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提高策略
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提高策略 甘肃省陇西三中 董文静 748100
新课标下,新教材对学生的动手活动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教材内容的呈现上有很多栏目,给学生的探究学习创造了空间,但由于受课时安排的冲击、教师观念的影响和高考的影响,各模块中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活动的时间得不到保证,很多分组实验变成了演示实验,有时甚至于以讲实验题代替做实验,所以如何使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落到实处,我们如何对待教材中的实验活动?怎样协调好学生素养、实验教学、高考的关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现就一下几个方面探讨。 一、教师应该明白化学实验对化学学科学习的重要性
1、在我们传授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化学实验起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实验不仅是一种提供感性认识的直观手段,还更是激发化学学习兴趣、强化知识认知、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化学实验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给学生提供生动、直观、多样的感性材料,虽然仅是认识的初步感知;但这些化学实验用生动、新奇的现象激发了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概括、归纳、联想、发散、迁移、综合等思维加工,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2、化学实验可以强化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领会。中学化学的基本理论板块中有很多较抽象的内容,比如:必修1中对物质的量概念的讲授、《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对盐类水解知识的理解等,仅仅通过教师的课堂口头讲授就很难使学生很好地接受,就更无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若借助于适当的实验(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多媒体化实验)进行课堂教学,那么实际效果就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3、化学实验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在中学化学教师,我们都知道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化学知识的基本载体,是高考命题的基石。元素化合物知识是研究具体的元素和物质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而离开了实验和实物,学生就很难获得正确的表象,也就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导致学生只能死记硬背,事倍功半,而印象也不能深刻,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加强化学实验教学,让学生结合具体实验现象去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去分析实验现象,进一步透过现象清晰准确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这样既能强化形象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师应该懂得化学实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认识的窗口,是思维的前提,在实验前,要求学生观察药品状态和颜色、仪器形状和构造、连接方法。在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
反应产生的多种现象并及时记录,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要作全面观察(不但要“看”,还要让学生“摸”、“闻”),及时纠正学生观察的片面性。实验后,带领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加深认识。
2、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利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对学生进行严格而规范的训练,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动手能力及自我行为控制能力,以初步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达到独立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要求。比如药品的取用和存放、天平的使用、滴管使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等等,通过经常性的操作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3、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我们都知道,有疑问才会有思考,才会有创新。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设疑功能,让学生解释实验现象,使所学知题化、条理化,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大脑处于有效的积极思维状态。如可用浓盐酸、浓氨水、酒精等的挥发实验来呈现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停地运动的问题,用氯气使潮湿的有色布条退色的实验呈现次氯酸的漂白作用的问题等,都能使学生顺利地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样既学到了化学知识,又学习了分析和探索过程,逐渐地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三:如何在新课改下进行化学实验教学
1、将实验趣味化。作为教师,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动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学科的兴趣,对于化学而言,化学实验显然具有先天的优势,而面临的高考将化学实验考查弱化,导致中学对化学实验的教学也相应更加弱化,各种调查显示,很多中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正在明显降低,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也势必导致化学教师的尴尬。其实,我们不妨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因此,如何增加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成为化学实验的一个研究方向,这样既可以提高化学学习的实效,也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无论从心理学的角度还是教育学的角度看或者化学教学本身来看,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无疑会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2、将实验微型化。微型实验就是用小型的仪器、装置和极少量的试剂进行的化学实验。同常规化学实验相比,微型化学实验具有以下一些特点:①节省实验经费;②操作安全、污染小;③节省实验时间;④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微型仪器耗材普通、来源广泛,几乎可以做到人手一套。教学中,稍加引导就能实现人人动手的实验教学,在学生分组实验用推行微型实验能起到积极而有效的效果。
3、改进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是我们化学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形式,它简捷、有效、生动、形象、直观。但是有些演示实验存在着不足或缺陷,或是逸出的气体造成环境污染,或是现象不明显,或是不甚全面,或是纯粹的验证实验。这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来参与实
验的改进,这就要求学生要去积极思考分析它的缺陷在哪里,又如何去改进,有哪些改进方法,使得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针对性的对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法、提出实验教学改革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