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操作员中级最新国家题库基础知识部分
第1章 信息技术原理概述
第一章 信息技术原理概述
一、计算机的概念、分类及应用 1.信息革命的概念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的革命(简称信息革命)。第一次信息革命是语言的应用;第二次信息革命是文字的使用;第三次信息革命是印刷技术的应用;第四次信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它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变革;第五次信息革命是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2.计算机的概念
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人们编写的程序连续、自动地工作,对输入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存储、传送处理的,由电子的、机械的部件组成的电子设备。 3.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于1946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计算机的四个发展阶段及其特点见。
4.计算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远在商代,中国就创造了十进制计数方法,领先于世界千余年。到了周代,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计算工具——算筹。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就是用算筹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一结果比西方早1000年。
珠算盘是中国的又一独创,也是计算工具发展史上的第一项重大发明。 5.计算机的分类
根据计算机分类的演变过程和近期可能的发展趋势,国外通常把计算机分为六大类:超级计算机(或称巨型机)、小巨型机、大型主机、小型机、工作站和个人计算机(或称微机)。 6.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的应用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1) 电子数据处理(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EDP), 2)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 3)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 DSS),它是以数据库技术为工具,帮助管理决
策者提高决策水平,改善运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3)过程控制(或实时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计算机辅助系统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等。
(5)人工智能(或智能模拟) (6)网络应用
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构成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建立极大地解决了通信和资源共享问题。 二、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 1.二进制的特点 (1)电路简单 (2)工作可靠
(3)运算简单: 二进制运算法则简单,例如,加法法则只有3个(即0+1/1+0,1+1,0+0)。 (4)逻辑性强
1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配套辅导练习
第1章 信息技术原理概述
2.数据单位的概念
(1)位(Bit): 是计算机存储数据、表示数据的最小单位。 (2)字节(Byte):字节是数据处理的基本单位。规定一个字节等于8个二进制位,即1B=8bit。通常1个字节可存放一个ASCII码,2个字节存放一个汉字国标码。 (3)字长(Word)
字长是CPU通常数据总线一次存取、加工和传送的数据长度。据算计内所有的信息都要转换为二进制才能够被机器识别,这种二进制信息代码称为机器代码。 3.ASCII码的概念
目前计算机中使用最广泛的西文字符集及其编码是ASCII码,是目前计算机中,特别是微型计算机中使用最普遍的字符编码集。它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批准为国际标准,称为ISO646标准。
4数值的信息表示 (1) 二进制的产生 1673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发明乘法机,这是第一台可以用形完整的四则运算的计算机。根据布莱尼兹的观点,中国是现代计算机理论中“二进制”的故乡。布莱尼兹对中国古籍《易经》有很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易经》中的八挂图形,所记录的内容就是“而精致”的事项。 (2)进位计数制 三、计算机系统组成 1、系统软件的概念
系统软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操作系统软件、语言处理程序、服务性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
2应用软件的概念:
应用软件是用户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而编制的计算机应用程序及其有关资料。应用软件主要有以下几种:用于科学计算方面的计算软件包,文字处理软件包,图像处理软件包,各种财务管理软件、税务管理软件、工业控制软件、辅助教育等,专用软件。 3、诺依曼的“存储程序”设计试想
冯·诺依曼设计思想主要是“存储程序“的概念,其核心思想有三点:一是事先编制程序,二是存储程序,三是将程序自动地从存储位置取出并自动地逐条执行。 4、CPU的功能
通常把控制器与运算器和称为中央处理器(CPU)。 5输入输出的设备概念 (1)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是用来完成输入功能的部件,即向计算机送入程序、数据以及各种信息的设备。通常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磁盘驱动器和触摸屏等。 (2)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是用来将计算机工作的中间结果及处理后的结果进行表现的设备。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和磁盘驱动器等。 6指令的概念和分类 7.程序设计语言的概念 8.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1)处理器管理器
是一个或多个用户的程序能合理有效地使用CPU,提高宝贵的CPU资源的利用率。 (2)存储管理
合理组织与分配存储空间,使存储器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2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配套辅导练习
第1章 信息技术原理概述
(3)文件管理
合理组织、管理副主存储器(外存储器)中的信息,以便于存储与检索,达到保证安全、方便实用的目的。 (4)设备管理
合理组织与使用除了CPU以外的所有输入输出设备,使用户不必了解设备接口的技术细节,就可以方便地对设备进行操作。 9.语言处理程序的概念和分类
语言处理程序就是对不同语言进行“翻译”的程序。语言处理程序可分为以下三种: (1) 汇编程序
汇编程序是将汇编语言写的源程序翻译为目标程序的程序。 (2) 解释程序
解释程序是将高级语言书写的源程序按动态执行的顺序逐句翻译处理程序。 (3)编译程序
编译程序是将高级语言书写的源程序整个翻译为目标程序的程序。
第二章 信息技术应用概述
一、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
1. 中央处理器的概念 (1) CPU的定义
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具有运算器和控制器功能,是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处理过程进行控制的部件。 (2) CPU主要性能指标
CPU的性能大致上反映出了它所配置的计算机的性能,因此CPU的性能指标十分重要。CPU的性能指标主要又能:字长、主频和指令功能强弱。
CPU有不同的指令执行功能和处理速度。在评价PC机时,首先看CPU是哪一类型,CPU类型决定了CPU的位数。CPU的位数是指一次能处理的数据的位数。它从最初的4位、8位进化到现在的16位、32位乃至64位。位数越多,CPU的处理能力就越强。 2. 存储器
(1) 存储器的构成
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通常简称为内存和外存。内存是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存储器,一般计算机在工作时,所执行的指令及处理的数据。均从内存取出,内存的速度快,但容量有限,主要用来存放计算机正在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外存具有存储容量大、存储速度比内存低的特点,所以用于存放备用的程序和数据等,外存中存放的程序或数据必须调入内存后,才能被计算机执行和处理。 (2) 内存的组成
1) 只读存储器ROM (read only memory).只能读而不能写入信息,它一般用来存储固定的系
统软件和字库等内容,只能被调用,而不能被重写或修改,也不会因断电而消失。 2)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可以进行任意的读或写操作,它主要用来存放操作系统、各种
应用软件、输入/输出数据、中间计算结果以及与外存交换的信息等。由于RAM一旦断电信息就会丢失,所以不能永久保留。 3)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采用高速缓冲存储技术可以缩短CPU与其交换数据的等待时
间,极大提高了数据的存、取速度,从而提高了整机性能。 3. 主板的概念
3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配套辅导练习
第1章 信息技术原理概述
(1) 主板的含义
主板又叫主机板(main board)、系统板(system board)和母板(motherboard),它固定在主机箱箱体上,是微型计算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特点是采用了开放式结构。 (2) 主板的主要部件
1) 主板芯片组。主板上最重要的部件,它基本决定了主板的性质和品质。主板芯片组中北
桥芯片和南桥芯片尤为重要。北桥芯片(north bridge)是主板芯片中起主导作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称为主桥(host bridge)。一般来说,芯片组的名称就是以北桥芯片的名称来命名的。
2) BIOS芯片。存储基本输入输出程序的专用芯片。
3) CMOS芯片。它的作用是保存日期、时间、硬盘参数、软驱类型等参数。 4) CPU插座或插槽。用于安装CPU。
5) 内存插槽。主板上的内存插槽分为单列直插(SIMM)和双列直插(DIMM)两种。 6) 总线扩展槽。常见的扩展槽有ISA、PCI、AGP几种。
7) 外设接口。主要用于连接硬盘、光驱、打印机、鼠标、键盘等外部设备。
8) 二级缓存。为解决高速的CPU与低速的内存之间的数据提供矛盾,人们在CPU与内存
之间增加了高速缓存。
9) 前面板接口插针。主板上有面板指示灯与开关的接口插针,这些指示灯是由发光二极管
组成的,只有给它加上正电压时才会发光,开关也必须连接时才起作用。 4. 前面板接口插针的名称
(1) PWRSW或SOFTOFF表示为ATX电源开关插座。 (2) RESET或RST表示为复位开关。 (3) PWRLED表示为电源指示灯。
(4) HDDLED或IDELED表示为硬盘指示灯。 (5) SPK或SPEAKER表示为喇叭。 5. 总线和接口
(1) 总线的概念和性能指标
任何一个微处理器都要与一定数量的部件和外部设备连接,为了简化硬件电路设计、简化系统结构,常用一组线路配置以适当的接口电路,与各部件和外围设备;连接,这组共用的连接线路被称为总线。
总线主要性能指标有:总线位宽、总线的工作频率和总线带宽。 (2) 接口的概念和类型
接口是微处理器和外部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通道。 接口的类型:IDE接口,软驱接口,串口,PS/2接口,USB接口,SATA接口,声卡的LINEIN、LINEOUT、SPEAKER接口,网卡的RJ45接口,MODEM的RJ11接口等。 二、计算机网络基础
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及分类 (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在物理结构上可以分为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两部分。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网络按地域范围分,可分为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和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 WAN)。
现在,大多数国家级的WAN已经连接在一起,形成世界上最大的网络——因特网。 2.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上站点(如计算机、交换机等)的连接方式。基本的网络拓扑
4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配套辅导练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