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刘渡舟苓桂术甘汤运用拾萃
阴活血之功效 。 苓桂杏甘汤 :此方即苓桂术甘汤减白术加杏仁而成。用于 治疗 “水心病” 水气上冲 ,迫使肺气不利 ,不能通调水道 ,而见小便不利 ,面目浮肿以及咳喘等证。水气上冲 ,故去白术之壅 ,加 杏仁宣开肺气 ,理水之上源。杏仁一药 ,为宣肺去水之妙药。 《温病条辨》 的作者吴鞠通擅用杏仁宣肺去湿 ,可为佐证。 苓桂茜红汤 : 该方由茯苓 、 桂枝 、 茜草 、 红花组成 , 治疗 “水心病” 血瘀重者 ,临床表现为胸部憋闷疼痛 。此方用苓桂 通阳去水 ,用茜草 、 红花活血通络 ,水去阳通 ,则血脉畅通 ,诸 证自愈 。 苓桂参附汤 : 即苓桂术甘汤合参附汤 。此方用于治疗 “水心病” 而阳气虚较重者 ,病人畏寒汗出 ,肢体发凉 ,甚至夏 季也着棉衣 ,心痛遇寒则发 ,脉微细欲绝 。以苓桂术甘去水 通阳 ,加附子温补一身之阳 ,人参大补元气 ,药理研究 , 两药 均有较强的强心作用 。临床病重者 ,必须用红参方能转危为 安 ,病情平稳之后 ,可改用党参巩固疗效 。 苓桂杏苡汤 : 由茯苓 、 桂枝 、 薏苡仁 、 杏仁组成 , 治疗 “水 心病” 兼挟湿浊之证 。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 、 咳嗽多痰 、 头重 如裹 、 胸满似塞 、 周身酸楚 、 不欲饮食 、 小便不利 、 脉缓滑 、 舌 苔白厚而腻 。用苓桂通阳利水降冲 ,薏苡仁祛湿降浊 , 则水 湿同治 ,诸证得解 。以上诸方 ,在临床应用时 ,若病人血压较 高 ,可加入淮牛膝引血下行 ,具有较好的降压作用 。 以上只是刘渡舟教授临床应用苓桂术甘汤之独到之处 , 只要抓住 “水气上冲” 的病机 ,应用本方均能取得卓效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