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操作员中级最新国家题库基础知识部分

计算机操作员中级最新国家题库基础知识部分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13:17:07

第1章 信息技术原理概述

结构有总线型、星型和环型。

(1) 总线型: 采用一条公用的信号传输线,网络上的所有站点都串联在这条总线上。 (2) 星型: 将所有的站点都连接到网络交换机上,它是最常用的网络结构。 (3) 环型

每台计算机都要先连接到一个转发器上,再将所有的转发器连接成一个闭合的环。信号从一个站点发出,依次传输到下一个站点,直到送到目的地。环型网的可靠性较低,它要求每个站点上的计算机性能都很高,费用大。

3.计算机网络管理

现代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由四个要素组成:若干被管代理(managed agents)、至少一个网络管理器(networks manager)、一种网络管理协议(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和一个或多个管理信息库(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MIB)。其中,网络管理协议是最重要的部分。

4.计算机网络管理协议

网络管理协议定义了网络管理器与被管代理间的通信方法,规定了管理信息库的存储结构、信息库中关键字的含义以及各种事件的处理方法。

目前有影响的是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和公共信息管理服务/公共信息管理协议CMIS/CMIP(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 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otocol),它们代表目前两大网络管理解决方案。其中,SNMP流传最广,应用最多,获得的支持也最广泛,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

5.我国国家级骨干网络的介绍

因特网(Internet)是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数以万计的、各种规模的计算机网络。借助于路由器相互连接而形成的全球性的互联网。目前我国有四个国家级的骨干网络与Internet互联,它们是中国公用计算机因特网(CHINANET)和中国金桥网(CHINAGBN)。

6.IP地址的概念及管理

计算机在网络中有两种地址: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其中,逻辑地址叫做计算机IP地址;而物理地址做网卡地址或MAC地址。IP地址是由国际网络信息中心NIC来分配的;而MAC地址是由国际网卡生产厂家管理组织来分配的。 (1) IP地址的概念

为了区分连入网络的计算机和各种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必须给每一台计算机或者网络设备分配一个地址,叫做计算机的因特网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简称IP地址,IP地址是网络协议TCP/IP用来标识网络设备(主机)的唯一标识符。IP地址使用机器语言的二进制数来表示,二进制的IP地址共有32位。分成4段,每8位一段。

为了适应不同规模网络的需求,Internet国际组织根据IP地址中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所占的位数的不同,将IP地址分为A、B、C、D、E五类,每一类网络可以从IP地址的第一个数字看出。

(2) IP地址的管理

管理A类地址分配的机构是国际网络信息中心NIC,管理B类地址分配的是Inter NIC(北美)、APNIC(亚太)、和ENIC(欧洲)。我国的IP地址是由中国互联网信息管理中心CNNIC管理的。

7.域名的概念及分类

(1)域名的概念: 域名(domain name)实际上就是在Internet上分配给主机的名称。 (2) 顶级域名的分类

1) 通用顶级域(或称机构域),由3或4个字母组成。如com表示商业机构、net表示网络机构、edu表示教育机构、org表示非赢利组织、firm表示公司企业。

5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配套辅导练习

第1章 信息技术原理概述

2) 国家顶级域(地理域),由两个字母构成。如cn表示中国、us表示美国、jp表示日本。

3) 国际联盟、国际组织专用的顶级域。如int国际联盟、国际组织。 8.电子邮件地址的概念

每一个Internet用户都可以申请一个或多个电子邮件(E-mail)地址,它的格式为:用户名@域名

9.互联网接入技术 (1)因特网接入模式

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单机接入因特网;一种是单机先接入局域网,再将该局域网接入因特网。而局域网接入因特网也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将其中的一台计算机先接入因特网,然后给这台计算机里安装上一种叫做代理服务器的应用软件,成为一台代理服务器计算机,然后局域网里的其他计算机通过这台代理服务器转接进入因特网;其二是用一台路由器接入因特网,而局域网上的所有计算机通过这台路由器上网。

(2)我国的三种信息化骨干网

我国现有三种信息化网络,即有线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网。我国明确提出了“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向社会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信息业务,以便充分发挥我国现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作用,改善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信息通信服务。

10.宽带接入技术 11.无线接入技术

无线接入技术是指在终端用户和交换端局间的接入网,全部或部分采用无线传输方式,为用户提供固定或移动接入服务的技术。无线接入的实现主要基于以下几种类型的技术:

(1) 蜂窝技术

该技术较成熟,易于实现且覆盖范围比较大,比较适合于农村等地理位置偏远的地区使用。

(2) 数字无绳技术

采用微蜂窝组网,频率规划简单、频率复用率高、系统容量大,比较适合城市人口稠密、管线紧张的地区,如宾馆、饭店、写字楼等。

(3) 点对点微波技术

这是一个传统的技术,对于距离超过40km以上的分散用户可以采用基于该技术的系统。

(4) 卫星技术

对于特别偏远的地区或山区,卫星技术优越性是前面介绍的几种技术所无法比拟的。

(5) 蓝牙(Bluetooth)技术

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掌上计算机、便捷式计算机和移动电话、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以上设备与Internet之间的通信,从而使这些现代设备与Internet之间的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

三、媒体的技术简介 1.媒体的概念

媒体是人与人或人与外部世界之间进行信息沟通与交流传递的载体。媒体有五大类: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和传输媒体,其核心是表示媒体。

媒体在计算机科学中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指信息的物理载体,如磁盘、光盘、磁带、卡片等;另一种含义是指信息的存在和表现形式,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在多媒体技术中,媒体一般是指感觉媒体。

2.多媒体的概念

6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配套辅导练习

第1章 信息技术原理概述

(1)多媒体

多媒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媒体的有机组合,意味着“多媒介”或“多方法”。计算机中的多媒体就是指用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基本媒体元素以不同形式组合以传递信息的有机综合。

(2)超文本于超媒体

超文本是一种使用于文本、图形或计算机的信息组织形式,它使单一的信息元素相互交叉引用。利用超文本形式组织起来的文件不仅仅是文本,也可以是图、文、声像以及视频等媒体元素符合形式的文件,这种多媒体信息就构成了超媒体。

(3)流媒体

流媒体是应用技术在网络上传输得多媒体文件(音频、视频、动画或其他多媒体文件),而流技术就是把连续的影响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到网站服务器,让用户一边下载一边看、收听,而不需要等待整个压缩文件全部下载到用户的计算机后才可以观看网络川渝技术。

3.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1)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1)多维性。是指媒体技术具有的处理信息范围的空间扩展和放大能力。这种信息空间的多维性,是信息的表现方式不再单调,而是有声有色,生动逼真。

2)集成性。多媒体技术是结合文字、图形、声音、图像、动画等各种媒体的一种应用,是一个利用电脑技术来整合各种媒体的系统。

3)交互性。指人的行为与计算机的行为互为交流沟通的关系。这也是多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

(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1)教育与培训。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 2)智能办公与信息管理。将多媒体技术用于办公和管理信息系统(MIS) 4、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特点及方向 (1)发展特点

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计算机引用领域的一场革命,把信息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显示出以下几个特点:

1)多学科交汇。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融合了计算机科学、微电子科学、声像技术、数字信息处理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多门学科,而且有其他科学联合的趋势。

2)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 3)多领域应用。 (2)发展方向

1)高分辨化,以提高显示质量。 2)高速度化,以缩短处理时间。 3)简单化,便于使用操作。

4)高维化,三维、四维或更高维发展。 5)智能化,进一步提高信息识别能力。 6)标准化,便于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5、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1)数据压缩技术

数字化的图像包含大量的数据。如果不经过数据压缩,实时处理数字化的声音和

7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配套辅导练习

第1章 信息技术原理概述

图像信息所需要的存储容量、传输率和计算速度都是目前的计算机难以承担的,所以说是数据压缩技术的突破打开了多媒体信息进入计算机的大门。

(2)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制造技术

进行声音和图像信息的压缩处理要求进行大量计算,如视频图像的压缩还要求实时完成等。由于VLSI技术的进步使得生产低廉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成为可能。可以说是VLSI技术为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应用创造了必要条件。

(3)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 (4)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5)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之间的结合突破了计算机、通信、电子等领域的行业界限,把计算机的交互性、通信网络的分布性和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融合一体。

6、多媒体系统的组成 (1)多媒体硬件系统

多媒体硬件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声音/视频处理器、多种媒体输入输出设备及信号转换装置、通信传输设备及接口装置等。

2)多媒体操作系统

多媒体操作系统或称为多媒体核心系统(multimedia kernel system)具有实时任务调度、多媒体数据转换和同步控制、对多媒体设备的驱动和控制,以及图形用户界面管理等。 (3)媒体处理系统工具

媒体处理系统工具是多媒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系统工具的功能角度划分,包括多媒体处理工具、多媒体著作工具、媒体播放工具、其他各类媒体处理工具。 (4)用户应用软件

用户应用软件是根据多媒体系统终端用户要求而定制的应用软件。一类是面向终端用户定制的应用软件,另一类是面向某一领域的用户应用软件系统。 7、媒体处理工具的概念各类型

媒体处理工具是指对如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工具软件,常用的有以下几类: (1) 图形和图像编辑工具

图形和图像编辑是多媒体的基本处理技术。常用于计算机图形制作的有CorelDraw、AutoCAD等软件,用于图像处理的有Photoshop等软件。 (2) 动画制作工具

计算机动画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系列可供实时演播的动态画画技术,,它分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

(3) 音频编辑工具

音频包括语音和音乐,他们也是一种动态媒体。 (4) 视频编辑工具

视频也是一种动态媒体,它体现的是运动影像。常 四、信息安全技术

1、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 (1)非授权访问

如有意避开系统访问控制机制,对网络资源进行非正常使用,或擅自扩大权限,越权访问信息。

(2)信息泄漏丢失

值敏感数据在有意或无意中被泄露或丢失。

8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配套辅导练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1章 信息技术原理概述 结构有总线型、星型和环型。 (1) 总线型: 采用一条公用的信号传输线,网络上的所有站点都串联在这条总线上。 (2) 星型: 将所有的站点都连接到网络交换机上,它是最常用的网络结构。 (3) 环型 每台计算机都要先连接到一个转发器上,再将所有的转发器连接成一个闭合的环。信号从一个站点发出,依次传输到下一个站点,直到送到目的地。环型网的可靠性较低,它要求每个站点上的计算机性能都很高,费用大。 3.计算机网络管理 现代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由四个要素组成:若干被管代理(managed agents)、至少一个网络管理器(networks manager)、一种网络管理协议(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和一个或多个管理信息库(management informatio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