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呼和浩特金帝国际(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度:2000 指 标 项 目 上海市 内蒙古自治区 1400 352 552 496 0.59 155.6 430.01 呼和浩特市 179.15 25 78.5 75.6 0.86 20.45 67.13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万元 财政收入(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镇住宅竣工面积(万m2) * 住宅开发投资(亿元) * 经济适用房竣工面积
4551.15 81.65 2186.9 2282.6 3.46 1141.6 1861.17 11718 1476.86 413.15 5120 5582 965 28.82 43.36 不详 呼市制订的“十五”发展具体目标是:
GDP年均增长12%,到2005年按2000年价格水平计算达到318亿元;
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到2005年达到33亿元;
第 5 页 共 44 页
5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达到8200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达到3560元;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具体地,在房地产方面,呼市的“十五”主要目标是,大力发展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普通住宅建设,增加住房供给。规划建设好小康住宅示范工程,提高住房质量。坚持住宅建设与新区开发、旧城改造有机结合。加快住房商品化进程,完成公有住宅出售,盘活存量,搞活房地产二、三级市场。
2.2 “十五”期间呼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分析
根据呼市的规划,“十五”期间,城市发展按照中心城区、卫星城和中心镇三级体系布局,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卫星城为骨干,中心镇和一般镇合理布局、功能互补的城市网络群。其中,中心城要控制密度、增强功能、优化环境。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有步骤地淘汰技术落后、污染重、有碍城市景观的工业,逐步将部分工业企业外迁,重点发展金融、商贸、信息等现代服务业。要依托如意、金川和金桥开发区,适度拓展中心城区规模。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呼市的城区道路将要开辟贯通东西向干道,延伸改造南北向干道,打通一环路,建设绕城路(二环路),拓宽改造城区出入口,综合整治小街小巷。 在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方面,呼市计划在2005年,市区日供水能力到达52万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通过天然
第 6 页 共 44 页
6
气输配工程的建设,形成以天然气为主、人工煤气和液化气为辅的供气格局;扩大集中供热面积,完成集中供热二期工程,规划建设供热三期工程。计划到2005年,城市气化率达到80%,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800万平方米。
此外,在“十五”期间,呼市将按照注重精品、突出特色,高标准制定全市及各区的控制性规划和详细规划,做好城市整体设计工作。
2.3 人口分布及流动状况分析
呼市总人口20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05万人。 玉泉区和回民区人口相对比较密集,由于属于老城区,市民区域观念较强,人口流动性较小。
新城区和赛罕区开发区发展较快,比较开放,外地企业和外地个体户以及郊区农民成为这两个区人口流动的主要力量,也为这两个区的房地产市场提供了大量客源。
2.4 居民收入水平及住房消费比例分析
2000年,呼和浩特人均可支配收入5581.90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1999年增长了4.87%,人均消费性支出4612.91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同比增长了7.33%,国有企业职工人均收入7910.57元,同比增长13.05%,人均食品支出1622.52元,占消费性支出的35.17%。
第 7 页 共 44 页
7
呼和浩特市人均居住面积11.99平方米,同比增长9.6%;其中80.15%的居民居住在成套的住宅单元内,两室户以上的居民户占77%。2000年,呼市居民户中,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的减少到1%,人均投资购房和建房支出868.04元,比上一年增长1.4倍,占消费支出的18.82%。 表2:
上海市和呼和浩特市居民收入和住房消费情况对比 年度:2000 对 比 指 标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人均消费性支出(元) 其中:食品支出(元,所占比例) 住房消费(元,所占比例) 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 住宅成套率(%) 表3:
呼和浩特市部分职位的年平均收入 单位:元/年 职位/职称 较高水平 中等水平 较低水平 企业党群机构负责人 37800 6870 4236
第 8 页 共 44 页
上海市 11718 --- --- --- 呼和浩特市 5581.90 4612.91 1622.52 (35%) 868.04 (19%)
11.4 74 11.99 80.15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