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14:17:38

就只能由他自己代表自己;权力可以转移,但是意志却不可以转移,平等权力丧失的社会不

是公意社会。卢梭提到的“公意”是指

A. 共同体的理性意志 C. 主权者的集体诉求

B. 多数人的利益表示 D. 统治者的根本利益

19.“政府制订法令,制服恶人,保护良善,这就是政府的职责。政府为着履行这种职责,需要

很多的经费,而政府本身没有米谷金钱,故须向农民、商人征收赋税,以资维持,但这是在

双方同意下获得的协议,这就是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约束。……假如政府把保护人民叫做恩惠

的话,那么农民、商人向政府缴纳赋税,也可以叫做恩惠了。”上述言论意在说明

A. 官民之间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 C. 政府和人民是平等的契约关系

B. 自由、平等是上天赋予的人权 D. 人与人之间在基本权利上是平等的

20.托马斯·杰斐逊曾表示“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

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地公平对待,而不论他的社会

地位、宗教信仰。”材料表明杰斐逊倡导

A. 人民主权

B. 公平正义

C. 法律至上

D. 三权分立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世纪后期,欧洲逐渐形成了四个精英阶层:国王、贵族、教廷和后起的城

市中产阶级。四个精英阶层为各自的利益长期斗争,使欧洲既回不到罗马时代的统一,又达不到一个较为稳定的平衡,逐渐发展出一些弱专制的地域性国家。在斗争中,宗教势力在天主教和新教的斗争,以及理性意识形态的冲击下逐渐下降,欧洲的国家力量得以进一步加强;贵族阶层部分转化为国家官僚和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城市中产阶级一起,共同为欧洲殖民打开了空间,促进了商业和工业技术的发展,也为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提供了条件。 ——摘编自赵鼎新《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

中国好课堂 中国最好的高中教学资源平台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精英价层逐渐结晶为两个主要群体,那就是皇族和通过科举获得功

名的士绅官僚集团,而其中的大部分是由科举出身。即使是那些未进入政府的儒士,也和进入政府者一样,都在预备考试的岁月中培养起了一种儒家意识形态。他们忠君爱国,讲和谐重仁爱,政权和儒家精英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共生关系。这在欧洲是很难想象的,因为很多欧洲贵族精英,拥有独立于国家之外的权力基地。

——摘编自王国斌《转变的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精英阶层对近代欧洲社会发展的作用。(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精英阶层与中世纪欧洲精英阶层的不同之处及其原因。(18分)

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2.(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朱熹认为,“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则皆忘本逐末,怀利去义,而无复先王之意”;“隋唐遂专以文词取士,而尚德之举,不复见矣。积之于今,流弊已极,其势不可以不变。”“其所以教者,既不本于德行之实;而所谓艺者,又皆无用之空言。至于甚弊。则其所谓空言者。又皆怪妄无稽,而适足以败坏学者之心志,是以人材日衰,风俗日薄”。因此,他“尝思之,必欲乘时改制”,“尽革其末流之弊”。

材料二 针对当时科举考试的情况,朱熹提出学习的内容,应该主要是“明人伦”,“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学者,学此而已”。而不是记诵词章;应该是“求治世之道”,而不是只为科举取士。他说:“圣朝教育人才之意,凡使为学者,知所当务不专在于区区课试之间”;而是要学习与懂得修身治己的做人道理。朱熹还认为,“学经以探圣人之心,考史以验时事之变”,历史上的“古今兴亡治乱得失”,“礼乐制度、天文地理、兵谋刑法之属,亦皆当所须而不可阙,皆不可以不之习也”,从而使“士无不通之经,无不习之史,皆可为当世之用矣”。

——均摘编自张全明《论朱熹对科举态度的三次转变及其改革主张》

中国好课堂 中国最好的高中教学资源平台

(1)针对材料一中科举制存在的问题,朱熹提出了怎样的改革措施。(9分)

(2)朱熹的教育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23.(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约翰·洛克在1689年出版的《政府论》中强调:“亚当并不是基于父亲身份的自

然权利或上帝的明白赐予,享有对于他的儿女的那种权威或对于世界的统辖权。统治者要想从亚当的个人统辖权和父权为一切权力的根源的说法中得到任何好处,或从中取得丝毫权威,就成为不可能了。”他指出:国家或政治社会是基于人们的同意而建立的,但是,人们并没有把所有的自然权利都放弃,生命、自由、财产等权利,人们并没有放弃也不能放弃。“最高权力,未经本人同意,不能取去任何人的财产的任何部分”,如果“最高权力”侵犯人们没有转让的自然权利,人们就有足够的理由包括用武力推翻他。他的“不可转让的人的自然权利”理论的传播就很广泛,许多资产阶级国家的宪法反映和确认了这一原则。

——吕世伦、谷春德《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约翰·洛克的国家思想。(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约翰·洛克的国家思想。(7分)

中国好课堂 中国最好的高中教学资源平台

高二月考(一)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1~5 BCDBC 6~10 BCCDC 11~15 DBABD 16~20 CDACA

21.【答案】(1)避免了欧洲国家的高度专制:推动了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了欧洲殖民扩张进程,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并发展;为近代民主政体的确立奠定了基础。(7分,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7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2)异:构成方式:欧洲阶层构成多元化,中国以科举出身的儒士为主体;

目的:欧洲追逐本阶层利益,中国服务于皇权;

与政权的关系:欧洲权力角逐,斗争不断,中国注重和谐,共生关系; 欧洲受宗教影响较大(写出这个层面也酌情给分)。(6分,一点2分) 原因:欧洲:专制集权力量弱;教会势力强大;商品经济发展;人文精神的影响。中国:专制集权制度的影响;科举制的实施;儒家的贵和思想;小农经济占主导。(12分,一点2分,要求欧洲、中国各答3点)

22. 【答案】(1)存在的问题:为追求高官厚禄而参加科举,过于功利;重视文章写作,忽视对德行的考察;学习内容空洞无用;败坏社会风气;选才质量下降。(3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措施:学习与修身相结合;提倡务实,反对空言;注重治世之道,轻视诗词格律;重视全面学习。(6分,一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2)影响:推动了科举制的改革,重视对人才能力的培养;使理学思想进一步渗透到教育中,促进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意识;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6分,一点2分)

23.【答案】(1)国家思想:批判国家起源上的君权神授论;国家是社会契约的产物;国家的目的在于保护个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人民具有革命权。(8分,一点2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2)评价:冲击了封建制度,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制的确立和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保护私有财产,但又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三点7分)

中国好课堂 中国最好的高中教学资源平台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就只能由他自己代表自己;权力可以转移,但是意志却不可以转移,平等权力丧失的社会不 是公意社会。卢梭提到的“公意”是指 A. 共同体的理性意志 C. 主权者的集体诉求 B. 多数人的利益表示 D. 统治者的根本利益 19.“政府制订法令,制服恶人,保护良善,这就是政府的职责。政府为着履行这种职责,需要 很多的经费,而政府本身没有米谷金钱,故须向农民、商人征收赋税,以资维持,但这是在 双方同意下获得的协议,这就是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约束。……假如政府把保护人民叫做恩惠 的话,那么农民、商人向政府缴纳赋税,也可以叫做恩惠了。”上述言论意在说明 A. 官民之间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 C. 政府和人民是平等的契约关系 B. 自由、平等是上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