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史近代卷复习资料-整理后标准版
殖民地代表参加的第二次大陆会议,通过了武装对抗英国的宣言,建立由华盛顿任总司令的大陆军,大陆会议从此成为国家政权机构。 1776年7月4日通过了《独立宣言》,1777年通过《联邦条例》,1781年3月生效,大陆会议为联邦国会取代。大陆会议为取得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领袖作用。
5、《拿破仑法典》
又称《法国民法典》或《民法典》,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产物,在1804年拿破仑帝国时期,为保卫资产阶级的胜利果实而由拿破仑颁布,它是人类历史上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据这部法典,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得到保障,主要原则为自由和平等原则、所有制原则和契约自治原则。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与效仿,成为世界法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第一次确认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的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以法律形式保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第四章 1、宪章运动
19世纪30至40年代英国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为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政治权利而开展的革命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人民宪章》是伦敦工人协会1838年用法案形式公布的一个争取普选权的文件。内容包括普选权的要求以及为保障工人享受此项权利而规定的一系列条件。 (过程)运动从伦敦开始,曾出现三次高潮,情愿人数达550万人。情愿书遭到国会否决。工人们以游行、集会、总罢工和抗暴斗争等方式进行运动,相继被镇压。由于工人阶级在政治上还不成熟,还没有一个有用正确的革命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领导等原因,运动失败。但它教育了工人阶级,推动了欧洲工人运动,它与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一起,成为工人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在组织形式、斗争纲领和策略等方面为工人运动提供了丰富经验,揭开了同资产阶级争夺政权的序幕。
2、第一国际(1864——1876)
是1864年10月在伦敦成立的,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的国际无产阶级的群众性组织。马克思为第一国际领导人。他企划了几乎所有纲领性文件和决议草案,颁布了《共同宣言》和《成立章程》,为国际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原则,国际的最高权力机关
是各支部或联合会选派参加的代表大会。第一国际成立后团结各工人阶级,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与国际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发挥了工人阶级的核心作用,为后来各国无产阶级建立政党奠定了基础,有效促进了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斗争。 1876年因不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而解散。
3、巴黎公社
巴黎工人在1871年3月18日革命后建立的无产阶级政权,是世界历史上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公社设立10个委员会作为新的政权机构,在与凡尔赛分子展开斗争的同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保护了劳动人民的利益,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性质。但由于缺乏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犯下了许多政治和经济错误,在内外敌人的联合反扑下失败。 1794年热月政变后解散,巴黎公社使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进入新时代,在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意义重大。其在所有制、分配、管理、劳动立法等方面实施某些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其经验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公社战士在同强大敌人战斗时表现出来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永存史册。
4、空想社会主义
也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产生之前的一种向往理想社会而带有空想性质的无产阶级先驱者的不成熟的社会主义学说。最早见于16世纪英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盛行于19世纪初,以法国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欧文为代表,他们尖锐的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腐朽,提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些主张和设想(如消灭雇佣劳动、消灭城乡对立,实行计划生产,妇女解放),这些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它以唯心史观为基础,不懂得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看不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反对政治斗争和暴力革命,幻想通过宣传教育来感化资产阶级,和平过渡到理想社会。随着马克思主义这一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革命理论的创立,空想社会主义逐步失去了其进步意义。
第五章 1、林肯
美国第16任总统,卓越的资产阶级政治家,维护了美国南北的统一,并为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出身贫寒,自学成才,步入政界后,即表态反对奴隶制,维护联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