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市2019年中考语文一模汇编:课外文言文(Word版,含答案)

上海市2019年中考语文一模汇编:课外文言文(Word版,含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1:32:41

课外文言文

长宁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朱家救季布

初,楚人季布为项籍将,数窘辱帝①。项籍灭,帝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布乃髡钳②为奴,自卖于鲁朱家③。朱家心知其季布也,买置田舍,身之洛阳见滕公,说曰:.“季布何罪!臣各为其主用,职耳。项氏臣岂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而以私怨求一人,.

何示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汉求之急,此不北走胡南走越耳。君何不从容为上言之?”滕公待间④言于上,如朱家指⑤。上乃赦布,召拜郎中,朱家遂不复见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有删改)

【注释】①项籍:即项羽。帝:指汉高祖刘邦,下文的“上”亦刘邦。②髡钳:秦时刑法,髡是去发,钳是用铁箍扎着脖子。③鲁朱家:鲁,鲁地;朱家,人名。④待间,等待时机。⑤指:旨意、意图。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说_______ (2)尽_______

12、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今上始得天下,以私怨求一人,何示不广也!

A.现在皇上开始得到天下,因为私人的恩怨去追捕一个人,为什么这样显示自己的国土不宽广呢!

B.现在皇上开始得到天下,用私人的恩怨去追捕一个人,怎么能这样来显露自己的心胸不宽广呢!

C.现在皇上刚刚得到天下,因为私人的恩怨去追捕一个人,怎么能这样来显露自己的心胸不宽广呢!

D.现在皇上刚刚得到天下,用私人的恩怨去追捕一个人,为什么这样显示自己的国土不宽广呢!

13、朱家的侠士精神具体表现在(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刘邦赦季布”的主要原因是:( )(2分) A.季布已经甘愿卖给朱家为奴,没必要追究。 B.季布只是尽职为主,并没有什么大的罪过。 C.项籍的属下不可能赶尽杀绝,不必大动干戈。 D.季布这样的人才应该好好任用,不能逼他为敌国效命。 11、⑴说:劝说 (2)尽:全,都

1

12、C 13、(1)明知季布假扮奴仆来到自己家里,仍然置办田舍藏匿他; (2)亲自前往洛阳,劝说滕公为季布说情赦免他。 (3)季布封官后,朱家并不求回拫,从此不再见他。 (三点任意答两点〉 14、D(选B、C给1分)

杨浦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包拯

①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

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 ②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④⑤

③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④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节选自《宋史·包拯侍》有删改)

【注释】①第:只管。②鬻:(yù)卖。③缘贡:趁着进贡的机会。④造:到,去。⑤陈:陈述。⑥峭立:严厉刚直。⑦苟合:无原则的附和。 11、解释加点字(4分)

(1)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寻( ) (2)以遗权贵 遗(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13、第③段中“吏不敢欺”中的“欺”有多重含义,具体是指① ;② 。(3分) 14、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请结合选文分析原因。(写出三点叩可)(3分) 如:断案神明

① ;② ;③ 。 11、(1)不久(2分)(2)送给,赠给(2分)

12、(包拯)不随便附和别人,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他人。(2 分) 13、①对下不欺压百姓;②对上不欺瞒官员。(3分)

14、执法公正为民作主为官清廉不徇私情(不事权贵不结党营私等可酌情考虑)3分

徐汇区

(四)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孙觉(字莘老)知福州。时民有欠市易钱者,系狱甚众。适有富人出钱五百万葺佛殿,.请于莘老,莘老徐曰:“汝辈所以施钱,何也?”众曰:“愿得福耳。”莘老曰:“佛殿未甚坏,.又无露坐者,孰若以钱为狱囚偿官,使数百人释枷锁之苦,其获福岂不多乎?”富人不得

已,诺之。即日输官,囹圄遂空。

【注】①市易钱:此处指与官府交易产生的钱款。②偿官:偿还官府(欠款)。偿,偿还。下文“输”:交纳。③囹圄:监狱。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2

(1)系狱甚众( ) .(2)愿得福耳( ) .

1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莘老慢慢地说:“你们之所以要捐钱,为的是什么呢?” B莘老慢慢地说:“你们用这样的方式捐钱,为什么呢?” C莘老慢慢地说:“你们这样捐钱,怎么行呢?” D莘老慢慢地说:“你们捐钱的原因,是什么呢?”

13、孙觉以“ ”为由,委婉地表明不建议修佛殿的态度。(2分) 14、选文中孙觉的智慧体现在:引导富人捐钱,既 ,还填补了官府的亏空。(4分)

(四)课外古文 11、(1)多,众多 (2分) (2)获得,得到 (2分)

【解析】本题考查课内150个实词积累的情况,给出答案是也需要注意联系前后文,尤其是要注意词语的搭配,并检查与上下文义的通顺。(1)句上文“甚”为“很,十分”的意思,由此可确定“众”为形容词,看前后搭配应为“多”。(2)句“得”后无动词,故“得”为动词,与“福”搭配,应为“获得”。 12、D(2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需要注意关键词的翻译,也应联系前后文。由“所以”的翻译“之所以…的原因”,排除B和C。A项中“为的是……”在原句中无对应的字词,故排除A。

13、佛殿未甚坏,又无露坐者(2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需要注意题干对应的主语,结合上下文可找准答题范围 由题干以“孙觉”(即莘老)为主语,找到其不建议修墙的句子为“佛殿未甚坏,又无露坐者,孰若以钱为狱囚偿官,使数百人释枷锁之苦,其获福岂不多乎?”其中“孰若以钱为狱囚偿官,使数百人释枷锁之苦,其获福岂不多乎”为不修墙能带来的好处(作用),因而直接对应理由(借口)的答案为“佛殿未甚坏,又无露坐者”。 14、满足富人祈福的愿望解除百姓牢狱之灾。(4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需要注意题干对应的主语,结合上下文可找准答题范围由题干以“孙觉”(即莘老)为主语,找到其不建议修墙的句子为“佛殿未甚坏,又无露坐者,孰若以钱为狱囚偿官。,使数百人释枷锁之苦,其获福岂不多乎?”其中直接对应理由(借口)的答案为“佛殿未甚坏,又无露坐者”,因而孙觉提出富人捐钱的目的在于“使数百人释枷锁之苫,其获福岂不多乎?”句,翻译以后即为满足富人祈福的愿望和解除百姓牢狱之灾。

松江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 ’,君但志

3

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①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从,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岂善学者所应有邪?”王生惊觉,谢②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③。” 【注释】①还:同“旋”,转身。 ②谢:道歉。 ③炯戒:告诫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王生不说( ) (2)王生益愠( ) ..12、结合语境,填入文中划线处给当的一项是 (3分)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学而不思则罔 C.思而不学则殆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3、面对李生的两次劝导,王生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起先是“ ”。而后是“口”(用文中的一个字回答),他明白了善学之道在于 ____ 。(5分)

11、(1)通“悦\高兴 (2)更加 12、B

13、不应而还走觉不耻下问、 择羞而从之

静安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2。为谕德○3时,居近酒肆,尝微行1,遇事敢言,不为小谨○宗道为人刚直,疾恶少容○

4召,使者及5上就饮肆中,偶真宗亟○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6以实言对。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

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对。帝诘之,谢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

2小谨:谨小慎微。○3谕德:教育太子的官。○4亟:紧急。○5即:1少容:不肯容忍。○[注释]○

6第:只管。 如果。○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 分)

(1)使者及门( )(2)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对( ) ..12、下列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皇上怪罪你迟到,用什么话来回答呢? B.如果皇上怪罪公子迟到,为什么认为你是对的呢? C.如果皇上怪罪公子迟到,凭什么替你应对呢? D. 如果皇上怪罪你迟到,怎么回答才是对的呢?

13、上文记叙了鲁宗道 的事,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个 的人。(5分)

11、(1)到,到达(2)全部,详细地(4分)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课外文言文 长宁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朱家救季布 初,楚人季布为项籍将,数窘辱帝①。项籍灭,帝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布乃髡钳②为奴,自卖于鲁朱家③。朱家心知其季布也,买置田舍,身之洛阳见滕公,说曰:.“季布何罪!臣各为其主用,职耳。项氏臣岂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而以私怨求一人,.何示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汉求之急,此不北走胡南走越耳。君何不从容为上言之?”滕公待间④言于上,如朱家指⑤。上乃赦布,召拜郎中,朱家遂不复见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有删改) 【注释】①项籍:即项羽。帝:指汉高祖刘邦,下文的“上”亦刘邦。②髡钳:秦时刑法,髡是去发,钳是用铁箍扎着脖子。③鲁朱家:鲁,鲁地;朱家,人名。④待间,等待时机。⑤指:旨意、意图。 11、解释文中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