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4 探究滑动摩擦力-教案设计 - 图文
教学设计主题: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4节《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一、教学内容分析:
1、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常见实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力、弹力、重力之后,研究第三种常见的力——摩擦力。教科书的设计思路与前面对弹力、重力的设计是相同的,既让学生再次经历感知、描述、测量、分析等认识力的过程。一方面,弹力、重力等知识的学习可以对摩擦力的学习起到正向迁移的作用;另一方面,本节的知识内容又为力的概念的形成起到巩固和深化的作用。
本节内容由“生活中的摩擦”、“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增大摩擦与减小摩擦的方法”三部分构成。教学的重点是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这个实验是《课标》中规定的必做的测定性实验。
教科书为突出教学重点,选取了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探究性实验作为巩固和深化。一方面,该选题需要学生具有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技能;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难得的训练学生开展科学猜想、实验检验、分析论证的好选题。因为学生虽然对摩擦现象不陌生,但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却并不清楚。
摩擦力在生活中很常见,有些摩擦是有利的,有些摩擦是有害的,摩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针对这些问题的研讨,有助于学生领悟客观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是滑动摩擦力,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 ②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③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
④知道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知道摩擦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增大和减小摩擦的问题,能根据生活体验认识摩擦力。 2、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研究,学习从实验数据归纳简单的物理学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②通过实验,研究滑动摩擦力与物体表面所受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关系,并使学生尝试运用实验、归纳等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问题;
③通过生活实例的分析知道摩擦力的利弊,并能够根据利弊分别采取措施改变摩擦力的大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体验到自主合作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对知识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1、滑动摩擦力的概念;2、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四、教学难点:1、滑动摩擦力的概念;2、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测量。 五、课时设计:1课时
六、教学方法:1、观察法;2、分析法;3、实验探索法;4、问题启发式教学法。
七、教学用具:弹簧测力计、带挂钩的木块(侧面积不同)、砝码(或钩码)若干、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玻璃板各1块。
八、教学板书:
第四节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滑动摩擦力的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原理:二力平衡。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压力大小;(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增大有益摩擦力和减小有害摩擦力的方法:
(1)增大有益摩擦力的方法:①增大压力的大小;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减小有害摩擦力的方法:①减小压力的大小;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用滚动代替滑动;④使接触面分离。
九、教学进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1、演示实验:拉不开的书。 (1)需要的材料——两本纸质较厚的书。 (2)实验步骤:①把两本书一页一页地对插起来;②细心地抹平;③双手沿水平方向相向用力拉。 学生活动 1、聆听并认真观察。 2、亲自体验是否可以把书拉开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其余同学观看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3、学生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2、让学生亲自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并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尽快融入到新课的学习氛围中。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表述的能力。 引入新课 2、让学生亲自体验是否可以把书拉开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3、提问:为什么拉不开呢?(引入新课) (板书:第四节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 2、让学生亲自感知滑动摩擦力的存在并说出自己的感受,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滑动摩擦力的定义。 (1)将手掌按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掌在桌面上滑动,体会桌面对手的前进有什么影响; V 在桌面上推或拉
摩擦力的概念1、独立思考后回答: (1)汽车行驶时,轮胎与地面间有摩擦力; (2)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粉笔与黑板间有摩擦力; (3)走路时,鞋子与地面间有摩擦力…… 2、学生亲自感知滑动摩擦力的存在,并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后总结出滑动摩擦力1、从生活走向物理。让学生从生活中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中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2、通过学生熟知的现象亲自感知滑动摩擦力,使其认识滑动摩擦力存在的条件和对物体相 (2)将手掌平放在空气中,用力推或拉,使手掌在空气中滑动,体会空气对手的前进有什么影响。 (板书:1、滑动摩擦力的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1、提问: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呢?(引导学生从二力平衡的角度思考并进行受力分析) 2、利用课件展示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原理:根据二力平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木块时的拉力与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拉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提醒学生注意:木块应放在水平面上并保持拉力的方向与水平面平行。) V F拉 O F摩 水平匀速直线拉动 (板书:2、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原理:二力平衡。) 1、提问:日常生活中的滑动摩擦力有大有小。那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1、提问:请大家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猜一猜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若发现学生乱猜或无从下手,则可利用以下两个问题进行引导: (1)在水平面上,沿水平方向推桌子,重的难推动还是轻的难推动? (2)在水平面上,沿水平方向推桌子,地面粗糙时难推动还是光滑时难推动?) 2、易错点突破: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是重力大小还是压力大小? (1)演示:①将一本物理书用手压在竖直的墙面上,请一名学生沿墙面竖直向上用力拉书,并说出自己的感受;②增大压力,再次请这名学生沿墙面竖直向上用力拉书,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F拉 O F压 G (2)让学生亲自体验。 V 在空气中推或拉 的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对运动的作用,再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而总结出滑动摩擦力的定义。另外,更能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与概括的能力。 难点突破: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测量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并说出本小组的方法。 2、聆听并做笔记。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与受力分析的能力。 2、让学生理解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温故而知新。 提出问题 1、独立思考。 1、根据引导进行猜想,然后小组讨论,最后确定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可能因素:重力大小、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 2、认真观察并聆听。 3、组内成员配合协作完成体验。 1、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探究实验。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大胆的对问题进行合理的猜想。 2、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是重力大小还是压力大小? 3、让学生亲自体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猜想与假设 (3)提问:①压力大时容易拉动还是压力小时容易拉动? ②两种情况下的重力大小有何不同? ③我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总结出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是压力大小而不是重力大小) 3、根据学生的猜想,最终引导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对于其它合理的猜想,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学生课后进行探究) 1、利用课件在屏幕上列出提供的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带挂钩的木块(侧面积不同)、砝码(或钩码)若干、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2块。请学生根据提供的器材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并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提醒学生:设计实验时要注意应用“控制变量法”) 2、选择几组有代表性的实验设计方案和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进行展示。 3、引导学生对这些实验设计方案和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进行讨论并加以完善。 4、确定最终的实验设计方案和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表一 次数 1 2 实验条件:当压力大小一定时 接触面粗糙程度 接触面较光滑的长木板 接触面较粗糙的长木板 滑动摩擦力大小/N 4、独立思考后回答: (1)压力小时容易拉动; (2)重力大小一样;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是压力大小。 小的是重力大小还是压力大小?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并结合本小组的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被选中的小组展示实验设计方案和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并说明讲解。 3、小组讨论后提出改进的意见。 4、认真聆听并修改本小组的实验设计方案和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1、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的能力。同时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小组分工与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表二 次数 1 2 实验条件: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 压力大小 木块上放1个钩码 木块上放2个钩码 滑动摩擦力大小/N 1、请学生根据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并做好实验数据的记录。(此过程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 1、选择几组有代表性的实验数据进行投影展示,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进而总结出实验结论。 (板书: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压力大小;(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组内成员配合协作动手完成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进而总结出实验结论: (1)当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1、培养学生实验探究、收集数据与小组协作的能力。 1、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分析与论证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