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市2019年中考语文一模汇编:课外文言文(Word版,含答案)
12、A(3分)
13、因饮酒误了皇帝召见,却能以实情相告(3分)诚实正直(2分)
宝山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娄师德与狄仁杰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武)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 所自①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②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③不知卿,卿之遭遇④,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荚,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注释】①所自:由于什么原因。②直道:品行端正。③比:这里解释为先前。④遭遇:君臣遇合。这里指狄公受到重用。 1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1)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 ) .(2)得十许通荐表( )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拿得出文章,品行也端正,所以受到重用,而不是无所作为依靠别人的。 B.我因为文章出色且品行端正求上进而被重用,而不是无所作为依靠别人的。 C.我因为文章出色品行端正,(所以)受到重用,而不是忙忙碌碌无所作为的。 D.我因为文章出色品行端正,(所以)受到重用,而不是无所作为依靠别人的。
13、梁公所阅的是“ _______ ”,其后的反应是“ __________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4、狄公最后一番话,表明了他复杂的内心。请简要分析(4分)
11、(4分,每小题2分)(1)担任(2)左右 12、(2分)D 13、(2分,每空1分)荐表 恐惧 14、(4分)既有惭愧又有佩服(2分)惭愧是因以己度人,错看娄师德,佩服是因娄师德心胸开阔,以德报怨(2分)
青浦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
①②
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
③
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
5
④
(选自《史记》)
【注】①四单:战国时期齐国名将。②缯:古代丝织品统称。③衔枚:古代行军时士卒口衔用以防止喧哗的器具,形如筷子。④骑劫:战国时燕国将领。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所触尽死伤( ) (2)扰乱奔走( ) ..12、下列不能体现田单参用计谋的一项是( )(3分)
A.让精心备好的火牛先行出击。 B.命齐军紧随火牛阵进击燕军。 C.趁着燕军不备夜晚进行袭击。 D.所经城邑背叛燕圆归顺齐国。 13、田单“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这一妙计的作用是: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11、(1)全,都(2分) (2)跑,逃跑(2分) 12、D(3分) 13、(1)牛尾灼热,狂怒奔向燕军,使燕军伤亡惨重。(2)明亮的火光照见牛身上的龙纹,使燕军大为害怕。(5分) 普陀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廉范敌虏
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虏人过五千,移文..旁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
④
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爇火,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
⑤
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注释】①虏:匈奴。②故事:按旧例。③移文:发文书。④爇[ruò]火:点火。⑤褥食: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会匈奴大入塞( )(2)故事虏人过五千( ) ..12、翻译画线句。(2分) 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13、“ ”一句表明廉范起初寡不敌众;最终赢得胜利主要是用了二个妙招: ; (用自己的话概括)(6分) 11、适逢(2分) 超过(2分) 12、匈奴从这以后不敢再入侵云中了。(2分)
13、虏众盛而范兵不敌(2分) 用星列般的火把吓退敌人(2分) 在凌晨趁敌人不防备时突然袭击(2分) 浦东新区
②
③
①
6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鹘说(节选) 柳宗元
①②
有鸷曰鹘者,穴于长安荐福浮图有年矣。浮图之人,室宇于其下者,伺之甚熟,为予
③
说之曰:“冬日之夕,是鹄也,必取鸟之盈握者完而致之,以燠其掌,左右而易之,旦则.执而上浮图之跂焉。纵之,延其首以望,极其所如往,必背而去焉。苟东矣,则是日也不.东逐;南北西亦然。
呜呼!孰谓爪吻毛翮⑤之物而不为仁义器耶?
【注】①鸷(zhì):一种凶猛的鸟,捕食小鸟、鼠类等小动物。②浮图:佛塔。③燠(yù):暖,热。④跛(qí):本意指多出的脚趾,这里指佛塔伸出的檐角。⑤翮(hé):鸟的翅膀。 11、解释文中加点词。(4分) (1)左右而易之 易: (2)必背而去焉 去: ..12、对文中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
A如果小鸟往东飞,那么这一天这只鹘就不会往东去追逐这只小鸟。 B小鸟苟且地往东飞去,那么这一天这只鹘就不会往东去追逐这只小鸟。 C如果小鸟往东飞,那么这一天这只鹘就不会往东去捕食。 D小鸟苟且地往东飞去,那么这一天这只鹘就不会往东去捕食。
13、柳宗元称鸟也是有仁义的,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只鹘的仁义?(4分)
(1) (2) 11、(1)交换(2分);离开(2分) 12、C(4分) A(2分) 13、(1)捕捉到小鸟后,并不伤害这只小鸟,只是利用它来暖自己的掌(爪子);(2分)(2)第二天早晨放了小鸟后,这一天不会再往小鸟飞行的方向去捕食。
闵行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岑文本,字景仁,邓州棘阳人。
河间王孝恭平荆州,其下欲掠夺。文本说孝恭曰:“自隋无道,四海救死,延颈以望真..主。萧氏君臣决策归命者,意欲去危就安。大王诚纵兵掠夺,恐江、岭以南,向化心阻,
②
狼顾麕惊。不如厚抚荆州,劝未附,陈天子厚惠,谁非王人?”孝恭善之,遽下令止侵略,
③
署文本别驾
注释:①向化:归顺。②狼顾麕(qiān)惊:比喻惊恐万状。③别驾:官名。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 )文本说孝恭 ( 2 )自隋无道 ..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孝恭赞同岑文本说的话,所以下令阻止侵略。 B孝恭赞同岑文本说的话,立刻下令停止侵略。 C孝恭认为岑文本很善良,立刻下令停止侵略。
7
①
④
D孝恭认为岑文本很善良,所以下令阻止侵略。
13、(1)岑文本向孝恭提出的建议是“ ”。(3分) (2)由此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11.(1)(2分)劝说 ,说服 (2)(2分)道义,仁道 12.(2分)B 13.(3分)(1)厚抚荆州,劝未附,陈天子厚惠(一点1分,多抄“谁非王人”扣1分) (2分)(2)善于劝谏;为百姓着想;深谋远虑。(一点1分,答对任意两点给2分)
金山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李泰伯改字
①
范文正公守桐庐,始于钓台建严先生祠堂,自为记, 其歌词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既成,以示李泰伯。泰伯读之三,叹味不已,起而言曰:“公之
②③④
文一出,必将名世。某妄意易一字,以成盛美”。公瞿然,握手扣之。答曰:“云山江水
⑤
之语,于义甚大,于词甚溥”,而‘德’字承之,似局促,拟换作‘风”字如何?”公凝坐颔首,殆欲下拜。
(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
[注释]①歌词:指记文后的赞词。②瞿然:惊喜的样子。③握手:拉手,拱手。④扣:同“叩”,求教。⑤溥(pǔ):大。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自为记( ) (2)必将名世( ) ..12、下列对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我根据意思(帮你)变换一个字,使它更完美。 B.我想很容易(帮你)换一个字,这样就更完美。 C.我可以轻易地(帮你)换一字,这样就更完美。 D.我大胆地想(帮你)更换一个字,使它更完美。
13、上文李泰伯改字的具体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从范仲淹对李泰伯的表现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具有 _______________ 的品质。(5分) 11、(1)写(2分) (2)出名(2分) 12、 D(3分) 13、“云山江水之语,于义甚大,于词甚溥,而‘德’字承之,似局促”(2分) 谦逊 大度(3分)
嘉定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
陆平湖先生先为嘉定令,邑有大盗为民患,更数令不治,至是将入寇,捕者以闻。 公戒吏民无动,令当自治。骑马直入盗中,盗见公皆愕。公谕之曰:“尔等皆良民,迫于捕
8
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