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安徽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B喜忧参半 C爱屋及乌 D破涕为笑
三、解析题(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
36.学生在校的学习以间接经验为基础,直接经验为主。 * 37.男性与女性的智力在总体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
38.过大过久的压力会严重伤害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为学生创建一个无压力的学习环境。 * 四、简述题(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39.简述教育的科技功能。 *
40.简述读书指导法及其运用的基本要求。 * 41.简述教育的巩固性原则及其基本要求。 * 42.简述性格与能力的关系。 *
五、材料分析题(3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 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学生没有真实的认识,缺少与外部环境的接触,没有在其中学习、探索和体验的经历,他们的身心发展会受到影响,容易变得孤独、焦躁和易怒,易于形成不良习惯和出现不良行为,道德、审美、情感、智力的成长也会有所缺失。理查德沃夫说过,学生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样,需要和自然的接触。(摘自《世界博览》2016年第21期,有改动。) (1)分析环境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 * (2)如何正确认识学生的全面发展? *
(3)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班会上,有同学说:“《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的‘顺风耳’就是现在的无线通讯技术;‘千里眼’就是现在的天文望远镜;‘筋斗云’就是现在各式各样的飞行器。”有同学说:“《海底两万里》中在海底行走的船就是现在的潜艇。古人的想象力真丰富!”有同学说:“我们现在想到的某种物体或者某种可能性,现在看还只是幻想,几百年后说不定就变成现实了。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所以我们现在要大胆地想象,哪怕是幻想。”有同学说:“想象固然与大胆敢想有关,但不能没有知识积累。”…… (1)什么是幻想,幻想与创造性活动有什么关系? * (2)什么是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 4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技的发展让不少孩子从一出生就与互联网相伴,他们常常看到自己的父母使用手机、电脑在网上购物、交流、娱乐和学习,身边有些同学也成了“低头族”。借助网络的便利,以往难以完成的任务,一些很难克服的困难,如今只需要简单操作便可解决。有许多企业还针对孩子们的学习需要,开发出先进的学习系统和工具,进行在线教育,诸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程”“MOOC课程”等的出现不仅为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甚至可以将课堂搬回家。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已经给新时期的学校教育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材料二:据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2016年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多,52%的教师感到教学压力增大;有30%的教师认为“教学思维仍然是传统的”,还有20%认为“教育信息化技能亟待提升”,这让自己备感压力。
(1)分析网络时代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
(2)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师应如何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
2018考编交流QQ群:364413037 第 5 页 共 5 页 咨询电话:0551-65332533
参考答案:1-5 BABCA 6-10.BDDDB 11-15.CCBAB 16-20.AAABD 21-25.BDCAD 26-30.DACAC 31-35 ACD BD ABCD ABCD AD 36、此种说法错误。学生学习的特点表现为: ①已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②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助治地指导下进行的;
③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④学生学习是在班集体中进行的;
⑤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所以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间接经验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所以此种说法错误。
37、此种说法正确。智力在全人口中呈常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智商达到或超过140的儿童成为超常儿童,大约占总人数的1%;智商在70以下为智能不足;绝大部分学生的智力发展属于正常水平。而男性与女性在智力的总体水下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所以此种说法正确。
38、此种说法错误。过大、过久的压力的确会造成个体身心健康的严重损害,但是并不能认为学生就应该在无压力的环境下学习。完全无压力的情况其实并不存在,且无压力的情况容易造成学生产生空虚感,这也会危害个体的身心健康。而适度的压力有利于个体发挥出的自己的潜能,增强个体的自信以及建立目标感,有利于个体的积极发展。所以个体需要适度调控压力,保持适度压力,促进个体持续发展。因此,此种说法不正确。 39、答:教育的科技功能为: ①教育能够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②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③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④教育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40、答: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教科 书和参考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 运用的基本要求:
①提出明确的日的、要求和思考题; ②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③加强评价和辅导:
④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41、答: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 ②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 ③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
42、答:性格与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两个不同侧面。
区别:能力是决定心理活动的基本因素,活动能否进行;性格则表现为人的活动指向什么,采取什么态度,怎样进行。 联系:性格与能力是在一个人统一实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①性格制约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一方而,性格影响能力的发展水甲。人对工作的责任感、坚持性以及自信、自制等性格特征,都制约着能力的发展。另一方而,优良的性格特征往往能够补偿能力的某种缺陷。但不良的性格特征,也会阻碍能力的发展甚至使能力衰退。
②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也会促使相应性格特征随之发展。 43.(1)答:环境在个体的发展中的作用:
①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什和对象;
2018考编交流QQ群:364413037 第 6 页 共 6 页 咨询电话:0551-65332533
②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可以将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⑤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及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 (2)答:学生的全而发展指的是学生德智体美等全而发展。因此我们要实施全而发展教育。全而发展教育指的是南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构成。他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而发展。 (3)答:
①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②明确教育日的:培养德智体美等全而发胜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③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落实促进学生全而发展。
备课中做到:认真钻研教材,是教材内容的安排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真了解、研究学生,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力法;
上课中要注意做到:目的明确、内容正确、结构合理、力法得当、气氛热烈、语言艺术、板书有序、态度从容; 布置课外作业时要做到: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分量和难度上安排要合理,严格执行要求、经常检查和批改;
必要的时候还要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
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中要注意:评价是发展新评价,评价内容要综合化、评价手段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等,以促进学生的全而发展。
44.(1)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且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幻想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所以幻想是创造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的过程。 创造想象的条件有: ①强烈的创造愿望; ②丰富的表象储备; ③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④原型启发; ⑤积极的思维活动; ⑥灵感的作用;
此外,创造性思维能力,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丰富的情绪生活,正确的理想和世界观也是创造想象的条件。 (3)创造性想象的培养:
存储各种表象,提供丰富的表象储备; 综合运用想象,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的能力:
培养正确幻想,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促进学生积极发展; 努力营造气氛,营造出创造性的气氛与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45.
(1)网络时代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从以往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即系训练转变为现在所提倡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更具有主动性,由于网络媒体更加有趣,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独立性,可以自己独立的进行学习,不再过分地依赖于教师:并且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独特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带有个人自身的个性特征:
并且中学生现在学习更多的以问题作为导向,围绕问题而展开,引导学生调动各种资源以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获得发展。
材料中,学生可以通过些学习系统和工具就可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寻求各种网络工具和资源以促进学习。
2018考编交流QQ群:364413037 第 7 页 共 7 页 咨询电话:0551-65332533
(2)教师应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第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作为青年教师,更应注重自我发展,确定个人成长规划,提高自身素质。 第二、多观看网络视频,学习名家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与教学有关的视频材料,都是专家们精心设讨的。教师应该利用多渠道去获取知识,应该每天腾出一定的时间来,参加网络研修视频学习,总结私家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以便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第三、实施教师教育者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提升工程。 教师教育者要具备符合叫代特点的信息素养和能力,否则,未来教师信息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将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例如,促进可视化思维的思维工具软件、思维导图、概念图等的掌握,应该被纳入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内容要素。网络在线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能力也应受到教师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在“互联网+”时代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关键问题,是变革碎片化的技能培训,结合系统论的思想,全局地考虑提升策略和途径。 第四、积极撰写教学课件,促进不断反思 自我反思能力是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要素。教师专业成长的实现,需要教师对自我成长的点滴进行经常性、日常化的整理和反思。在不断回顾和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对教育教学事件、问题和自己认知方式与情感的洞察力,也会不断增强具体而言,教师将更加深入理解学生的问题,从多个维度来认识教育中的特殊现象;教师将更加了解自己是如何组织教学的,了解最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方式,了解如何获得那些支持教学的各种教学资源。 2018考编交流QQ群:364413037 第 8 页 共 8 页 咨询电话:0551-6533253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