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潍坊市2015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 图文
(2)结合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说明材料二的论断。(6分)
47.(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何以尊于禽兽?人有法律,而禽兽无之也。文明人何以尊于野蛮?文明人能与法律相浃,而野蛮不能也??故有国斯有法,无法斯无国。故言治国而欲废法者,非直迂于事理,亦势之必不可得致者也。
——梁启超
材料二 国家为人民之公产,凡人民之事,人民公理之??今日办法只有以人就法,不可以法就人??公权若选举、参政等,私权若居住、言论、出版、集会、信教之自由等,均许一体享有,毋稍有歧异,以重人权而彰公理。
——孙中山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的法治思想。(4分)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与材料一梁启超的思想相比,其最主要的不同是什么?(6分)
48.(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当威尔逊踏上欧洲血染的土地时,欧洲民众以发狂的热情把他当做“人类的国王”“救世主”“和平王子”来欢迎,他们贪婪地聆听着他有关和平与安全的远景规划。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吏》
材料二 在凡尔赛达成的和平曾被威尔逊梦想为是整体的和平与持久的和平,其实不然,它是不完全的和平,是一种非常不完美的产物,因为这种和平并不着眼于未来,而且不是出于人道精神而是出于对纯粹物质利益的理性考虑而产生。
——茨威格《威尔逊的梦想与失败》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民众对威尔逊如此狂热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威尔逊的“和平”为什么是“不完全的和平”。(6分)
此资 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山东省潍坊市2015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答案
38.(24分)
(1)主要因素: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封建专制统治腐朽;工
业文明的冲击;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6分,答出其中3项即可得满分)
(2)特点:具有民族性;农工商并重;与洋人争利权;救亡图存。(8分)
(3)答案一:胡适认为“张謇是一个失败的英雄”的观点是正确的。(2分)它充分肯定了
张謇“实业救国”取得的巨大成效,利于解决民生问题,引领了中国的近代化,所以说他是“英雄”。终因“实业救国”未能实现挽救民族危亡的目的,所以说他是“失败的”。(8分)
答案二:胡适认为“张謇是一个失败的英雄”的观点是片面的。(2分)它充分肯定了
张謇“实业救国”取得的巨大成效,利于解决民生问题,引领了中国的近代化,所以说他是“英雄”。但“实业救国”未能挽救民族危亡是由当时中国的国情决定的,归咎于张謇有失公允。(8分)
39.(22分)
(1)原因: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加速或城市人口增加);政府传统自由放任政策与现
实脱节;公共卫生状况日益恶化,疾病流行;改革者的推动。(6分,答出其中3项即可得满分。)
影响:完善了中央政府职能;提高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地位;有利于福利国家的建立。
(4分,答出其中2项即可得满分。)
(2)必要性:食品药品质量急剧恶化。(2分)
原因:联邦制政体下,中央与地方、中央内部的分权制衡。(4分)
(3)特点:半殖民地色彩浓厚;部分地区形成完善的系统;地区发展不平衡。(6分)
13 C 14 B 15 C 16 B 17 C 18 A 19 B 20 D 21 A 22 C 23 D
46.(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现象:北魏最高统治集团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影响:使汉化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价
值追求。(4分)
(2)改革推行均田制、三长制,整顿吏制,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进步;迁
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了丰富和发展。(6分)
47.(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思想:有无法律是区分文明与野蛮的标志;治国必须以立法为根本。(4分) (2)内容:人民主权、法律至上、保障人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同:强调民权。(6分)
48.(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巨大灾难使欧洲民众渴望和平;威尔逊倡导十四点原则作为世界和
平的纲领,正符合此时欧洲民众的心理。(4分)
(2)美国真实意图是争夺世界霸权;和平只是暂时的,没有根本上解决战后各国之间的矛
盾;国际联盟不能起到真正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6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