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3届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五月第二次适应性模拟考试文综合历史试题

2013届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五月第二次适应性模拟考试文综合历史试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23:31:12

华中师大一附中2013届高三5月第二次适应性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24.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评价秦朝政治时说:“秦自始皇二十六年并天下,至二世三年而亡,

前后仅十五年。然开后世一统之局,定郡县之制。其设官定律,均为汉所因袭。其在政治上之设施,关系可谓极大。”以下朝代与秦朝最为相似的是

A.西周 B.唐朝 C.隋朝 D.元朝 25.忽必烈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三权相互牵制达到政治平衡 B.建立独立监察体制加强君权 C.中书省独大威胁皇权专制 D.行政权和军权受制于司法权

26.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所有雅典成年男性都是公民 B.雅典男性都可以担任将军

C.男性是雅典城邦的主体组成部分 D.只有男性才有可能成为公民执掌城邦政治 27.孙中山说:“予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如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究之,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济欧美政治法律之穷,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为五权宪法。”在此,孙中山

A.主张汲取传统文明的营养融通中西 B.关注的核心是西方法律制度的弊端 C.仍然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 D.没有认识到三权分立体制的合理性

28.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在托克维尔看来

A.规定选举资格违背了法律精神 B.选举自由是民主政治的核心要素 C.美国对选举资格的限制已经取消 D.充分的选举权是时代发展的潮流

29.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曾论价中国的小农时说,小农的经济行为,绝

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做最适度应用的人。这一评价反映了中国的小农经济

A.存在前提是人的进取精神 B.发展水平高远超西方国家 C.精耕细作下劳动生产率高 D.生产方式已经取得突破 30.有一段史料记载:“他们常常谈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是一种理想的人。但是,他们

十分抱怨生活必需品的缺乏,抱怨强制性的捐献,担心没完没了的、常常是难以理解的法令和要求。”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当时的政策有利于巩固新生的政权 B.“他们”指的是巴黎公社起义者 C.记载的时间应该是1921—1924年间 D.该记载反映的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31.马丁?路德说:“基督徒在信里就有了一切,再不需什么行为使他称义。他若不需行为;

也就不需律法;若不需律法,就一定脱离了律法”。他的主张

A.抨击了教会的黑暗和专制 B.有利于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 C.强调了法律的重要作用 D.强调了基督徒的信教平等

32.唐代高僧神秀是禅宗北宗的创始人,他曾写过一首著名的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

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下列思想家中与神秀的思想最接近的是

A.庄子 B.程颢 C.王阳明 D.朱熹 33.2009年某报纸报道:“最近德国特利尔马克思博物馆天天爆满,德国本地游客不断增多,

也有大量从世界各地来的游客。??经济不景气让马克思一夜之间又变身大明星。”这主要是由于马克思

A.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精确预言 B.对资本主义弊端的深刻分析 C.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指导 D.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无私奉献 34.下表为美国在三个不同时间的城市数和人口比重统计表,从中可以看出 时间(年) 城市数(个) 城市人口比重 1790 6 3.35% 1820 61 7.2% 1870 663 25% A.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 B.海外移民刺激了城市发展 C.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 D.第二次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 35.法国外长韦德里纳在2000年4月访问阿根廷时发表了《法国、欧洲与多极化》的讲话,呼吁警惕世界单极化带来的危险,强调“我们的愿望是建立一个多极化的世界”。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世界多极化符合共同利益 B.欧洲已成为多极化中的一极 C.世界单极化成为发展趋势 D.法国与美国的关系全面破裂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

——《诗经·小雅》

材料二 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夫亡国有迭代之时,而中华无不复之日。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辛亥革命之后,种族认同因内在的局限被剥离出去,政治上的主权在民的共和观念成为新的认同基础,并最终上升到法理的高度??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国成为中华民族(指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的政治认同符号。

——许小青《辛亥革命与近代民族国家认同》

材料四 (中国革命是要)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由半殖民地变为真正的独立国,使中国人民来一个大解放,将自己头上的封建的压迫和官僚资本(即中国的垄断资本)的压迫一起掀掉,并由此造成统一的民主的和平局面,造成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先决条件,造成由人剥削人的社会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可能性。

——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

(1)指出材料一中的“中国微”和材料二中的“亡天下”有何差异。(6分)

(2)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在对民族国家的认识问题上有何新的发展,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主要原因。(7分)

(3)根据材料三、四,说明近代以来推动民族复兴的前提条件有哪些。新中国初期,采取

了哪些措施“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12分) 41.(12分)阅读以下材料:

中国古代王朝建立后一般来说要面对三个矛盾:地主统治者与农民的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新王朝跟北方民族的矛盾。如果处理得好,局面就会改观,出现兴旺发达的盛世,如果不好好处理就会引起社会大动荡,引起王朝很快灭亡。章士钊先生曾说:“自生民以来,

中国一治一乱循环而已,不论何代,开过以后,迟或百年,少则数载,政治必趋腐朽,积渐以至于亡,其所以然,乃在不解防微杜渐之术,此固不廑中国然也。”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中提出“瓶颈危机”一说:“夏王朝和商王朝建立的初期,都曾爆发过致命的政治灾难。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政权,都有这种类型的场面。这使我们发现一个历史定律,即任何王朝政权,当它建立后的50年左右,或者它传到第二代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所谓若干年和若干代,只是为了加强印象而设,当然不会有人机械地去解释。在进入瓶颈的狭道时,除非统治阶层有高度的智慧和能力,他们无法避免遭受到足以使他们前功尽弃,也就是足以使他们国破家亡的瓶颈危机。历史显示,能够通过这个瓶颈,即可获得一个较长期的稳定,不能通过或一直胶着在这个瓶颈之中,它必然瓦解。”

请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评述材料中“瓶颈危机”说。(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45.(15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子曰:“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干扰),其事易(不安心)。” 管子曰:“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清净);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管子曰:“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陆阜陵瑾井田畴均,则民不憾;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略,则牛羊遂。”

管子曰:“制鄙。三十家为邑,邑有司;十邑为卒,卒有卒帅;十卒为乡,乡有乡帅;?? 材料二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管仲列传>>

材料三 孔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 《论语·宪问》

(1)根据材料一归纳管仲的改革主张。(9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管仲的改革结果。(6分)

4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孙中山认为:“美国纠察权归议院掌握,往往擅用此权,挟制行政机关,使他不得不頫首总命,因此常常成为议院专制;除非有雄才大略的大总统,如林肯、麦坚尼、罗斯威等,才能达行政独立之目的。”在孙中山所制定的革命程序中,第一阶段为“军法之治”,又军政府总摄政权,不需要设立议会;第二阶段为“约法之治”??第三阶段为宪法之治?? 1908年,章炳麟认为,议员必要选举,但无论单选(直接选举)还是复选(制限选举),都会造成“上品无寒门,而下品无膏粱,名曰国会,实为奸府”的结果。那么,在一个没有代议制的国家里如何实现共和呢?章炳麟的设计是:由总统总掌行政、国防、外交;但有外交“宣战诸急务或因事加税时,须商之于民”。办法是,外交诸急务,则临时遣人与政府抗议。他认为,这些人无政党背景,“民得直以其意授之”,如因事加税,则因各地情况不同,由地方官“各询齐民”。

——摘编自章开沅、严昌洪主编《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

(1)据材料指出孙中山与章炳麟议会制度设计思想的相同点。(6分)

(2)据材料指出章炳麟反对代议政治的最主要理由并简评章炳麟议会制度设计的思想。(9

分) 47.【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德国继续奉行在东西方之间保持平衡的政策。西方国家认为德国一定会在东方和西方之间选择其一的判断是错误的。时任德国外长的斯特莱斯曼(1924年底至1930年任德国外长——引者注)说:“我们加入国联既不会像有人相信的那样,成为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尖刀,也不能使自己卷入与俄国的同盟。”??斯特莱斯曼清醒地认识到“始终存在的西方国家对危险的德苏政治上的一致的想象,对德国来说是一笔具有重要意义的政治资产。”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共产主义和纳粹主义按理说在意识形态方面是势不两立的,但偏偏合拢在一块儿了。对于意识形态比对对于强权政治更为熟悉的一代人惊讶得不知该怎么办好。这项盟约被公认是战争的信号,所有紧急关头的谈判全都失败了。

——(美)R.R.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简析斯特莱斯曼在东西方之间保持平衡政策的真实目的。(6分) (2)请简要评价材料二中的“盟约”。(9分)

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容闳1872-1881年任幼童出洋肄业局留美幼童副监督,他晚年在其自传中写道:“盖既受教育,则予心中之理想既高,而道德之范围亦广,遂觉此身负荷极重,若在毫无知识时代,转不之觉也。??予意以为予之一身,既受此文明之教育,则当使后予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予后来之事业,盖以此为标准,专心致志以为之。溯自1854年予毕业之时,以至1872年,则此志愿之成熟时也”。?? 容闳的“西学”思想与他的“洋务”事业,在晚清的政治环境中可以说是相辅相成,而同时亦互相排斥。

——摘编自梁伯华《近代中国在世界的崛起——文化、外交与历史的新探索》

(1)根据材料,概括容闳的对西学的认识及措施。(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容闳的“西学”思想。(9分)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华中师大一附中2013届高三5月第二次适应性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24.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评价秦朝政治时说:“秦自始皇二十六年并天下,至二世三年而亡,前后仅十五年。然开后世一统之局,定郡县之制。其设官定律,均为汉所因袭。其在政治上之设施,关系可谓极大。”以下朝代与秦朝最为相似的是 A.西周 B.唐朝 C.隋朝 D.元朝 25.忽必烈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三权相互牵制达到政治平衡 B.建立独立监察体制加强君权 C.中书省独大威胁皇权专制 D.行政权和军权受制于司法权 26.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