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龙江省鸡西市2019-2020学年中考地理五模考试卷含解析
2.A 3.B 4.B 5.B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图中①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②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③是东北平原,④是东北-西南走向的长白山,故选C。
2.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该地区的民居之所以墙体厚,这是由于该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与其他三个无关,故选A。
3.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该地区发展工业有利条件是矿产资源丰富,而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该地区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重工业开始衰退,故选B。
4.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该地区由于纬度高,气温低,病虫害少,作物一年一熟,农作物的生长期长,农产品的质量高,故选B。
5.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故A错误。 人均占有耕地多,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故B正确。 因气温低,主要糖料作物是喜温凉的甜菜,故C错误。 主要粮食作物有春小麦、玉米和高粱等,故D错误。 根据题意可知,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东北地区有关知识,要知道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发展工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16.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①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②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③推广节水器具 ④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⑤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A.②④⑤⑥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关于解决我国水资源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推广节水器具;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和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都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直接利用工业污水和增加地下水开采
B.①③⑤⑥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
量是破坏生态的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故选C。 17.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也大 C.总量贫乏,但人均占有量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
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无论蓝色的海洋,还是浩瀚的沙漠,无论绵延的山区,还是奔腾的江河,都蕴藏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从这方面看,中国又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B符合题意,选B。 【点睛】
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18.我国自然环境差异大,造就了各地服饰、饮食、民居等文化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藏日温差大,藏族传统服饰是藏袍 B.新疆气候寒冷,维吾尔族常喝酥油茶 C.云南气候湿热,傣族传统建筑是窑洞 D.内蒙古地势平坦,蒙古族擅长赛龙舟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藏袍腰襟大,白天当衣穿,保温防寒,晚上当铺盖,和衣而眠;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当地藏族人民非常好客,会请客人喝青稞酒、酥油茶,吃牦牛肉或绵羊肉,并以热情的赞歌和欢乐的锅庄舞为客人助兴;云南气候湿热,傣族传统建筑是竹楼,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特色民居;内蒙古地势平坦,蒙古族擅长摔跤、射箭和赛马;故选:A。 19.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 ) A.季节变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进行
B.昼夜交替
C.太阳东升西落
D.昼夜现象
B.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D.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不足
分析解答。 【详解】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故A正确。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特点,牢记即可。
20.宽广平坦, 起伏很小的地区,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的地形是( ) A.山地 C.盆地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故本题选B。 21.读世界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B.平原 D.高原
1.图中M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 A.(23.5°N,150°E) C.(23.5°N,150°W)
2.关于图示四个城市描述正确的是( )
B.(23.5°S,150°E) D.(23.5°S,150°W)
A.夏威夷位于印度洋 C.奥克兰位于东半球 【答案】1.D 2.B 【解析】
B.布里斯班东临太平洋 D.霍巴特位于热带
1.赤道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经度向东增大的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回归线的度数是23.5度,图中M点的地理坐标是23.5°S,150°W,故D符合题意。 2.A夏威夷是美国的一个海外州,位于太平洋,故A错; B图中布里斯班东侧濒临太平洋,故B符合题意;
C从西经20度向东到东经160度为东半球,反之为西半球,奥克兰位于西半球,故C错; D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为热带,霍巴特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属于南温带,故D错。 故B符合题意。
22.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 ) A.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转 C.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转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故选:D。 【点睛】
考查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现象,要理解记忆。
23.20世纪以来,陆续有20多个国家在南极设立科学考察站,请问我国在南极最早设立的考察站是( ) A.昆仑站 【答案】D 【解析】 【分析】
南极地区以南极洲为中心,周围濒临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220余种,是个巨大的天然“冷库”,是世界上淡水的重要储藏地,拥有地球70%左右的淡水
B.泰山站
C.中山站
D.长城站
B.地球自西向东绕着星星转 D.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