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计图的直观表象水到渠成,为接下来的探究做了极好的铺垫。
二、以生为本,自悟自得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认识折线统计图同样需要如此。
在引导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中“点”和“线”的作用时,教师在给出实例之后,接着提出“这些点可以告诉我们什么,这些线又能告诉我们什么呢?”这样一个大问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在合作中逐渐明晰了认识。从学生的汇报可以看出,他们对线的作用理解得非常到位。一节课下来,自悟自得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合作探究的能力也增强了。
三、深入探究,辨析本质
学习折线统计图必然要和条形统计图进行对比,它俩的区别归根结底是由数据的特点决定的。结合两组视力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感悟“更关注数量多少的时候,选择条形统计图表示更合适,更关注数量变化的时候,选择折线统计图更合适”。这一过程,让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体会更加深刻、到位,他们的数据分析意识也必将进一步增强。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折线统计图》这一教学内容,试讲了很多次,最终有了上面这些实践与思考。但仍有不足之处:数据分析还是不够透彻,可在练习环节增设题目。教学应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身边找一找折线统计图。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