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9课《水乡行》教学实录
《水乡行》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9课《水乡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主动积累优美词句。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水乡优美的环境、宁静的气氛,感受独特的水乡风情和水乡人的勤劳,同时感受现代诗歌的音韵美、形式美,学习作者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江南水乡淳朴的民风和水乡人民的勤劳,体会作者对水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和热爱。
教学过程:
一、背诵激情,揭题简介作者。 师:上课!
(学生有些紧张,班长没有喊“起立”。)
老师(微微一笑):咱们来个脑筋急转弯,好不好?上课第一件事做什么?
(班长醒悟,急忙喊:起立!师生问好,学生中传来一阵笑声)
师:真聪明!今天坐在这里大家特别高兴,你们都想把自己美好的笑脸永远留在的记忆里,是吧?现在就考考大家的记忆力——背几首诗词,好吗?
【面对突发事件,老师以幽默的方式予以化解,既避免了师生的尴尬,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投影出示《清平乐》,生背诵) 师: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生:这首诗写的是江南的景色。
师:对。不过,老师给你纠正一下,这不是一首诗,而是一首词。词跟古诗的区别就在于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明白吗?
(生点头)
【关注每一个细节,教师的教学严谨、细致。】
师:这首词写的的确是江南的景色。江南是个好地方啊,很多人都喜欢,有词为证:
(学生背诵《忆江南》)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这些诗词中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提到了一种事物,是什么?
生:水!
师:的确,(出示图片)江南是水的世界,这里河道纵横,云水相连,绿树红花,流水潺潺。所以,这里又被称为“水乡”,诗人沙白曾经到江南体验生活,回来后便写下了一首小诗《水乡行》,你想一想:这里的“行”是什么意思?
生:“行”就是走的意思。 生:“行”就是旅行、游玩的意思。
师:今天我们就跟着诗人一起到江南走一走,看一看,去领略水乡的迷人风情,去感受水乡的诗情画意。
【以学生背诵古诗词入课,以图片展示揭示课题,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知识储备,激起学生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表象,使学生对水乡有了感性的认识,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本条理。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读读这首小诗,朗读时,请大家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语句读流利
(生练读)
师:谁愿意把这首诗为大家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 (生读全文)
师:读得很流畅,而且没有读错的字,好!老师再给你提个建议,声音再——
生:大一点。
师:大家都感觉到了。这么好的嗓音大家都想听得清楚些,好不好?
(生点头)
师:下面再请这位同学读课文。不过老师要给其他布置点任务啦。什么任务呢?
(投影出示:边听边思考:这首诗描写了水乡的哪些景物?读了这首诗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读全文,声音明显提高。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
【对于学生的优点和缺点都要诚恳、具体地指出,并给予他们进步的机会。】
师:有进步!现在谁能谈谈这首诗描写了水乡的哪些景物? 生:写了稻田的景色。 师:对。写了稻田(板书) 生:这首诗还描写了水乡的路。 师:对。还写了水乡的路(板书) 生:还写了每户人家。
师:每户人家?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诗中写道“走近才见,几户人家住。”
师:对,是几户人家。请同学们读读第三小节,看写了什么? 生:写了水乡的门。
师(微笑):水乡的门?怎么讲? 生:榴火自红,柳线舞;家家门前锁一副! 师:哦。家家门前锁一副,写的还是什么地方? 生:家家。 生:人家。
师:联系课文的第一节的“进庄出庄”一把橹,我们可以把对“人家”的描写归纳为对水乡的“村庄”的描写。(板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