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矿井开采课程设计 - 图文

矿井开采课程设计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8 3:28:28

《矿井开采》课程设计

采区中部车场也同样采用甩车场形,甩轴方向偏向运输上山一侧。 它的作用是在本区段作为进风巷,起到通风作用;并且还可以作为行人进入工作面避灾的通路 3.1.3.3 采区下部车场

(1)采区下部车场:采区下部车场的基本形式,按装车地点不同分为大巷装车、石门装车和绕道装车三种;按材料车场设置地点不同,又有顶板绕道和底板绕道两种。当煤层倾角在12°及以下是,采用底板绕道。

(2)其作用是转载从大巷来的矿车进入采区上山,把采区的煤转运到运输大巷,还可以把大巷来的风导入轨道上山和运输上山;

本采区的下部车场根据条件可以绕道装车形式,由于煤层倾角为3°~15°, 3.2 采区生产系统综述 3.2.1 运煤系统

在采煤工作面和分层运输平巷内铺设刮板输送机,在区段运输集中平巷和运输上山内铺设胶带输送机,在区段运输石门中胶带输送机。工作面的运煤路线是:采区煤层工作面→区段运输平巷→区段运输石门→区段溜煤眼→运输上山→采区煤仓→大巷装车运出采区。 3.2.2 通风系统

采煤工作面的新鲜风流,自运输大巷→下部车场→轨道上山→中部车场→区段运输平巷→采煤工作面(风变为污风)→区段回风平巷→回风石门→回风大巷→风井排到地表。

注:若为多区段开采,在上下区段分别有工作面在同时采煤时上、下区段必须实行独立通风。同时,各个掘进头之间也应有独立通风。 3.2.3 材料运输系统

采煤工作面所需的材料,自运输大巷→采区下部车场→轨道上山→上部车场→采区运输石门→区段回风平巷→采煤工作面。 3.2.4 排矸及掘进出煤系统

由于区段集中平巷设置煤层底板岩层中,还要开掘许多岩石溜煤眼和联络石门,有较多的矸石需要外运。为了不使生产期间出煤与排矸相互干扰,不因岩巷掘进工程进展缓慢而影响生产准备,一般应使一个区段内的岩石巷道尽量在投产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矿井开采》课程设计

前全部掘好,这样在该区段回采期间就不再排运矸石。

掘进各巷道的矸石→轨道上山→采区下部车场→运输大巷→… 3.2.5 排水系统

工作面的矿水→区段运输平巷→区段运输石门→溜煤眼→运输上山→采区煤仓→运输大巷→… 3.2.6 动力供应系统

运输大巷采→轨道上山→采区变电所→轨道上山→上部车场→采区运输石门→区段回风平巷→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头。 3.3 采区回采工作面配备和生产能力验算

工作面长度为200m,煤层倾角平均为9°,顶底板都比较稳定。倾向长度为2540m,煤厚为1.18m,采用走向长壁放顶煤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进刀方式: 为了合理利用工作时间,提高效率,采用往返两刀割煤方式,工作面每天推进6刀,双向割煤往返一次割两刀,截深为600mm。采煤机自工作面下切口开始上行割顶煤,输送机铲煤板清浮煤。采煤机的牵引速度为5.2m/min,采高,根据设备能力,取1.18m, 3.3.1 计算回采工作面产量

机采工作面日产量可用下式计算: A=NLSMγC

式中A—回采工作面日产量,t/d; L—工作面长度,m; S—截深,m;

M—采高;放顶煤开采时为每次采放总厚度,m; γ—煤的视密度,t/m3;

C—工作面回采率,薄煤层取0.97,中厚煤层取0.95,厚煤层取0.93 ; N—采煤机日进刀数;放顶煤开采时N为日采放总进尺 N=60k1(24-t1)/td k1—事故影响系数,0.6~0.8; t1—准备时间,h;

td—截割一刀所需时间,min;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矿井开采》课程设计

单向采煤时:

td=k2(L-l ) (1/v1+1/v2)+t2 双向采煤时:

td= k2(L-l )/ v1+ t2 式中l —缺口长度,m; v1—采煤机工作速度,m/min; v2—采煤机清煤速度,m/min;

t2—进刀时间,包括移机头及自开缺口,一般为30~90min;

k2—每刀辅助时间,(包括交接班、处理大块煤等采煤机合理停顿时间)系数,一般取1.3~1.5;

经计算可得工作面日生产能力为4242t/d。 3.3.2 确定采区内同时回采工作面数目

采区内同时生产的工作面数目,应根据煤层赋存条件、采区主要巷道的运输能力、开采程序、采掘机械化程度、管理水平和采掘关系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同时生产工作面过多,则管理复杂,接续紧张。

为保持采区合理的开采强度,每个双翼采区内同采的工作面数目一般为1~2个:在一个采区内安排两个综采工作面,容易互相影响,可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另外再布置—个普采或炮采工作面。采区内同时生产的综采工作面宜为一个面,不应超过两个面;普采工作面宜为两个工作面,不应超过三个面。本矿井采用综采,采区内应同时回采一个回采工作面。 3.3.3 备用回采工作面及掘进头的设置

在整个采区中,由于采用下行式、后退式开采,因此,备用工作面位于回采工作面的下部。

掘进头设在备用工作面内,目的是将备用工作面准备好,待上一工作面采完后,能及时的搬迁设备到下一工作面,进行投入生产已达到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要求。

3.3.4 采区生产能力验算

初步确定采区生产能力后,应经过以下各生产环节的验算。 3.3.4.1 采区运输能力。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矿井开采》课程设计

采区的运输能力应大于采区生产能力,其中主要是运煤设备的生产能力要与采区生产能力相适应。对于普采或综采工作面,采区集中巷和上(下)山运煤设备的小时生产能力,应与同时工作的工作面采煤机小时生产能力相适应。 A =60HBVγ

A=60×0.6×2.9×8×1.3=1085.76t/h Q= AκλT=1085.76×0.8×1.2×20=20846.592t

式中: A —— 设备生产能力,;

κ —— 运输设备正常工作系数,取0.7~0.9;取0.8. λ —— 产量不均衡系数,取1.2~1.3; T —— 日出煤时间,h;

V —— 采煤机的牵引速度,一般最大牵引速度为6~100m/min,取8 m/min;

H —— 采高,m;

B —— 有效截深,m,目前多采用截深为0.6m; Q —— 设备的运输能力,t/h; 3.3.4.2 采区通风能力

采区的生产能力应和通风能力相适应。根据矿井瓦斯等级、进回风巷道数目、断面和允许的最大风速,验算通风允许的最大采区生产能力为

3.4 开采顺序

由于有一层煤,因此无需对煤层间的开采顺序进行选择。而煤层厚度又很小,可不用分层。只需对区段间的开采顺序及参数进行设计即可。

煤层区段采用上山开采双翼单层布置准备。双翼采区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准备方式。其特点是采区上山布置在采区中部,为采区两翼服务,相对减少了上山及车场的掘进工程量。而但采取受自然条件及开采条件影响,走向长度较短时,可将上山布置在采区一侧边界,此时采区只有一翼,称为单翼采区。采用上山时,煤炭运输有折返现象,增加了运输工作量,但工作面可跨过上山连续推进。故采用两翼开采方式。 3.5 采区准备工作及组织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搜索更多关于: 矿井开采课程设计 - 图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矿井开采》课程设计 采区中部车场也同样采用甩车场形,甩轴方向偏向运输上山一侧。 它的作用是在本区段作为进风巷,起到通风作用;并且还可以作为行人进入工作面避灾的通路 3.1.3.3 采区下部车场 (1)采区下部车场:采区下部车场的基本形式,按装车地点不同分为大巷装车、石门装车和绕道装车三种;按材料车场设置地点不同,又有顶板绕道和底板绕道两种。当煤层倾角在12°及以下是,采用底板绕道。 (2)其作用是转载从大巷来的矿车进入采区上山,把采区的煤转运到运输大巷,还可以把大巷来的风导入轨道上山和运输上山; 本采区的下部车场根据条件可以绕道装车形式,由于煤层倾角为3°~15°, 3.2 采区生产系统综述 3.2.1 运煤系统 在采煤工作面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