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0电磁场与电磁波复习纲要(含答案)要点
第五章均匀平面波在无界空间中的传播4、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波的传播特点根据前面的分析,可总结出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波的传播特点为:电场、磁场与传播方向之间相互垂直,且满足右手螺旋关系是横电磁波(TEM波)无衰减,电场与磁场的振幅不变波阻抗为实数,电场与磁场同相位oxE电磁波的相速与频率无关yHz理想介质中均匀平面波的E和H电场能量密度等于磁场能量密度 3. 周期、角频率、频率、波长、相位常数(波数)、相速(波速)、波阻抗的计算。
波阻抗
?0???0??120??377??0
角频率ω :表示单位时间内的相位变化,单位为rad/s 周期T :时间相位变化 2π的时间间隔,即
?T?2?2?T??(s)频率 f :
1?f??T2?(Hz)相位常数 :表示波传播单位距离的相位变化量
相速v:电磁波的等相位面在空间中的移动速度,真空中 118v?c???3?10m/s 0?0?01 4??10?7??10?9 36?平面波的速度与媒质特性有关,与频率无关,媒质中平面波的速度通常小于真空中的速度。
??k????(rad/m)4. 磁场和电场之间的关系式。
5. 电磁波的极化的判断。
电磁波的极化状态取决于Ex和Ey的振幅之间和相位之间的关系,分为:线极化、圆极化、椭圆极化。即由电磁波电场场量或磁场场量两个正交分量间的幅度和相位关系,可以判断波的极化方式。
线极化:电场强度矢量的端点轨迹为一直线段 圆极化:电场强度矢量的端点轨迹为一个圆
椭圆极化:电场强度矢量的端点轨迹为一个椭圆
6. 色散现象。
色散现象:波的传播速度(相速)随频率改变而改变的现象。具有色散效应的波称为色散波。导电媒质是色散媒质
7. 趋肤效应和趋肤深度。
趋肤效应:电磁波的频率越高,衰减系数越大,高频电磁波只能 存在于良导体的表面层内,称为趋肤效应 趋肤深度(?):电磁波进入良导体后,其振幅下降到表面处振幅的1/e 时所传播的距离。即
??E??H?ezEme???Em?e 1?????f??
1第六章 均匀平面波的反射与透射
1. 反射系数Γ、透射系数τ及驻波比S的定义。
定义分界面上的反射系数Γ为反射波电场的振幅与入射波电场振幅之比、透射系数τ为透射波电场的振幅与入射波电场振幅之比
驻波系数 S 定义为驻波的电场强度振幅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即
2. 均匀平面波对理想导体表面的垂直入射时反射系数Γ、透射系数τ值,合成波的特点。 合成波的特点
E1(z)?exEim(e?j?1z??ej?1z)
?j?1z?j?1zj?1z ?exEim?(1??)e??(e?e)???
?j?1z ?exEim?(1??)e?j2?sin?1z???
S?1??S?1若媒质为理想导体,即?2= ?,则η2= 0,故有
3. 均匀平面波对无耗媒质分界面的垂直入射时,合成波为行驻波。
???1、??0
第七章 导行电磁波
1. 导波系统中的其他分量均可由导波系统中电磁场的纵向分量求得。 第七章导行电磁波电磁场的横向分量可用两个纵向分量表示,只需要考虑纵向场方程。由于Ez(x,y,z)?Ez(x,y)e??zHz(x,y,z)?Hz(x,y)e??z?2?2(2?2?kc2)Ez(x,y)?0?x?y?2?2(2?2?kc2)Hz(x,y)?0?x?ykc2?k2??2kc为截止波数,其值由波导的形状、大小和传播的波型决定。2. 矩形波导不能传输TEM波。
矩形波导可以传播TM 波和TE波,不能传播TEM波 3. TEM 波、TM 波、TE 波的定义。
? 如果 Ez= 0, Hz= 0,E、H 完全在横截面内,这种被称为横电磁波,简记为 TEM 波,这种波型不能用纵向场法求解;
? 如果 Ez ? 0, Hz= 0 ,传播方向只有电场分量,磁场在横截面内,称为横磁波,简称为 TM 波或 E 波;
? 如果 Ez= 0, Hz ? 0 ,传播方向只有磁场分量,电场在横截面内,称为横电波,简称为 TE 波或 H 波。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