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5份试卷合集》2019-2020学年嘉兴市名校化学高一下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常状况下,1 mol甲的单质在戊的单质中燃烧放热184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4.(10分)在下列化合物中:H2O、Na2O、I2、NaCl、KOH、CO2、NH4Cl、Na2O2,请填空: (1)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有___________。 (2)请写出Na2O2的电子式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解析】 【详解】
A.乙酸具有酸性,可溶解氢氧化铜,葡萄糖含有醛基,与氢氧化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淀粉与氢氧化铜不反应,可鉴别,故A正确;
B.淀粉和纤维素都为高聚物,但聚合度不同,二者的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煤是有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通过干馏和得到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故C错误; D.四氯化碳与甲烷结构相似,为正四面体结构,故D错误; 故选A。 2.C
【解析】试题分析:A.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不为零是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A错误; B、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反应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压强都不变,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B错误;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B的同时生成nmolB2,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D、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变,物质的量不变,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不随时间变化,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D错误. 考点: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准的判定。 3.C 【解析】 【分析】 A、没有配平; B、氧化铜不能拆开;
C、方程式正确;
D、醋酸是弱酸,不能拆开。 【详解】
A. 硝酸汞溶液和铝发生置换反应:3Hg2++2Al=2Al3++3Hg,A错误; B. 氧化铜和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CuO+2H+=Cu2++H2O,B错误; C. 锌和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Zn+2H+=Zn2++H2↑,C正确;
D. 醋酸是弱酸,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D错误。 答案选C。 4.D 【解析】 【分析】 【详解】
点燃?2CO2+2H2O是氧化反应,选项A正确; A. CH2=CH2+3O2????催化剂B. CH2=CH2+H2O????CH3CH2OH是加成反应,选项B正确; 催化剂C. CH3CH2Cl+H2O????CH3CH2OH+HCl是取代反应,选项C正确;
??2CH3CHO+2H2O是氧化反应,选项D不正确。 D. 2CH3CH2OH+O2??加热答案选D。 5.C
【解析】分析:A.气体进出方向错误; B.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
C.实验室可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氨气; D.氢氧化钠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
详解:A.洗气时,气体应从长导管进入,否则导致洗气瓶内压强过大而将液体排出,A错误; B.量筒只能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且在常温下使用,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B错误; C.实验室可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氨气,且氨气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法收集,C正确;
D.氢氧化钠易潮解,且易变质,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溶液的稀释、气体的制备以及天平的使用,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相关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题目难度不大。 6.D
铜【解析】 【详解】
A. 乙醇和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键①断裂,A正确; B. 铜催化下和O2反应生成乙醛和水,键①③断裂,B正确; C. 乙醇与乙酸反应时乙醇提供羟基上的氢原子,键①断裂,C正确; D. 铜催化下和O2反应生成乙醛和水,键①③断裂,D错误; 答案选D。 7.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纤维素和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故A错误;
B.乙醇可被酸性高锰酸钾直接氧化为乙酸,但在铜做催化剂时被氧气氧化为乙醛,故B错误; C.乙酸乙酯和油脂均为酯类物质,但不互为同系物,同系物要求两种物质所含的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均相同,乙酸乙酯是一元酯,油脂的一个分子中有三个酯基,而且油脂是混合物,所以不能和乙酸乙酯互称为同系物,故C错误;
D.甲烷可以和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苯可以和液溴在溴化铁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也可以和浓硝酸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8.C 【解析】 【详解】
①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故①错误;
②卤素单质从上到下,单质的颜色分别为浅黄绿色、黄绿色、红棕色、紫色,颜色逐渐加深,故②正确; ③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故③错误;
④卤素单质都属于分子晶体,从上到下单质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强,单质的沸点升高,故④正确;
⑤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故⑤正确。 故选C。 9.D
【解析】分析:某电池以K2FeO4和Zn为电极材料,KOH溶液为电解溶质溶液,原电池发生工作时,发生
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Zn被氧化,为原电池的负极,K2FeO4具有氧化性,为正极,碱性条件下被还原生成Fe(OH)3,结合电极方程式以及离子的定向移动解答该题。
A.Zn化合价只能上升,K2FeO4为正极材料,B.KOH详解:根据化合价升降判断,故为负极材料,故A错误;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则正极电极方程式为2FeO42-+6e-+8H2O=2Fe(OH)3+10OH-,故B错误;C.总方程式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生成KOH,则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增大,故C错误;D.电池工作时阴离子OH-向负极迁移,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知识,注意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把握原电池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本题才易错点为B,要注意电解质溶液显碱性。 10.B 【解析】
试题分析:A.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其本身还是含糖的,所以这个广告有误导喜爱甜食消费者的嫌疑,A正确;B.糖尿病人血糖和尿糖的含量都较高,应少吃含糖的食品,该八宝粥未加糖,但是其本身的化学成分中是含有糖的,不可以多吃,B错误;C.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糖尿病人食用需慎重,C正确;D.该广告的虚假宣传说明我们不能盲目听信厂商或广告商的宣传,是否能够食用应询问医生,D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应用的知识。 11.D 【解析】 【分析】
2?苯基丙烯含有碳碳双键,属于不饱和芳香烃,能表现芳香烃和烯烃的性质。 【详解】
A项、2?苯基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 B项、2?苯基丙烯属于不饱和芳香烃,难溶于水,易溶于甲苯,故B错误;
C项、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2?苯基丙烯中含有甲基,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C错误;
D项、2?苯基丙烯含有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2?苯基丙烯,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注意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熟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是解答关键。 12.B 【解析】
分析:根据铁的性质进行解答,常温下,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铁在浓硫酸中被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发生钝化,能盛放;常温下,铁与浓盐酸、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与稀硝酸发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