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2.自主探究。
教师将纸立体造型作品发放到各小组,请学生分解并再重新组合,理解构成的形式和规律。 3.搭积木游戏比赛,激趣感受。
分小组进行搭积木游戏比赛,看谁能堆得又高又稳。 说一说,怎么堆才能堆得高?哪个组的组合比较美?为什么? 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了解构成方法,解决造型稳定的问题,提出造型美的思考。 4.方法探究。
怎么样让一张平面的纸变一变,5它有厚度,有立体感?有什么方法?说一说,做一做。小组尝试,教师小结:
点状:方形、圆形、纸圈;线状;圆柱形,正方形、三角形—— 方法:剪、卷、折、贴、挖、编—— 5.欣赏作品,看看评评 6.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自由命题,用纸进行造型设计,小组合作,创作一个美的立体造型
7.教师循回指导,学生评价作品 教学反思:
33
第15课 我们班级的标志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纸、橡皮泥等材料,我们班级的标志通过学生剪一剪,贴一贴,捏一捏,我们班级的标志设计出各种带有班级象征意义的标志。学习和掌握美化自己和美化环境的能力,树立健康的审美观。我们班级的标志
2.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体验标志设计的美感,在设计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我们班级的标志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讨论我们班级的特色,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班级的标志,反映班级的特色 教学难点:
如何避免将标志设计得太多、太复杂,引导学生既要正确传达信息,又要简练美观。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小朋友们,我们这个班组成已经快两年了,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引下一同学习,一同游戏,建立起了浓厚的友谊,形成了良好的班风。让我们一起来夸夸我们的班级,说说我们班有哪些突出的优点,有哪些成绩?学生介绍完后接着提问:“你觉得最能代表我们班的是什么?”生述,统一一下意见。
这是从意义上来表现,其实还可以从汉字的字形和字音来设计,如二(1)班可用“二”“一”两字变形组合一下,也可将“EY”两个拼音字母组成图案。
2.“我们把它画下来,作为我们班的标记,好不好?”学生绘画后选出较好的进行讲评,分析好在哪儿。
34
3.点题,我们把这种代表我们班级的图案叫班级标志。 二、新授:
1.欣赏分析例图,引导学生从标志的形状、图案、意义来分析它们采用了哪些设计方法。
刚才我们一起设计的标志到底好不好,是不是适合,有没有其它设计方法了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设计师们设计的各种标志吧,看看它们是怎样来推销自我形象的。
2.分小组讨论,说说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总结为以下三点。
① 简洁,许多标志都用了几何形来概括; ② 易懂,一看就明白它是什么意思; ③ 美观,具有艺术性。
3.欣赏课本例图的学生作品,试用标志的三个特点来分析他们是怎样来表现班级特色的。
4.修改原有作业。小朋友们了解了标志的设计方法,再回过来看看小朋友们刚才设计的标志,你们觉得是不是需要改进一下。怎么改?学生起来发言(取原有作业纸放在投影仪上),教师和全班同学可以一起提供参考意见,帮助一起完善标志。 三、学生练习:
我们运用能够表示我们班的音形义来设计班级标志,要求做到简洁、美观、易懂。下面请你们根据新掌握的知识来修改草图,把它画在作业纸上,并涂上漂亮的颜色,也可以用彩纸、橡皮泥等材料来制作。 四、交流:
说说你是怎么设想的,标志的意义是什么。 选项出一个最佳方案贴在教室门上作为班级标志。
35
第16课 家乡的桥和塔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
2.启发学生欣赏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桥和塔周围的景物。 3.引导学生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2.桥和塔的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听童谣《外婆桥》
摇啊摇,摇啊摇,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桥上烧砖窑。烧砖窑,为哪桩,青砖绿瓦盖高楼,一盖盖到天上头。天上头,有什么,雷公爷爷、云奶奶又吵又闹不开交,雷鸣电闪雨瓢泼。莫要吵,莫要闹,云开开,雨停停,架起一座七彩桥。太阳公公眯眯笑,‘‘七彩桥上走一遭一走走到外婆桥。山也清,水也绿,山青水绿美如娇,美不过外婆门前的外婆桥。 二、导入:
1.师生趣味互动,说一说你家乡印象最深的桥和塔有哪些呢? 2.你家乡的桥或塔的形态,结构各有什么不同,(学生各抒自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通过学生对自己家乡桥和塔的阐述,教师补充,肯定学生观察,分析求知欲望。 三、讲授新课:
3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