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政工程作业指导书汇编 - 图文
的石灰充分的粉化与土壤更好的结合为止。石灰土至少拌合翻拌3次,拌合机械以推土机为主,挖掘机和铲车为辅。
正式摊铺前检查石灰土的拌合质量和含水量情况。拌合好的石灰土应拌合均匀,色泽一致,无粒径大于2㎝的土块,实际含水量应接近最佳含水量。(简易鉴别方法:用手捏灰土成团,较费劲,手掌无水印, 灰土团自50㎝处落在地上散成蒜瓣形块状,自1米高处落在坚实地面上即松散,这些现象接近最佳含水量。)
2.4摊铺、碾压、养护
(1)摊铺前应保持路床的湿润,填土路床应先培土夯实,以保证灰土边缘的压实度。
(2)路床上恢复中线,并在路床边缘外设指示桩。根据确定好的松铺系数摊铺(一般为1.3—1.5),每次的摊铺长度为一个碾压段。石灰土基层的摊铺找平方法根据道路长度和宽度分为两种。
a.推土机粗平 振捣压路机静压 刮平机精平 人工处理边角(此方法适用于道路宽度和长度较大时)
b.推土机粗平 人工挂米字线找平(此方法适用于道路宽度较窄、长度较短和施工面积较小的区域)
(3)碾压:分为初压和复压。 a.碾压应在灰土接近最佳含水量下进行,摊铺好的灰土应当日碾压完毕。碾压应执行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低后高的原则,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内侧向外侧碾压。
b.石灰土整形约50米时即可进行初压。每层摊铺虚厚不宜超过25cm。初压时采用12吨的静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不放振进行碾压,碾速宜为20-30m/min,灰土初步稳定后即细致检查平整度和高程,找补时应将原表面翻松8-10cm,然后填补新灰土,整平后压实。如发现有横向均匀裂缝,可能是含水量不够所致,须补洒水花,拌匀整平;局部有软弹现象是含水量过大或底部基础承载力不足导致的,须翻开重新掺拌石灰或换填石灰土。
c.复压采用12吨以上的静压路机碾压4—6遍压实度即可达到或接近要求。及时进行检验,如发现压实度未达到要求时,尽快补压。 (4)接缝
纵向接缝宜设在路中线处。接缝应做成阶梯形,梯级宽度不应小于1/2层厚。 横向接缝应尽量减少。 (5)养生
灰土碾压完毕5-7天内必须保持一定的湿度(使用洒水车喷洒),以利于强度的形成,避免发生缩裂和松散现象直到上层施工为止。养护期间应封闭交通。 2.5冬雨季施工防护措施
(1)备土宜推成大堆,表面应抹泥一层,四周应挖排水沟;
(2)摊铺后的石灰土应当日成活,雨前来不及成活时,应碾压1—2遍; (3)摊铺长度应缩短,以便能迅速碾压成活;
(4)石灰土基层一般在上冻前一个月内不宜再施工,如必须在冰冻时期施工时,应在石灰土内掺硝盐; 掺量为石灰土重量的3%--6%。 2.6施工中常见通病和遇到的问题
(1)保证拌和遍数。如果石灰和土掺和后搅拌遍数不够,色泽花白,有的局部无灰,有的局部石灰成团,也有一层灰一层土,形成夹馅现象。施工中一定要有足够的机械设备和严格的管理保证石灰土的翻拌次数,机械拌和的次数通常控制在3-5遍,拌合机械已推土机为主。
(2)保证摊铺厚度。特别是方砖步道石灰土基层,多数就地翻拌。如果结构层厚度不够则承载能力将出现问题,易出现沉陷变形,因此在拌合和摊铺施工过程中一定由专人控制纵横段高程、平整度和密实度的指标。
(3)石灰土拌和堆堆底一定要清理干净,纵横向接缝处均设直茬。纵向接缝宜设在路中处,接缝应做成阶梯形,宽度不小于1/2层厚。横向接缝尽量减少。
(4)消解石灰应在用灰前2-3天进行,使灰充分消解,以免未消解的生石灰块遇水分后经一定时间消解,体积膨胀将路面拱起,使结构层遭到破坏。
(5)灰土过干或过湿碾压都会偏离最佳含水量,在搅拌时必须配备洒水设备。如果在挖土、运输、翻拌过程中失水,随拌随打水,直达到最佳含水量。碾压成活后如不立即摊铺上层结构,应不断洒水养生,保持湿润。如灰土过湿或雨后都应进行晾晒,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进行加灰掺拌碾压。 3. 应收取的合格证和试验检测项目 (1)应收取的材料合格证:石灰;
(2)单质材料复试及各种击实、配合比试验:石灰、石灰土击实;
(3)检测试验:压实度(环刀法、灌砂法、灌水法)、石灰剂量、石灰土无侧限抗压。 4. 施工机械和人工消耗量
使用机械类型:自卸汽车、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刮平机、振动式压路机、光轮压路机、洒水车、一吨翻、冲击夯等机具设备。
机械消耗量:推土机推土420m3/台班(2.8元),压路机800m3/台班(1元),推土机整形3000 m2/台班,压路机碾压3000 m2/台班,平地机6000 m2/台班,挖掘机拌灰(拌3次)400m3/台班,铲车上灰300t/台班,铲车装车800m3/台班,汽车运水40m3/台班。 8T汽车运土: 场内倒运 4元/ m3 运距1km 4元/ m3 运距3km 7元/ m3 运距7km 9元/ m3 运距10km 11元/ m3 人工消耗量:人和推土机、平地机配合时,管理人员1工日/台班,灰土拌和管理人员1工日/台班,技术人员2工日/台班,力工12工日/台班;人工回填(含整形夯实)时4m3(20 m2)/工日,消解石灰25t/工日。
5.质量保证措施:
石灰土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中7.2和7.8.1石灰土基层允许的规定。允许偏差符合下表的规定: 检查频率 项目允许偏差范围点数1检查方法中线偏移(mm)≤20±15100m用经纬仪测量 (mm) 平整度(mm)纵断高程基层底基层基层底基层20m1用水准仪测量±20≤1020m路宽(m)<99-15123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 6安全措施
≤15不小于设计值+B40m>151宽度(mm)用钢尺量<9横坡(mm)246用钢尺量用水准仪测量±0.3%且不反坡20m路宽(m)9-15>15厚度(mm)±101000 m211)推土机、刮平机、压路机整形碾压时,人员距离机械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碰伤。
2)推土机和压路机施工时,在地上设施(电缆、光缆等管线)和地下设施(电缆、光缆、煤气、自来水、电信、有线、热力等管线)设立明显标示,注意保护各种设施,避免刮、碰、挖等现象发生。 3)技术人员在进行测量工作立塔尺时注意避免碰地上的电缆,防止出现电击事故。 4)非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不得在机上作业。 5)消解石灰时备好劳保物品,避免人员被烫伤。
6)施工整形时,给所有人员备好口罩等劳保物品,避免人员得呼吸道疾病。
第五章 雨水连接管、进水井施工方法
1.雨水连接管、进水井施工工艺流程
沟槽放线 开槽 安管 抹口 井室混凝土搅拌 捣固 抹平 养生 砌筑
抹灰 勾缝 井篦安装 回填。
2.雨水连接管、进水井施工主要方法
2.1待铺设雨水连接管的结构层施工完毕,结构层高程能够保证雨水井连接管管顶覆土达到30㎝以上时,测量人员测设边石线和标定雨水井位置,由人工挖出雨水井坑槽和连接管基础沟。在挖井坑时,每边留30cm余量并控制雨水进水井底板设计高程。
2.2雨水连接管敷设应直顺,不应错口、反坡凹兜。连接管接口处,管头凿毛,管底做捻口灰,管口抹带。若设计的雨水连接管管材采用的是承插管,则应将承插管的承端(大头)放置于进水井内。 2.3连接管由于长度原因需要截管时必须采用手提无齿锯进行切割,不准使用镐或斧子进行截断,以保证水泥管截断处断面整齐,且雨水进水井内的管头应露出井内壁,露出长度不大于2㎝。 2.3进水井砌筑:
(1)井坑挖好并将坑底素土夯实后,撒入10cm厚碎石。浇注砼底板。当砼底板达到一定强度时,铺砂浆,砌井室。
(2)按井墙位置挂线,先砌筑井墙一层,一般井墙内口68338对角线77.9㎝、68341对角线79.4、68341.5对角线79.7核对方正(竣工验收时收水井尺寸不允许小)。
(3)砌筑井墙应随砌随刮平缝。砌至雨水支管处应满卧砂浆,砌砖已包满支管时应将管口周围用砂浆抹严抹平,不能有缝隙,管顶砌半圆砖券。
(4)井室砌至连接管上20cm后,暂停砌砖,用1:2水泥砂浆对井室进行抹面,抹面分二遍,第一遍厚1.5cm抹平,第二遍厚0.5cm压光,总厚为2cm。抹面完成后再接着砌砖至设计高,井室内除抹面部位外其余部位使用水泥砂浆勾缝。砌完后将井内杂物清除干净,将井篦子座砂浆安放在井上。严格控制井外侧内壁与边石线的距离,并根据井篦的大小来准确确定距离。
(5)进水井砌筑完毕后,井周围回填可采用石灰土分层夯填或二灰碎石废料掺拌水泥回填两种方法。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保证井周围的密实度,防止路面日后在井周围发生沉陷。 2.4 施工中常见通病和遇到的问题
(1)防止井口位置歪斜,出现进水井外边线与路边线有夹角、雨水口吃进边石或远离边石等现象。施工时凡是有雨水进水井的道路边线,应该使用经纬仪定出路边基准线,雨水口位置完全以此基准线控制。在砌筑撂底时,应检校井口外边线与基准线是否平行,是否符合边石内边线的距离。砌筑过程中,测量人员应随时检校位置桩的准确性。在边石砌筑时也应按照测设的基准线进行安砌。
(2)砌筑雨水井时,施工人员应将连接管截断的管口朝向雨水井外,用抹带砂浆做好接口,把完整的管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