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必修三步步高导学案第1章第2节(含答案)

生物必修三步步高导学案第1章第2节(含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1:44:55

答案 B

解析 A项是稳态的调节,C项是稳态维持的基础,D项是稳态的生理功能。 题组二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4.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答案 D

解析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5.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的速度加快 C.细胞代谢紊乱 答案 C

解析 稳态遭到破坏主要指内环境的温度、pH、渗透压等理化性质不能维持,引起生活在内环境中的细胞代谢紊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B项是因幼年缺乏钙盐,D项是成年人血钙过高,都是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的可能现象。 6.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实现 B.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C.包括pH的调节、血糖的调节 D.体温的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 答案 D

解析 温度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所以体温的调节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 题组三 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7.(2018·河北行唐高二月考)下列关于“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B.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另一种实验材料 C.从加入盐酸或NaOH后pH的变化来看,生物材料更像缓冲液

B.儿童患佝偻病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D.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 答案 D

解析 A、B两项描述的是本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根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而以pH为纵轴。结果显示,生物材料中加入盐酸或NaOH后pH的变化情况与缓冲液中添加酸或碱后的变化很接近。

[综合强化]

8.(2017·唐山高二期中)稳态被破坏后,细胞新陈代谢会紊乱的根本原因是( ) A.温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 B.渗透压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 C.酸碱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 D.细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受到严重影响 答案 D

解析 稳态破坏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会发生改变,会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 9.(2018·盐城检测)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某人一次性吃了很多的橘子后,血浆的pH只发生较小范围的波动 B.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C.人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后,只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即可维持人体稳态 D.维持稳态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答案 C

解析 大量出汗时,人体不仅丢失大量水分,同时还丢失大量无机盐(如Na+),所以仅补充水分不能维持人体稳态。

10.(2018·吉林长春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二质检)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活性最高,在血浆中活性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会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 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

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 D.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 内环境中各种理化性质和成分是相对稳定的,其稳态是存在的,A项错误;由题意可

知,当血浆中转氨酶含量升高可判断肝脏发生了病变,这说明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B项正确;根据题干信息不能得出稳态的动态变化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C项错误;题干并没有说明细胞代谢和内环境稳态的关系,D项错误。 11.(2015·海南,18)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答案 C

解析 血浆和组织液都属于体液,都具有运输激素的作用,A项正确;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B项正确;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C项错误;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D项正确。 12.判断正误:

(1)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2014·新课标Ⅰ,3A)( ) (2)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2014·新课标Ⅰ,3B)( ) (3)血浆中的HCO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2012·海南,12C)( ) (4)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2011·江苏,9D)( ) (5)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2012·江苏,3D)( ) 答案 (1)√ (2)√ (3)√ (4)× (5)×

13.请回答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的问题:

(1)人体血液的pH通常在________________之间,这主要是____________在起作用。 (2)剧烈运动时,肌肉会产生________,血浆pH有下降的趋势,但实际仍维持相对稳定,其调节过程是:乳酸和NaHCO3/H2CO3中的________反应,生成乳酸钠和________,后者再分解产生CO2,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3)pH稳定可保证________的活性,从而使细胞代谢正常进行。 答案 (1)7.35~7.45 缓冲物质 (2)乳酸 NaHCO3 H2CO3 (3)酶

解析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乳酸、碳酸;人的食物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这些物质进入血液,都会使血液pH发生变化。但血液的pH却不

会变化过大,而通常在7.35~7.45之间,其原因是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在起作用。 14.填写概念图并回答相关问题:

(1)填写概念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内容: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

(2)在进行常规体检时,如果内环境某种成分的指标超出正常范围,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请填写下列相应内容:

①发生严重腹泻后,只喝水、不补充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发高烧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血糖浓度过低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是组织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才能排出体外。

答案 (1)体液调节 免疫调节 渗透压 酸碱度 温度(前两空位置可换,后三空位置可换) (2)①内环境渗透压变小,细胞吸水膨胀 ②酶促反应受阻,代谢紊乱 ③出现低血糖症状 ④会出现抽搐现象,严重时影响骨骼发育 (3)内环境 消化 循环 循环 泌尿 呼吸 解析 (1)内环境的稳态主要包括内环境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方面的相对稳定,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2)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的保障。当严重腹泻时,会在失水的同时带走一部分盐,若只补充水分会使内环境渗透压降低;发高烧时,体温超过酶的最适温度,会使细胞代谢紊乱;血糖浓度过低,出现低血糖症状;血钙过低会出现抽搐现象,严重时影响骨骼发育。(3)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借助于内环境,参与的系统有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等。

15.(2018·贵州毕节梁才学校高二月考)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含Na2HPO4、KH2PO4的溶液,pH=7)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答案 B 解析 A项是稳态的调节,C项是稳态维持的基础,D项是稳态的生理功能。 题组二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4.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答案 D 解析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5.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的速度加快 C.细胞代谢紊乱 答案 C 解析 稳态遭到破坏主要指内环境的温度、pH、渗透压等理化性质不能维持,引起生活在内环境中的细胞代谢紊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B项是因幼年缺乏钙盐,D项是成年人血钙过高,都是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的可能现象。 6.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中,不正确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