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结题报告: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开发 - 图文
兴趣。 第三课 关注人与自然 展望科技 第一节 变垃圾为资源 第二节 训宠物表演才艺 1.了解垃圾的用处和处理方法,有环保意识; 2.了解宠物表演才艺的训练技巧; 第三节 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3.知道构建和谐人居环境的条件和要求; 第四节 假如你被克隆了 4.了解克隆现象,探讨克隆利弊。 1.了解和预测科技的发展及对人类的影响; 2.树立为发展科技事业而奋斗的理想,建立为人类造福的信念。 ⑤教材呈现方式
《科技与创新》教材呈现方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注意用生动形象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注意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出发,再回到科技在生活和社会的应用中去。例如对发明方法的学习,教材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再介绍这个问题的发明方法(解决方法)和进行这个发明的探究。学生会产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和兴奋。
教材内容的呈现有开放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包括延伸到课外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拓宽知识视野(包括一些目前科学上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有关科学问题的讨论等,例如,关于克隆人的利与弊、垃圾的利与弊等,教材中可以呈现对立的事实和观点,让学生来判断和讨论。
教材编制有一定的、前后一致的风格,注意形式多样、版面活泼,文字通俗流畅,图文并茂。教材版式设计中,设置的一些栏目有“你知道吗”、“我的问题”、“我的探究”、“交流讨论”、“我的创新”等。
6、设置课程,组织实施
经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审定通过的《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
13
有的作为必修课,有的作为选修课,由教务处组织实施。必修课在初一每周开设1课时,在初二每三周开设1课时,总课时数为40课时,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担任。选修课初一和初二每周均开设一节,把若干类《科技与创新》内容纳入校本课程的体系中。也把有的内容作为课外实践或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例如,把《科学幻想》、《科学猜想》、《科学思维方法》和《头脑奥林匹克创新》等作为选修课程,首先由老师选择任教科目,再由学生选择参加科目(每个供选科目满15人以上报名的就开设,不满15人的就取消);把《物理科技的前沿》、《化学科技的前沿》和《生物科技的前沿》等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把《人在太空中的衣食住行》、《科学思维方法》和《头脑奥林匹克》等以讲座形式进行;把《关爱身边的环境》、《节能减排,我能做什么》、《鸟巢设计》等以课外实践形式进行。
我校《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每个同学每学期选择一次,可继续报名参加上个学期的项目,也可更换新的项目。每个班每个项目一般情况下按要求名额分配选择,在超额的情况下由班主任协调解决。每个同学在每周一节固定的选修校本课程时间里,都必须选择一个项目参加。
我校《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有比较稳定的结构,它规范着课程的实施内容和实施目标,但随着时间不同而有所不同,它是一个不断修改和充实的动态过程。下面是《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目标 内容 项目 必修程课型学展教拓内课课
课程内容 科技与创新 知识产权教育读本 实施目标 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会尊重知识不权,保护知识产权 14
环境保护 动漫制作 网页制作 网络通讯 科学思维方法 选 修 课 生物科技的前沿 科学发现方法 科技探究方法指导 头脑创新 物理科技的前沿 化学科技的前沿 生物科技的前沿 科学幻想 科学猜想 环境保护 学 科 渗 透 科学思维方法 生物科技的前沿 物理科技的前沿 化学科技的前沿 科学实验方法 课外实践 九江米酒的制作 关爱身边的环境 节能减排,我能怎样做 鸟巢设计 宠物饲养 治理九江涌水质污染的对策研究 研究九江走私汽车市场的兴衰探究 型 “珠二环”的兴建对九江发展的影响课程 探究 对九江外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对策研究 宠物饲养和才艺表演训练 培养保护身边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尝试进行动漫制作 学会制作网页,建立个人主页或博客 学会常用的网络通讯方法 了解科学思维方法 了解科学发现的方法,体验科学发现 了解和练习写作创新思维训练法 了解科技探究的方法 了解头脑创新的做法、内容,有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胆识 了解物理科技的前沿知识 了解化学科技的前沿知识 了解生物科技的前沿知识 学会进行科学幻想,并能加以表现 了解科学猜想的方法和要求,并尝试科学猜想 了解环境保护的方法,并转化为实际行动 了解科学思维的方法 了解生物科技的前沿知识 了解物理科技的前沿知识 了解化学科技的前沿知识 了解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小实验 了解米酒的制作方法,培养热爱科学、热爱家乡的情感 了解关爱身边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环境意识 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有节能减排的责任 了解鸟巢设计的意义、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体验饲养宠物,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探究治理九江涌水质污染的对策,培养关注身边环境的意识 探究九江走私汽车市场兴衰的历程,树立法律意识和大局意识 探究“珠二环”的兴建对九江发展的影响,关爱家乡发展,撰写科学小论文 探究对九江外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对策研究,理解计划生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练习宠物饲养,尝试训练宠物表演,关爱动物 发明创新的技法指导 掌握发明创新的方法 7、课程评价,调整充实
对《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的评价由“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与教务处、教科室从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效果、学情调查四个
15
方面进行,课程内容评价以“教育性、趣味性、启发性、实践性、特色性、针对性、系统性、实效性”为依据;学习效果评价根据学生所交的小论文、科技作品、科技活动、测试、竞赛等成绩为基准。
对教师实施课程的评价以教师自我评价和科组评价为主,同时考虑师生在实施相关课程的获奖情况。具体评价要求包括:①教师必须有计划、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和成绩评价;②按学校整体课程要求和教学计划要求,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科学素质;③教师有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具体评价内容如下:
项 目 制订校本课程计划 编写校本教材或教案 课程的组织实施 学生成绩与评价 课程实施的总结 课程实施的创新 综合评定 权衡分值 10 25 25 20 10 10 自我评价 科组评价 师生获奖说明 教务处和教科室通过课堂巡查、资料查阅、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进行评价,并将结果公布和列入期末考核成绩。
对学生的评价着重考虑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具体评价要求包括:①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记录、作业评价、成果评价和综合评定;②根据每个学生参加的学习态度、过程表现、个性发展和活动成果进行综合评定,分为“优”、“良”、“中”、“差”的等级记入学籍卡和学生成绩汇报书;③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具体评价内容如下: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