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1册美术教案
月 日 第 课时
第教学目标:
18课 :瞧这一家子(1课时)
1、让学生感受家庭的爱和温暖,并以相应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 2、学会表现群像之间大小、高矮、疏密和神态的对比关系。
教学重点: 寻找恰当的艺术语言,通过大小、高矮、疏密等对比,表达出丰富和的群像。
教学难点: 表现出一家子成员的亲密和幸福感。 教学流程:
一、资料赏析 女儿最喜欢这样轻松的假日。雪再大也不冷,因为有暖融融的一家子。快乐的一家子。黑天鹅父母呵护着自己的宝宝,多么安详和谐的一家子!温馨的一家子。 二、技巧操作
1、确定表现对象,仔细观察对象的特征。
2、用简单的几何体定好所要表现对象的轮廓,注意对象之间的大小、高矮关系。
3、逐步进行细节刻画,注意对象之间年龄、神态的差异。 三、作品展示 四、作业要求:
1、可以默写也可以参考照片,可以表现自己的家庭,也可以表现其他家庭甚至动物朋友的快乐一家子。
2、表现出父母与孩子之间大小、高矮,年龄、神态的差异。 3、采用绘画、泥工等形式来表现快乐的 五、课后拓展
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一家子”在一起的生动有趣场景,并用各种艺术手法把他们记录下来。
月 日 第 课时
第教学目标:
19课 :中国青铜器(1课时)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代青铜代表作品,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发展史及其特色。
2、指导学生从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及所处的时代背景等来分析青铜器的艺术特色,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热爱和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教学重点: 了解青铜器在各个历史阶段中的发展变换及时代特征,理解青铜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流程:
一、本课欣赏 考考你: 1、你知道人类历史进程的三个重要时代吗? 2、你了解中国青铜发展的历史吗? 二、操作技巧
1、将黏土揉熟,制作一些备用的泥板、泥团、泥条。 2、将制作好的泥板或泥团做成需要的形状。 3、将做好的形状进行组合。
4、用准备好的泥条粘贴在组合好的形体上,用浮雕的手法进行装饰。 三、作品展示 四、作业设计要求:
1、用黏土仿制或改做青铜器,并能在创作过程中敢于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体现在作品中。做出别具一格的作品。
2、可以在做好器具表面刻出花纹或其他图形,也可用泥条粘出各种形象。 五、课后拓展
课后请同学们收看中央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的《鉴宝》、国际频道的《国宝档案》以及科学教育频道的《探索?发现》等节目,了解更多的关于我们祖先创造的悠久灿烂的文明。
月 日 第 课时
第20课: 实物标识(一)(1课时)
教学目标:
1、体验街头实物标识的商业价值与审美价值,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通过欣赏与思考,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的设计创作欲望。 3、认识实物标识的基本特点,大胆表现,设计或改造一个标识物。 教学重点:了解街头标识物的形象特点、理解其内涵和实用价值。 教学难点:设计造型独特,立意贴切。 教学流程; 一、本课欣赏 二、操作步骤:
1、欣赏实物标识的图片。
2、欣赏了很多有意思的实物标识后,大家是不是很想表现一下?说一说各自的想法、创意。
3、我们在制作之前要发挥想像、大胆构思心中的标识物,可以先将构思的形象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再选择各种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实物。 三、作品展示 街头标识物欣赏 四、课后拓展
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的实物标识,看看它们是怎样制作的,可以说说它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月 日 第 课时
第21课 :实物标识(二)(1课时)
教学目标
1、体验街头实物标识的商业价值与审美价值,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通过欣赏与思考,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的设计创作欲望。 3、用手工的形式大胆表现,设计制作一个标识物。 教学重点:运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个有趣的商店标识物。 教学难点:设计造型独特,立意贴切。能否活用废旧材料。 教学流程:
一、资料赏析 找一找 都用了哪些材料来制作? 二、操作技巧
步骤:(以手工表现形式为例) 1、构思,确定主体物。
2、选择好适当的纸质、废旧材料。 3、制作、组合,注意色彩的搭配。 4、调整,完成。 5、欣赏,评价。
运用材料技巧:可以用一些表面原本就有纹路质地的材料来制作。 三、作品展示 四、作业设计要求:
1、将构思的形象设计制作一个有趣的实物标识。 2、色彩新奇强烈,引人注目。
3、以手工的形式完成,在使用材料时能巧妙利用材料的特点。 五、课后拓展
把大家各自做的商铺组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热闹的商业街。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