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2019版高中语文同步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讲义:第一单元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含答案

[人教版]2019版高中语文同步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讲义:第一单元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含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8 14:04:55

欲, 勿 施 于人。”?其:表委婉推测语气?

??

愿遭受的事,不强加给别人。”?的副词,大概,也许。?

子贡曰: “如 有 博 施 于 民 而 能 济 众,(5) 子贡说: “如果有一个人能广泛地施给百姓好处并能周济众人,

?如:如果。于:?何如? 可 谓 仁乎?”?何如:即如何。谓:????? ?给。而:并且。?怎么样?能称得上仁吗?”?动词,称为,叫做。?

子曰: “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何事于仁:即何止于仁,?

??

孔子说:“岂止是仁,一定是圣了!?岂止是仁。必:一定。?尧 舜 其 犹 病 诸!?其:表委婉揣测

?尧、舜也许还担忧自己未达到这种境界呢!?语气的副词,也

许,大概。病:名词作动词,

?夫仁者, 己 欲立 而

?担忧,忧虑。诸:兼词“之乎”。?仁人,自己想站立得住就要使

立 人, 己 欲 达 而 达 人。 能 近

别人站立得住,自己想通达就要使别人通达。能就近拿自己打比方 取 譬, 可 谓 仁之方也 已。”

?即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这可以称得上是实践仁的方法了。”?:句首发语词,引发议论。而:就。立人:使别人站立得住。??夫?fú?? ?立,使动用法。达人:使别人通达。达,使动用法。方:方法。?子曰:“仁 远乎哉? 我欲 仁, 斯仁至矣!”(6) 孔子说:“仁?离我们?很远吗?我想得到仁,这仁就到了!”曾子曰: “士 不可以不 弘 毅, 任(7)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担当

重而 道 远。?士:读书人。弘:广大,志向远大。毅:坚强,?

??

的责任重大,路途遥远。”?意志坚强。而:并列连词。道:道路,路途。?仁 以 为 己 任, 不亦重乎? 死

把在天下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这责任?不重大吗??为仁奋斗?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以为:以……为,把……当作。?

??

了才停止,?这路途?不遥远吗??而:顺承连词,就,才。已:停止。?子 曰: “志 士 仁 人, 无(8) 孔子说:“有高尚志向节操的人和仁人,不会为了求 生 以 害 仁,?志士:有高尚志向和节操?有杀

??苟全性命却去败坏仁德,?的人。以:转折连词,却。?只会牺身 以 成 仁。”?有:与“无”相对。?

??

牲生命来成全仁德。”?以:目的连词,“来”。?子 曰: “不仁 者不可以 久 处 约, (9)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长时间地过贫困的生活, 不 可 以 长 处 乐。 仁 者 安 仁,

也不可以长时间地过安乐的生活。有仁德的人安于实行仁,

- 5 -

知 者 利 仁。”?约:形容词作名词,贫困的生活。

?算计得精明的人利用仁。”?乐:用法同“约”,安乐的生活。

安,利:均是意动用法,以?

?

……为安,以……为利。?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评析] 自己不愿遭受的事,不强加给别人。

这是一种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的心理能力,也就是孔子的“仁”。它实际上是告勉学者:欲求达到“仁”的境界,固然“克己复礼为仁”,而居心敬恕与无怨,且展现于外,内外如一,同样亦为“仁”。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评析] 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的责任重大,路途遥远。

曾子认为读书人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孔子的仁道精神就在于以仁爱的态度来对待国家、社会和别人,为此就要承担起济世救人的责任。而曾子在进行仁德教育的同时特别强调人生的理想和坚定的意志,他的这两句名言后来就演化成了中国儒家人格中的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诗圣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博大的胸怀与这样高远的志向,都是源自于孔子的《论语》和曾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评析] 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有仁德的人安于实行仁,算计得精明的人利用仁。

在文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仁者安于仁,智者利用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渝,保持气节。

[问题1] 选文1中的“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强调的重点是什么? [明确] 强调“仁”是一种内在的自觉行为。

[问题2] 选文2孔子对其学生仲弓谈“仁”,谈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明确] 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

[问题3] 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说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种说法区别在哪里?

[明确] 二者本质上是相通的,但前者是从否定的方面说(即不要做什么),后者是从肯定的方面说(即要做什么)。

[问题4] 选文6中的“我欲仁,斯仁至矣”说明了什么?

- 6 -

[明确] 为仁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 [问题5] 通过学习选文,要想做到仁,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明确] ①仁不是嘴上的功夫,不是玄想,要落在行动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仁的实践原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践仁的方法。做到仁并不难,关键看你是不是有这种追求。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问知。子曰:“知人。” C.乡也吾见于夫子

B.举直错诸枉

D.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解析:A项中“问知”的“知”,通“智”;B项,“错”通“措”;C项“乡”通“向”。 答案:D

2.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为仁由己 (依靠) .

B.在家无怨 (古时大夫的家族) .C.举直错诸枉 (邪恶的人) .D.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全部) .解析:D项中的“举”意为“提拔”。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天下归仁焉 (句末语气词)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对于) .C.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到) .D.能使枉者直 (……的人) .

解析:B项中的“于”意为“给予”。 答案:B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非礼勿言”中的“言”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名之曰褒禅 .C.素善留侯张良 .

B.六王毕,四海一 .D.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

解析:例句中的“言”与A项中的“名”均为名词作动词:“言”,说;“名”,命名。B项,“一”,数词作动词,统一。C项,“善”,形容词作动词,对人友好。D项,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长处,以……为短处。

答案:A 二、阅读理解

- 7 -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卫灵公》)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论语·雍也》)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毅,任重而.(《论语·泰伯》)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子曰:“其‘恕’乎!” (表推测,大概) .B.可谓仁之方也已 .C.士不可以不弘毅 .D.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

解析:D项中的“约”意为“贫困”。 答案:D

6.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终身行之者乎?①有一言而可以.? ?②无求生以害仁?.?能济众?③如有博施于民而.? ?④任重而道远?.

(方法)

(广大,志向远大) (节约)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解析:①中“以”,介词,表“用来”;②中“以”,连词,表转折;③④中“而”,连词,表并列。 答案:D

7.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C.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D.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8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欲, 勿 施 于人。”?其:表委婉推测语气??? 愿遭受的事,不强加给别人。”?的副词,大概,也许。?子贡曰: “如 有 博 施 于 民 而 能 济 众,(5) 子贡说: “如果有一个人能广泛地施给百姓好处并能周济众人,?如:如果。于:?何如? 可 谓 仁乎?”?何如:即如何。谓:????? ?给。而:并且。?怎么样?能称得上仁吗?”?动词,称为,叫做。?子曰: “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何事于仁:即何止于仁,??? 孔子说:“岂止是仁,一定是圣了!?岂止是仁。必:一定。?尧 舜 其 犹 病 诸!?其:表委婉揣测 ?尧、舜也许还担忧自己未达到这种境界呢!?语气的副词,也 许,大概。病:名词作动词,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