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套精选试卷合集】台州市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解,但步骤繁琐.
8.(3分)(2013?江西模拟)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NH4HCO3溶液与过量OH浓溶液共热:NH3↑+H2O B.
用双氧水和稀硫酸处理印刷电路板: 用FeS除去工业废水中的Hg2+:Hg2++S2﹣═HgS↓ C. D.足量的SO2通人Ca(ClO)2溶液中:Ca2++2C1O﹣+SO2═CaSO4↓+2C1﹣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A.漏写碳酸氢根离子与碱的反应;
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铜离子和水;
C.FeS不溶于水,在离子反应中应保留化学式;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钙和盐酸.
解答: 解:A.NH4HCO3溶液与过量OH浓溶液共热的离子反应为NH4++HCO3﹣+2OH﹣NH3↑+H2O+CO32﹣,故A错误;
B.用双氧水和稀硫酸处理印刷电路板的离子反应为Cu+H2O2+2H+═Cu2++2H2O,遵循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质量守恒定律,故B正确;
C.用FeS除去工业废水中的Hg2+的离子反应为Hg2++FeS?HgS+Fe2+,故C错误;
D.足量的SO2通人Ca(ClO)2溶液中:Ca2++C1O﹣+H2O+SO2═CaSO4↓+2H++C1﹣,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及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即可解答,注
意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9.(3分)(2013?江西模拟)下列反应所得的溶液中一定只含一种溶质的是( ) A.向硫酸酸化的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B. 向NaOH溶液中通人CO2气体 C. D.将过量的Cu粉加入FeCl3溶液
考点: 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专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 A.向硫酸酸化的Fe2(SO4)3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时,OH﹣先和硫酸电离出的H+反
应,然后再与Fe3+反应;
B.氢氧化铝只能溶解在强酸和强碱中,不溶于弱碱氨水中; C.NaOH和CO2气体反应,先生成碳酸钠,再生成碳酸氢钠;
D.氯化铁溶液跟铜反应,+3价的铁离子具有氧化性,单质铜具有还原性;
解答: 解:
A.向硫酸酸化的Fe2(SO4)3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时,硫酸先和氢氧化钡反应:H2SO4+Ba(OH)2=BaSO4↓+2H2O,再与Fe2(SO4)3反应,反应为:Fe2(SO4)3+3Ba(OH)2﹣=3BaSO4↓+2Fe(OH)3↓,反应所得的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是过量的Ba(OH)2.故A正确;
B.氨水是弱碱,不能溶解氢氧化铝,氯化铝溶液加入过量氨水的反应方程式为:AlCl3+3NH3?H2O═Al(OH)3↓+3NH4Cl,反应所得的溶液中溶质为过量的氨水和产物NH4Cl,故B错误;
C.NaOH和CO2气体反应,反应为:CO2+2NaOH=Na2CO3+H2O,再通入CO2气体CO2+Na2CO3+H2O=2NaHCO3,溶液中的溶质可能为Na2CO3、NaHCO3或Na2CO3或Na2CO3.故C错误;
D.氯化铁溶液跟铜反应,+3价的铁离子被还原成+2价的铁离子,铜单质被氧化成+2价的铜离子,2FeCl3+Cu=CuCl2+2FeCl2,溶液中的溶质为CuCl2和FeCl2.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该题反应所得的溶液中一定只含一种溶质与加入反应物的量有关,较复杂.做这类题目要分情况讨
论,根据反应,写出正确的方程式求解.
10.(3分)(2013?江西模拟)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现每次取100.00mL溶液进行实验:①第一份加入硝酸银溶液有沉淀产生;②第二份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剩余2.33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阳离子 +、Mg2、Fe3+、Al3+ 阴离子
Cl﹣、、
A.B. C(+)一定为0.6mol/L
C()=0.2 mol/L 氯离子可能存在 C.D.
一定有和
考点: 常见阳离子的检验;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①第一份加入硝酸银溶液有沉淀产生,阴离子中Cl﹣,CO32﹣,SO42﹣;都可能生成沉淀;
②第二份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剩余2.33g.说明沉淀是碳酸钡沉淀和硫酸钡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SO42﹣;根据离子共存判断,Mg2、Fe3+、Al3+不能存在;溶液电荷守恒,有阴离子必须有阳离子,所以一定含+离子;综上所述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SO42﹣;Cl﹣可能存在;
解答: 解:①第一份加入硝酸银溶液有沉淀产生,阴离子中Cl﹣,CO32﹣,SO42﹣;都可能生成沉淀;
②第二份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剩余2.33g.说明沉淀是碳酸钡沉淀和硫酸钡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SO42﹣;根据离子共存判断,Mg2、Fe3+、Al3+不能存在;溶液电荷守恒,有阴离子必须有阳离子,所以一定含+离子;综上所述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SO42﹣;Cl﹣可能存在;
A、依据题意生成碳酸钡沉淀质量=6.27g﹣2.33g=3.94g,物质的量=
=0.02mol,CO32﹣离
子浓度==0.2mol/L,故A正确;
B、依据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电荷守恒计算,由于溶液中Cl﹣的存在不一定,所以钾离子的浓度不一定是0.6mol/L,故B错误; C、依据分析判断,氯离子可能存在,故C正确;
D、依据生成沉淀溶液盐酸质量部分减小证明一定含有CO32﹣,SO42﹣;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检验的实验方法,离子反应的现象分析,离子性质的应用溶液电荷守恒的计算
应用,离子共存的判断是解题关键.
11.(3分)(2013?江西模拟)将18g铜和铁的混合物投入200mL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2.24LNO,剩余9.6g金属;继续加入200mL等浓度的稀硝酸,金属完全溶解,又得到标准状况下2.24LNO.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混合物中铜和铁各0.15mol 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lmol/L B. 第一次剩余的9.6g金属为铜和铁 C. D.再加入上述200mL稀硝酸,又得到标准状况下2.24LNO
考点: 硝酸的化学性质;铁的化学性质;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专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 溶液不变红,即反应是恰好完全反应,既没有三价铁离子,也没有硝酸剩余.可以看作是18g混合
物质与400ml硝酸反应生成0.2mol NO.铁铜全都生成二价的离子;依据离子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计算.
解答: 解:溶液不变红,即反应是恰好完全反应,既没有三价铁离子,也没有硝酸剩余.可以看作是18g
混合物质与400ml硝酸反应生成0.2mol NO.铁铜全都生成二价的离子,设铁为A mol,铜为Bmol,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Fe+8H++2NO3﹣=3Fe2++2NO↑+4H2O;3Cu+8H++2NO3﹣=3Cu2++2NO↑+4H2O;列两个方程: 56A+64B=18、2A/3+2B/3=0.2.
解得:A=0.15mol、B=0.15mol 计算得到18g混合物中含铁质量为0.15mol×56g/mol=8.4g; 含铜质量为0.15mol×64g/mol=9.6g;
A、原混合物中铜和铁各0.15mol,故A正确;
B、硝酸浓度为:C(HNO3)=0.8mol/0.4L=2mol/L;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故B错误;
C、第一次剩余金属9.6g,通过上述计算得到为铜,故C错误;
D、溶液中二价铁离子为0.15mol,所以再加硝酸得NO为0.05mol即11.2L,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硝酸的性质铁、铜及其混合物性质的应用,主要是反应过程的计算应用,依据反应现象
和各量的计算判断是解题关键.
12.(3分)(2013?江西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0.1mol?L﹣1盐酸和0.1mol?L﹣1醋酸分别与0.2mol?L﹣1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速率相同 ②0.1mol?L﹣1盐酸和加0.1mol?L﹣1硝酸分别与大小相同的大理石反应的速率不同 ③大理石块与大理石粉末分别与加0.1mol?L﹣1盐酸反应的速率不同
④已知t0C时反应N2(g)+3H2(g)2NH3(g)△H<0的速度为v,若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大
⑤合成氨中及时分离出氨气后可减小反应速率
⑥在合成氨反应中,相同条件下在有催化剂时(a)和无催化剂时(b)速率时间图象可用图一表示 ⑦在合成氨反应中,不同温度下(T2>T1)的NH3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可用图二表示.
A.除①⑦外 B. 除③⑤⑥外 C. 除③⑤外 D.除 ③⑥⑦外
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 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 ①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反之则越慢;
②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反之则越慢; ③物质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④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⑤减少生成物的浓度可以减小反应速率; ⑥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⑦对于放热反应,温度越低,化学平衡向着放热方向进行,生成物的体积分数越大.
解答: 解:①0.1mol?L﹣1盐酸和0.1mol?L﹣1醋酸分别与0.2mol?L﹣1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速率是前这块,
因为盐酸是强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大,故①错误;
②0.1mol?L﹣1盐酸和加0.1mol?L﹣1硝酸分别与大小相同的大理石反应,实质是大理石和氢离子的反应,二者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相等,所以反应速率相等,故②错误;
③大理石块与大理石粉末分别与加0.1mol?L﹣1盐酸反应的速率是后者快,故③正确; ④已知t0C时反应N2(g)+3H2(g)2NH3(g)△H<0的速度为v,若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均减慢,故④错误;
⑤合成氨中及时分离出氨气后,产物浓度减小,可减小反应速率,故⑤正确;
⑥在合成氨反应中,相同条件下在有催化剂时(a)比无催化剂时(b)速率块,故⑥错误;
⑦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低,化学反应速率越慢,达平衡用的时间长,所以T2>T1,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着放热方向进行,即向着正方向进行,氨气的体积分数增大,故⑦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是一道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知识的综合考查题,结合图象知识来考查,增加了难
度,考查角度广,难度不大.
13.(3分)(2013?江西模拟)A、B、C、D、E、F六种元素,其中A、B、C、D、E为短周期元素.①原子半径:A<C<B<E<D;②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D、C=E、A+B=C;③原子的层电子层数:B=C=2A; ④B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数量之差为2,⑤F在地壳中金属含量第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C的氢化物分子内含氢键所以比E的氢化物稳定 过量F与22.4LC单质完全反应,转移4mol电子 B. 因为E单质相对于分子质量小于溴单质相对分子质量,所以E单质的熔点比Br2要低 C. D.A、D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考点: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率的关系.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 A、B、C、D、E、F六种元素,其中A、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根据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B=C=2A,可知A为H元素,B、C为第二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D,则D为Na元素,
根据B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最低负价=2,可知B为N元素, 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B=C,可知C为O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E,可知E为S元素,
F在地壳中金属含量第二,应为Fe元素,结合元素对应的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解答该题.
解答: 解:A、B、C、D、E、F六种元素,其中A、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根据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B=C=2A,可知A为H元素,B、C为第二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D,则D为Na元素,
根据B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最低负价=2,可知B为N元素, 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B=C,可知C为O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E,可知E为S元素, F在地壳中金属含量第二,应为Fe元素,则
A.氢键只决定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无关,C的氢化物比E的氢化物稳定,是由于O的非金属性比S强的原因,故A错误;
B.由于气体存在的条件不确定,不一定为标准状况下,则22.4LC单质不一定为1mol,故B错误; C.E单质为S,相对于分子质量小于溴单质相对分子质量,但S在常温下为固体,溴单质在常温下为液体,则S单质的熔点较高,故C错误;
D.A、D形成化合物为NaH,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溶液呈碱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推断题,题目较为综合,难度较大,做题时注意抓住题中原子结构的特征,作为推断
题的突破口.
14.(3分)(2013?江西模拟)以NA代表阿伏罗德常数,则下列关于热化学方程式: 2C2H2(g)+5O2(g)═4CO2(g)+2H2O(l);△H=﹣2600kJ?mol﹣1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10N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吸收1300kJ的能量 有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的能量 B. 有2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 C. D.有8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
考点: 热化学方程式;阿伏加德罗常数;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专题: 压轴题;化学用语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 根据转移的电子数目、水分子的个数、共用电子对数分别判断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进而判
断反应热大小,并根据该反应放热来判断.
解答: 解: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
C、1个CO2分子中含有4个共用电子对,有2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说明有0.5molCO2生成,放出325J的能量,故C错误;
D、1个CO2分子中含有4个共用电子对,有8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说明有2molCO2生成,放出1300J的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热化学反应的能量的计算,做题时注意反应时吸热还是放热,正确从微观结构判断参加反
应物质的物质的量是做本题的关键.
15.(3分)(2013?江西模拟)从植物花中可提取一种简写为HIn的有机物,它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下列平衡:HIn(溶液,红色)H+(溶液,无色)+In﹣(溶液,黄色) 而用作酸碱指示剂.往该溶液中加入Na202粉末.则溶液颜色为( ) A.红色变深 B. 黄色变浅 C. 黄色变深 D.褪 为无色
考点: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专题: 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 往该溶液中加入Na202粉末,根据过氧化钠具有氧化性,因而具有漂白性来回答.
解答: 解:过氧化钠溶于水生成强碱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指示剂先变黄,然后又因为过氧化钠的强氧
化性使指示剂褪色,变为无色.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