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两会医疗议题:回顾2014 展望2015
全国两会医疗议题:回顾2014 展望2015
3月3日起,全国两会将在北京召开,多项重大改革举措将从今年起逐步推进、落实。社会各界将再次聚焦党和国家的改革发展大计。作为民生重要议题之一的医疗健康,必然还将会是今年的热点。去年两会之时,不少委员都提出了相关的医疗健康议题,到目前为止解决了几个?今年两会,医药行业又将有哪些看点?
去年两会医疗健康议题
1、全国政协委员郭广昌:引入民资参与高端医疗
建议从国家层面进一步规范各地公立医疗机构高端医疗服务的发展规划,以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模式为引导,引入社会资本共建高端医疗服务新体系。鼓励公立医疗机构与社会资本合作,通过混合经济模式在新规划的区域举办独立的高端医疗服务机构,区域卫生发展规划要为合作模式举办的高端医疗服务机构预留发展空间,允许公立医院医生在所执业的混合所有制高端医疗机构持股。
2、全国政协委员许树强:政府应在操作层面为社会资本开绿灯
政府应该在操作层面,为社会资本举办医院“开绿灯”。1、改革税收制度。可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非营利医院的建设,又可以保证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更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2、制定简化的审批程序。3、出台鼓励政策,解决人才技术难题。尽快放开允许医生有序多点执业,必须从根本上改革其人事制度,要定编定岗而不定人。鼓励及奖励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技术创新。4、加大扶持力度。对待社会资本投资的非营利医院要与公立医院一视同仁。
3、全国人大代表宗庆后:推进医改解决百姓看病问题
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改革,逐步解决老百姓看病的问题。一是实行药品专卖制度,认真审核验证合格的药厂,实行定点生产;药品实行专卖,像烟草专卖那样把药品专卖严格地监管起来;二是由国家研究机构负责药品开发,审核批准后委托药厂生产,然后收取技术转让费或者专利使用费,回收成本,加快药品的开发;三是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建议国家加大对地县级医院的投入,鼓励人才下去,同时公费医疗实行分坎级看病,让真正需要到大医院看病的人有机会享受到医疗治疗。四是解决看大病难的问题,建议国家对大病治疗给予补助报销的范围扩大,对看小病亦可让患者自己掏点小钱,减轻医保的负担。五是提高医务人员的收入,让他们有尊严、有医德地工作,建议国家给足医院该需要的费用,给予医务人员合理的报酬,让医生能愉快地看病,在阳光下看病,恢复医德,恢复原来受社会尊敬的医生高尚的岗位。
4、全国政协委员温建民:应为保护医护人员立法
首先,立法保护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必须强化法制建设,明确区分医疗纠纷和违法犯罪。不能因为暴力伤害因医疗纠纷引起,执法就双重标准。第二,公安部门应将医疗机构列为“公共场所”,像商场、电影院一样管理,而不是列入内保单位,出了事内勤管。第三,医院要加强预防措施,增加安保人员,给医生配备随身携带的呼救系统,加强对病房、急诊等医患矛盾“重灾区”的管理,及对医务人员的教育。
5、全国人大代表谢子龙:设第三方仲裁机构化解医患矛盾
应设立独立于卫生部门、医疗机构的第三方医疗仲裁机构,负责医患纠纷的调节和仲裁工作,有效化解医患纠纷,避免事态升级,维护医患双方的利益。
加大医患纠纷中违法行为处罚力度;普及公众的医学知识,引导公众正确看待医疗服务;加快推动医疗体制改革,尽早实现医药分开;加强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监管,对医务人员收取红包、开大处方、收取回扣等现象加大打击力度,净化医疗行业风气,从根源上解决医患纠纷问题。
6、全国人大代表葛明华:出台专业法规应对医疗纠纷
希望制定专门针对医疗纠纷的处理法规,或者将医疗纠纷在侵权法中单列出来,详加规定,打消患者和医院的顾虑。
增加保安之类的办法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一来保安不可能24小时保护医生护士,二来袭医的人也不会贴个字条“我是来打医生的”再冲进来。需要增加老百姓的医学知识和素养。
7、全国政协委员顾也力:将尘肺病纳入大病保险
建议将尘肺病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切实解决尘肺病农民工的医疗救助和生活救助问题,避免“开胸验肺”之类悲剧再发生。将已无用人单位和未加入工伤保险的尘肺患者救治工作纳入新农合,将尘肺病纳入大病保险。将尘肺病纳入民政部门即将启动的重特大疾病保险,将尘肺病家庭纳入低保;对尘肺病家庭子女上学给予一定补助。同时,简化尘肺病患者的权益救济程序,建立区域间尘肺病患者救济的援助机制。
8、全国政协委员李书福:给大气污染防治立法
有必要在全国层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政府、企业、个人等各方在治理大气污染中的责任。对现有《环境保护法》需要再次查缺补漏、修订完善,将相应规则细化、刚化,严格明确法律责任,使其成为各种经济活动准入的“防火墙”。另外,提高所有以含碳化石燃料为能源的机器设备、设施的排放标准,降低PM2.5总量。
医改多年来都是两会的热门议题,特别是来自于医药卫生界的委员代表常常言辞犀利,直指问题所在。2014年两会,多位代表提出相关的医疗健康议题,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不少提案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当然这涉及很多复杂的现实因素,你不能指望它们像成龙大哥的头发一样duang~地一下就一步到位了。
2015年两会医改展望
展望2015年,同样将可能会产生颇多亮点。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医药分开、社会资本办医、药品招标、药价改革、仿制药等议题都将迎来新一轮关注。
新医改多年,投入不菲,但涉及体制的改革滞后。
首先,各种症结集中体现在公立大医院。大医院检查多、处方多,看病不易、价格贵;等候多、交流少,医患之间易起纷争,短时间内并无改观,而随着医疗资源和病患继续向公立大医院聚集,一边是大医院供不应求,一边却是基层医院人、物资源闲置,政府出动有形之手,也遏制不了大医院的扩张,同样也无法为基层留住患者,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依旧。
上述现象背后,根源仍然是政府过多的干预。那就是医疗资源按行政级别配置的制度,使得大医院聚拢了顶尖的专家,汇集了大量的医疗资源,而基层医疗机构能力不足,只能沦为新人的训练场,基层与社区医疗机构缺乏受居民信任的好医生,在药物配置上,基层也面临严重的药物匮乏,分级诊疗制度无从谈起。
同时,目前社会办医发展缓慢。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院长许树强在上一年两会上表示,虽然政策环境和导向是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的,但操作层面上,具体该如何办理,如何审批,各地都迟迟没有出台具体的操作流程和引导措施。对此,许树强建议,应制定简化的审批程序。同时,尽快放开允许医生有序多点执业,必须从根本上改革其人事制度。
并且,中国医保仍饱受诟病,主要在于其保障作用薄弱,保基本但不保大病,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院长温秀玲在上一年两会上表示,在新农合全覆盖的情况下发生“自锯病腿”式悲剧,表明我国农村虽然在“保基本”方面成效显著,但在“保大病”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同时,尽管全国大多数省份建立了省内异地就医结算平台,15个省份100个地市开展跨省医保费用即时结算试点。但实际执行情况是,由于各省进程不同、新农合报销范围和力度也有区别,跨省即时结算仅是部分地区间点对点的探索。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农民工代表朱雪芹在2014年表示:“现时不同地区保障水平、缴费水平的不统一,医保药品、诊疗、服务设施等目录编码的不统一,都依然是摆在医保异地漫游前的一道屏障。”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市卫生局副局长、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院长郭淑芹建议,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一方面要建立政府、个人和保险机构共同分担大病风险的机制,形成有稳定的筹资渠道。另一方面,要严格保险机构准入制度,加强对“过度治疗”“无病拿药”等医疗行为的监管,堵塞造成合作医疗资金无谓浪费的制度漏洞,让更多资金用到保障救助大病、疑难杂症患者上。
此外,医药分开是老议题,目前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通常着眼于取消药品加成,但收效甚微,因此有代表委员建议加快医药分业,比如,通过多种途径剥离医院门诊药房,推行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站)不新设门诊药房和公立医院剥离原有门诊药房的试点,利用社会药店与医院药房的良性公平竞争满足供应,并且把合法开办依法经营的所有社会药店,全部纳入医保范围方便群众用药。
医改一直是李克强重点推进的改革之一,市场预期的医改将成“两会”其中一个关注议题。备受关注的药价问题,虽然《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在2014年底已经发出,但最终结果还没出台。而2015年,中国医改将重点向基层卫生领域倾斜。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