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副市长在全市城建重点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纳投资、扩大投资的主要平台。20**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2.7亿元,而城乡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98.52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数的56.04%,是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头戏。2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750亿元,力争实现1000亿元,而城乡建设计划完成投资520亿元,占总投资计划的69.3%。在刚刚召开的“两会”上,晓光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分别对四大区域的生产总值增长幅度都有新的要求。要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目标,必须以项目作支撑,加快这些项目的实施,将对全市经济快速增长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 (二)抓好城乡建设重点项目工作是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迫切需要。城乡建设重点工作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村庄整治和新农村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垃圾污水处理项目等,这些重点工作都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城乡建设工作涉及的水、电、热、气、讯、住、行等,都与广大群众生活相关联。加快城乡建设重点工作的推进,能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有利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20***年,我市住房保障工作深入推进,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村庄整治、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使城乡居民特别是贫困群众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温州路、雨水路、沈阳南路、东城大道、东风桥等重点工程建成顺利通车,河上坡路、珍珠路、沈阳北路等全面竣工,极大的改善了人居环境,逐步改善了城区路网结构,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
(三)抓好城乡建设重点项目工作是提升城市品位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我市将以构建中心城区200万人口为目标,按照“东扩西控、南北充实、优化中心、完善功能、突出特色”的原则,大力建设由主城区、新蒲副城区、南白副城区、坪桥—深溪环山工业带构成的城市框架。各县、区(市)要在2010年新开工2平方公里新区的基础上,再开工建设2平方公里的新区。强力推进这些重点工程建设,将使城市品位形象得到有效提升,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得到充分显现。同时,小城镇建设的加速发展对于统筹城乡、促进协调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四)抓好城乡建设重点项目工作是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客观要求。今年,省委、省政府把工业化、城镇化作为促进贵州“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两大战略之一。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带动略。而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以实施重点建设项目为支撑。今年,我市城建项目近600个,今年完成的重点项目投资430多个亿,这些重点项目的实施对促进城镇化进程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一、二月份开工项目推进不够理想,动作比较缓慢,请大家务必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强力推进实施。
二、把握四个关键,确保城乡重点建设工作健康有序推进
城乡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突出工作重点,要着力围绕四个方面,突出抓好四个关键。
(一)围绕提升品位抓规划。规划是龙头,是推进城镇化的先决条件。要本着“先规划、后建设”的指导思想,要高起点抓好各项规划工作。在《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的指导下,加快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完善城市功能。要完成《国家级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启动《XX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修编,加快旧城区详细规划编制,实现控规全覆盖,优化城市功能;要加快新蒲新区、新舟航空港区、火车站片区、南白龙坑片区、董公寺片区等新区规划、详细规划编制。各县、区(市)要制定本地《小城镇村庄整治规划全覆盖实施方案》、《高速公路沿线200米可视范围内村庄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实施方案》和《省级示范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实施方案》,并按要求报市级部门审批。要建立健全城乡规划全覆盖工作责任制,分解落实目标任务,用两到三年时间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即今年实现镇乡规划全覆盖;20**年实现重点村庄全覆盖;20**年实现所有县城、重点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及所有村庄规划全覆盖,提升城镇规模水平。各地要安排一定资金,强力推进规划编制工作。
(二)围绕完善功能抓项目。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把改善城市交通作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以路网建设带动城市规模扩大和布局优化。强化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提高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垃圾处理场建设和污水处理运行务必要引起重视,确保正常运转,各县、区(市)三月份要调度一次。坚持科学规划、适度
超前的原则,统筹抓好水、电、气、通信、学校、医院等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县城倍增扩容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每个县城建成区面积至少扩大2-5平方公里以上,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提高人口集聚和综合承载能力。依托高速公路形成的一小时经济圈,加快仁怀、桐梓、绥阳、湄潭城区建设。以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地为契机,加快把西部的赤水、习水城区建成为承载20万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抓住国家实施武陵山区经济协作发展的机遇,加快把东北部的正安、凤冈、余庆、务川、道真县城建成承载10-15万人口的城市。按照扩大规模、完善功能、突出产业、注重环境的要求,集中打造一批主业比较突出、辐射能力较强的重点中心镇,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交通枢纽型、旅游景点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的小城镇,辐射带动农村发展。
(三)围绕创新机制抓管理。城市管理、城镇管理也是城乡建设的重点工作。要紧紧依托“一建双创”等载体,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我市城市管理体制已初步建立,但关键在抓落实。要全力推进管理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研究长效管理办法,提高城市管理制度化、法治化水平。要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增强整体素质,提高执法水平。要加快推进数字化城管网络,搭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推进城市管理规范化、现代化。要拓展管理范围,中心城区在抓好主要街路、重点地段的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的同时,要向次干道和背街小巷延伸、向居民区延伸。县(市)区以建制镇和主要交通线路乡镇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