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半导体集成电路》考试题目及参考答案讲解学习
上,
V<
GS?VTH时,一个“弱”的反型层仍然存在,并有一些漏源电流。甚至
DV当
GSV,ITH也并非是无限小,而是与
VGS呈现指数关系。这种效应称作“亚阈值
导电”。
V大于200mv左右时,这一效应可用公式为DSI=DVGS,式中,?>1,是一
expI0?VT个非理想因子,我们也称器件工作在弱反型区。其特性曲线如图1.6所示. 5.画出图1.7中M1的
gm和
gmb随偏置电流I1的变化草图。
VddM1XI1解:
图 1.7
由式子
gm=
?VGS?ID=
?CnoxWL=
?Vm? = 2? Cox ?GSVTHnW LID知,
gm?I。而1gmb=
?VBS?IDg?22??VSBF,当I1增加时,
VX减小,
VSB也
73
减小,
gmb增大。变化草图如图1.8所示。
gm
gmb
I1 图 1.8
6. 假设图1.9中的M1被偏置到饱和区,计算电路的小信号电压增益。
VddI1VoutM1Vin
图1.9 解:
因为电流源I1引入的阻抗为无穷大,增益受M1的输出电阻限制:
AV=
?Vout?Vin =-
R?CoxDnWL?VGS?VTH?=-gmro 。这叫做晶体管的“本征增益”,这个量代表用
单个器件能得到的最大电压增益。在现代CMOS工艺条件下,短沟道器件的10~30之间。因此,我们通常假设1grmo大约在
gm??ro。
7.比较工作在线性区和饱和区的MOS为负载时的共源级的输出特性。
解:工作在深线性区的MOS器件的特性像电阻一样,因此可以用来做共源级的负载。这种
74
电路使MOS管的栅压偏置在足够低的电平,保证管子在全部输出电压摆幅范围内工作在深线性区。这个电路的主要缺点源于增益对
?Cpox,Vb和
VTHP的依赖。因为
?Cpox和
VTHP随工艺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且产生一个精确的Vb会增加电路的复杂性。
工作在饱和区的MOS器件的栅极和漏级短接,这个MOS器件可以起到一个小信号电阻的作用,它的特点是当输入和输出电平发生变化,增益相对保持不变,这表明输入-输出特性呈线性。
但是工作在深线性区的MOS器件的MOS为负载时消耗的电压余度要小于工作在线性区的MOS为负载时的共源级电路,前者
Vout.max?VDD,而后者Vout.max?VDD-VTHP。
8.在图1.10(a)所示的源跟随器电路中,已知?WL?1=20/0.5,I1=200?A,
VTH0=0.6V,
2?=0.7V,
F?Cn=50?Aox/V2
和?=0.4V
12。
(c) 计算
Vin?1.2V时的Vout。
(d) 如果I1 用图1.10(b)中的M2来实现,求出维持M2工作在饱和区时?WL?2的最
小值。
VddI1VoutM1Vin
图1.10(a) 图1.10(b) 解:(a)对于M1来说,它的阈值电压与
Vout有关,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迭代。因为
2I
=D12?CnoxWL?V? ?GSVTH75
所以有
?V?Vinout?VTH??22ID?W? ??nCox?L??1
我们先假设没有体效应时,体效应,计算新的
VTH?0.6V,代入上式中,得到 Vout=0.153V。现在考虑到
VTH值为
V得到 即
TH?VTH0????2?F?VSB??2??? 其中VSB=Vout F?VoutTH=0.635V。要保持I1不变,
VTH比原来增加了35mv,则
Vout应比原来减小35mv,
V?0.118V。
(b)因为M2的源漏电压等于0.118V,所以只有当
?VGS?VTH?2?VDS 即
?VGS?VTH?2?0.118V 时,器件才处于饱和区。
=
由式子
ID12?CnoxWL?V? 知,当电流为200?A时,计算出?GSVTH2?WL?2?283/0.5 。
9.如图1.11所示,晶体管M1得到输入电压的变化△V,并按比例传送电流至50?的传输
线上。在图1.11(a)中,传输线的另一端接一个50?的电阻;在图1.11(b)中,传输线的另一端接一个共栅极。假设????0。计算在低频情况下,两种接法的增益
?Vout?Vin。
VddRdM1
图1.11(a)
7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