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8校本培训指南
转变教学观念 变革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 提高学习效益
安陆市烟店镇中 付德志
展示两幅图片
图片一:“好大一场雪”(学生撕书)震惊和悲哀 图片二:(学生近视率,)辛酸和无奈
( 据最新抽样调查统计,我国青少年学生、儿童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近视大国日本”。小学生近视率为28%,初中生近视率为60%,高中生近视率为85%,大学生近视率为90%。)
新闻两则:
新闻一:山西朔州市一教师被杀身亡
2008年10月4日晚,朔州市二中郝旭东老师在教室中巡视,向班长询问班费的收
缴情况,当被告知有两名同学还没有缴费,其中包括学生李某时,他抬起目光望向李某,然后走过去,拿走李某手中的烟蒂。李某突然从书包中抽出弹簧刀,朝郝旭东老师腹部猛刺一刀。郝旭东忍痛跑到教室门口,李某追上又连刺两刀……
新闻二:陕西澄城县8名小学生被打180记耳光
2000年5月22日星期一上午,陕西澄城县庄头乡柳池小学某班级上第三节数学课,班主任李某检查作业时发现,她星期五中午布臵的56道数学应用题,班上有8名同学未完成,于是,这些同学被老师叫上讲台站成一排,让做完作业的18名同学上去,每人打这8名同学10个耳光。挨了180记耳光之后,这8名二年级的小学生都哭了,脸也被打得肿起来。8名被打同学中,有3名男生,5名女生。其中部分孩子因为疼痛和羞愧下午没有去上课。
上述现象的产生,说明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问题的产生既有体制的原因(办学自主权),也有社会大环境的原因(升学考试的压力、社会评价等),这就迫使我们广大教师必须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思考:
1、如何理解教学的内在含义?
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会学生学。 2、如何理解人民满意的教育?
有利于孩子、民族未来发展的教育就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教会学生学习,培养有用人才就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的问题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课堂变革,我们无法回避
(一)传统课堂教学暴露出来的弊端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一般采用五段式(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复习、布置作业),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单调性:讲→听 (教师主宰课堂,一人包办到底。学生被束缚着,有劲使不上。课堂上以教师讲为主,教师满堂灌,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似乎是在看戏,听说书,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
2、单向性:师→生 (单向流动,缺乏互动)
3、单一性:(阅读教材、听教师讲,单一陈旧乏味、学生资源没有释放。缺少针对性、实效性。教师主观地照本宣科,不能及时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缺失性:无学习情境变化,跳不出“认知”的怪圈。课堂上,重在传授知识,教师以为学生听懂了,就万事大吉,这样,教学脱离了实践,学生的能力、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就难以达到要求。
5、滞后性:作业型反馈无法做到及时,采取的多半是延时性反馈,无法及时发现错误。
6、无优化:只讲究对、不讲究好,导致课外作业负担过重。课堂上,学生不动脑、不动手,轻轻松松,作业压到课外,各科都是这样,则学生负担就必然过重,恶性循环,就会影响课外活动的开展。 7、无纠错:分数转移了注意,问题依然存在
8、被动性:教学流程是为教师教学而设计的,重在怎么教而不注重如何学,教学流程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位置。
9、隐蔽性: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标高等教师一人说了算,学生无权参与制定。
10、扭曲性:师生人性的压抑导致的心理、生理的扭曲。 怎么扭曲:学生痛恨教师、学校甚至家长。 (杀师,辱师案例)
1、2007年6月5日湖北安陆一中王小平老师上课时发现一名学生在看小说,便将该生所看小说收了。那名学生在6月6日晚找到老师的家里,将老师残忍地杀害……
2、今年5月22日,北京海淀艺术职业学校课堂上发生了令人触目惊心的一幕:一名男生冲上讲台,拽下年迈老师的帽子,当众侮辱老师。与此同时,起哄之声频频响起,学生下位随便走动,个别学生向老师扔饮料瓶,课堂混乱不堪……
3、一位正在上课的大学老师,面对学生们忙着打电话、看报纸、吃零食、亲吻的混乱场面,愤怒地说:你们全班只有他最尊重我!而这个“他”,是一名正趴在桌上呼呼大睡的学生。令人心酸的黑色幽默!
教师厌恶学生、领导乃至这项工作。体罚、惩罚学生的事件屡见不鲜。(前生杀了猪,今生来教书;前生杀了人,今生教语文;有儿不当教书匠,有女不嫁教书郎等)
(教师体罚学生案例)
1、云南一教师逼学生活吞苍蝇
2、2004年4月9日下午,该县张家湾镇蜂岩小学一年级班主任、语文老师陈元虎在给学生讲授《红领巾》课文时,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组来朗读课文。第一、二、三组学生由于得到陈的“引导”,遂能顺利朗读下去。在前三个组轮流朗读的情况下,第四组学生却不能顺利朗读。陈元虎一气之下,将第一组9名学生叫上讲台,逐个把学生的裤子脱下来露出屁股,强迫第四组6名学生(3男3女)去舔他们的屁股,让这些学生“舔股思过”。
教师体罚学生这个问题时常见诸报纸、电视,而且体罚的手段越来越翻新,从教师亲自动手到学生自打耳光;从全班列举罪状到脱去裤子示众;从让学生吃纸团、苍蝇到吃粪便;从让学生用刀刮脸、在学生脸上刺字到被罚自己割破手指,真让人胆寒。
(二)传统课堂带来的危害
1、厌学(一是不愿意上课,或上课睡觉。二是不做作业。三是逃学。主要原因,一是学校生活枯燥,学生整天在“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上奔波。二是学生学习基础差;三是对潜能生的关爱不够,班主任和老师跟学生的交流少,必要的思想交流、生活、学习上指导不够,学生心灰意冷。有的学生在一所学校读了三年的书,我们的老师竟然没有提过一次问,没有谈过一次话,甚至没有拿正眼瞄他一下。)
2、辍学(据调查,初一、初二、初三学生辍学率分别为6. 5%、6.95%、10.6%,初中三年学生辍学率约为22.92%。有的学校高达30%)
3、偏科
4、难管,我校学生上网、打架屡教不改就是证明 (三)原因
1、师生关系的定位(我是主宰,你是奴隶,忽视主体) 2、教与学关系的定位(只管教不管学)
两个错误的定位,导致教师没有真正关注学生,教学没有真正实现互动,这些问题的产生直接导致了低效、无效乃至负效教学的存在,已经成为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障碍,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传统的课堂教学弄得师生身心疲惫,一个字:累!
思考:学生上课时为什么容易分心?
从教育学的角度讲,单调、枯燥;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刺激度不够 (四)怎么办?出路在哪里?
1、更新观念
洋思、杜郎口的成功,不是生源竞争的成功,不是设施设备添置的成功,他们的成功要归结于理念的成功,他们的理念就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人们习惯上认为,课堂上教师讲得越多、越细、越深、越透,学生就学得越快、越好;但研究表明,老师讲授后24小时,学生知识巩固率为5℅,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24小时后,知识巩固率为50℅。
要知道:学生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依赖,教师教学的最大悲哀是包办! 2、变革模式
由单一性变多样性(学习内容),由单向性变互动性(学习过程),由被动性变主动性(学习方式)
3、转换角色
教师退下来,学生走上去;变课堂为学堂,变教材为学材;教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
(以学生为主,如果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教师更正。这样,教师讲的时间就少了。)
4、相信学生
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激活思维,发挥潜能(实际上学生的潜能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巨大)
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校长、原先为民办教师)有两子一女,三个孩子小时候都在老家的小学里上学,成绩均不理想。大儿子上一年级时,不识数,跟不上班;二儿子上四年级时,曾经把成绩报告单上的算术“68”分改成“88” 分;小女儿小学毕业时,成绩全年级倒数第一,是全镇26名未考取的学生之一。小学老师对蔡林森摇头叹息:“你的孩子怎么一个不如一个?
三个孩子先后离开老家,进了洋思中学读初中。蔡林森义不容辞地成了三个孩子的“辅导老师”。每天中午,他叫孩子口述上午学过的例题,口答习题,如果哪一道错了,就在那道题的旁边打一个“?”,但不告诉她答案,让孩子自己看书、思考、更正。孩子拼命地动脑筋,满头是汗,不停地自问:“怎么错了?怎么错了?”蔡林森只是默默地看着孩子,耐心地等待。等呀,等呀,孩子终于惊喜地叫起来。蔡林森笑着说:“对呀!”以后,蔡林森利用散步、洗脚和躺在床上临睡前的时间再问一些类似的题目,看孩子是否真正理解掌握了。每天晚上,他还让孩子默写英语单词,错了的,自己更正并记下来,再反复默写、检查。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