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理解与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理解与思考
作者:桂菊华
来源:《新课程学习·上》2013年第11期
摘 要:在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本两万多字的书的过程中,发现这本书有着科学的儿童观,它不但引导着老师对幼儿的重新认识,也让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可能性,让孩子们获得足够的尊重。该指南体现了全面教育的理念,对老师提高幼教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具有重大且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幼儿教育;指南;心得;体会
当前正是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阶段,教育部此前制订并颁布了关于学前教育的指示性文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这本《指南》的要旨是有效改变大众的教育观念,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家长们的家教能力,以免出现在幼儿阶段出现小学化教育的倾向,有效实施科学保教,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以下,便是关于本人学习《指南》、运用《指南》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一、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指南》明确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幼儿园与小学的最大不同便是游戏的地位和作用占幼儿生活的比重。在幼儿园,游戏不但是幼儿的主要活动,而且也是学习的重要方面。但是,现在很多人用超前的学习方式,让幼儿过早地接受小学化的学习,这对于幼儿来说是有害无益的。 对于幼儿来说,游戏便是学习,他们是从游戏之中学得一些应该掌握基本知识或者是生活上的乐趣,而不是将学习和玩分开,强迫或者是填鸭式地学习。在幼儿时期,没有玩就没有学,就没有真正的幼儿时期的主动学习。强化训练和超前教育并不适宜于儿童,这只是成人的规则而已。并且,这是与尊重儿童的教育理念相背离的,与幼儿的成长和终身学习理念相对立。
二、关注幼儿发展整体性的反思
《指南》中有这样一句话: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个方面或者几个方面的发展。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