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山东卫生系统六五普法习题答案
1.采血机构应对献血者进行登记发现HIV抗体检测 B 2 次出筛选阳性结果的。
2.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是容器的 B 四分之三的 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
3.医疗机构发现规定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于 B 2 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4.医院对蒸汽灭菌拟采用的新包装材料,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殊灭菌工艺必须进行 C生物监测 合格后才能使用。
5测定普通直管紫外线灯管的强度时,在灯管下垂直距离为B 1米 6.百分之二的戊二醛对医疗器械浸泡消毒和灭菌之时间分别为 A 20分钟到达消毒,10小时达到灭菌。
7.传染病防治工作方针与原则是 A 国家对传染病的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8.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爆发、流行、需要在本行政区域内部分地区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需报经 A 本级人民政府 。
9.以下情形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是 B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的接种过程中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10对执行职务的医疗卫生人员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情节严
重的,责令暂停 B 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 执业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证书。
1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哪种疾病应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A 脊髓灰质炎。
12.医务人员使用的针头、备皮刀等医用锐器,使用后应当 A直接放入利器盒内。
13.医疗机构发生5例以上医院感染爆发病例,应按何种规定报告 C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14.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C48小时 15.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要求 C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以上综合医院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
16.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什么要求 A 灭菌要求
17.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的三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为 C <或等于500……
18.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医疗机构下列哪项行为是违法行为 D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为提高防治工作成效可以公开使用涉及病人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19.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上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 A 本单位的传染病疫情报告、预防、控制工作。
20.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职责的,卫生行政部门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 C 依法给予降职、撤职、开除的处分。
21.内窥镜使用中的消毒剂必须 D 每日定时监测并记录。 22.完善病例书写技术要达到 B政府、民众满意。
23.抗(抑)菌制剂禁止标注用于人体破损皮肤黏膜以及特定部位,特定部位有 B 足部 眼睛 鼻粘膜 指甲 腋部 头皮 头发 24.进入组织或无菌器官内部的器械,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的危险性分类是 A 高度危险用品。 25.采供血机构对供血者血液检验发现HIV-抗体检测两次初筛阳性结果的,应当按 B 疑似传染病病人。
26.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甲类传染病是指 D 鼠疫 霍乱
27.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史,应当遵循什么原则报告 A疫情报告属地管理
28.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C 肺结核 百日咳
29.突发公共卫生时间处置中对样品的采集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采样人员进入采样点后应做好个人防护。 30丙类传染病有 C 风疹 流行性腮腺炎 手足口病
31.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当积极采取的措施是 D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
32.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的规定,下列医疗废物中属于感染性废物的是 C 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33.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 B 三年
34.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下列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B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
35.发现可疑的鼠疫病人是,应当 A 就地隔离治疗。 36.中国的病例书写技术目前应该A 继续保持。
37.对霍乱疫点,在传染源隔离后,如无粪便检验条件,自疫情处理后几日内无新病例出现,可以解除。 B 5
38.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属于哪一类废物。B感染性废物。
39.下列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 D 霍乱。
40.流动人员中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报告、处理、疫情登记、统计,由哪里负责。D 诊治地。 41.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什么进行管理和处置。B 医疗废物。
42.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 A 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43.痢疾(包括阿米巴痢疾 细菌性痢疾)经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培养阴性,停药后两周内大便培养B 2次阴性者可恢复原工作。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