里。
泰安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泰安位于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线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泰山为五岳之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华
2
夏文化的缩影,融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与悠久人文景观于一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泰安的旅游以泰山为中心,向四周所辖县市区辐射,带动徂徕山、腊山、莲花山、牛山、东平湖等旅游区的发展。
2.项目背景
近期,国家住建部出台了《城市设计管理办法》(住建部35号令)、《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规〔2017〕59号),要求各地市开展城市双修和城市设计工作。围绕老城区开展城市修补,打造高品质城市空间,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行动,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补足城市短板的客观需要,是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
当前,泰安市正处于建设“富裕文明幸福新泰安”的新征程,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加大泰城中心城区投入力度,实施老城改造和古城修复,完善城市服务功能。针对老城区存在公共空间不足、功能不完备、特色不突出、竞争力和吸引力不足、交通压力较大等问题,开展老城区公共空间修补,能够拓展公园绿地、城市广场等公共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出行条件,满足居民和游客公共活动和健身休闲等需要。为科学指导老城区公共空间修补和城市设计工作,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的魅力泰安,泰安市拟组织编制《泰安市老城区公共空间修补专项城市设计》。
(二)规划要求
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位于泰安老城区,西至望岳西路,北至环山路(及北侧部分用地),南至泰山大街、灵山大街,东至虎山东路、迎春路,面积约13.33平方公里。
2.规划设计依据
2.1法律、规章及技术规范
2.1.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3
2.1.2《城市设计管理办法》(住建部35号令)
2.1.3《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规〔2017〕59号)
2.1.4其他相关技术规范等
2.2相关规划
2.2.1《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2017年修订) 2.2.1《泰安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2.2.3《泰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8-2020年)》 2.2.4其他相关专项规划及详细规划等
委托方负责提供以上规划设计依据及相关资料,其它规划基础资料由规划编制单位负责收集。规划编制单位认为需要委托方协助搜集的有关基础资料,应在《项目准备书》中注明。
3.主要内容要求
本专项城市设计编制要以有关法律规范及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有关规划为依据,立足城市科学发展和体现地方特色,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修补老城区公共空间、协调老城区景观风貌,因地制宜,突出近期实施的可操作性。重点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3.1.公共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重点对现状公共空间的位置、规模、数量、分布等进行 分析评价,形成老城区城市建设及规划实施调查评估,全面客观把握公共空间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2.公共空间网络构建及公共空间修补规划设计
结合老城区历史文化特色和现代功能需求,对城市街道、广场、绿地、河流等公共空间做出总体规划设计,构建安全、连续、完整、可识别的公共空间网络系统,落实公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