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23:19:52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反思

万盛经开区丛林学校:霍加梅

近几年,我区采用了“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重点在于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主,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且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我班共有26名学生,编为6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自己命名,一节课合作学习的时间少则5分钟,最多一二十分钟。刚开始,我将学生座位按4人(有两组6人)一个小组编排,座位4张桌子靠拢,发现这样摆,教室比较零乱,显得很拥挤,最重要的是学生坐在一起爱讲话,纪律不好控制,实行了一周后,发现这样不行,于是我又重新摆了座位,4人小组的人前后在一起,前面的同学只要往后一转身就可以进行交流学习了,这样教室摆放整齐,课堂纪律也得到了有效保证。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我从陌生到好奇、认同到尝试,现将本人亲自尝试及在听课中了解到的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作如下反思 : 一、小组学习有一定的益处:

1.有利于变“外在强迫”为“内在需要”。

如教师在四年级下册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学具准备:学生已备好了直尺、三角板、量角器、剪刀和三角形纸板数张。)

教师先引导学生通过猜想、证明了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后,让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利用小组内的学具作求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于是有剪刀的组用剪刀剪下每个角,在利用拼一拼把它们拼成直角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有量角器的组通过量一量,量出每个角的度数相加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教师提示什么工具也没有的小组自己想办法,于是小组内的同学开动脑筋,通过比一比、折一折等方法得出了结果。这样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体现了方法的多样性,得到了我们想要的结果。在这里,我并没有花时间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但学生们在小组里面利用自己有限的工具得出了结果,学生充分发挥了这一力量,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了变“外在强迫”为“内在需要”的作用。 2.有利于培养协作互助的合作意识。

如教师在三年级下册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时(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8个。)

用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测量课桌面(长6分米,宽4分米)的面积,想一想如何去测量?一个学生手中只有6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无法测量。怎么办呢?在学生陷入困境时,教师提醒学生合作去摆。而两人只有1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也不够摆满课桌,这就创设疑问,怎么办呢?只有通过合作才能测量出来。于是有两人合作的,沿着长边和宽边分别摆一排,就能测量计算出它的面积;也有4人小组合作的,摆满桌面,再 算它的面积??

通过操作,既发挥了学生的智慧,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一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两人(或多人)合作,能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也大大增强了学生协作互助的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操作活动,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教师在引导操作时,要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合作的活动,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 。

3.有利于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如教师在三年级下册教学 “年月日”时。(学具准备:年历或者台历)

我让孩子们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生日是哪年哪月哪日,并在年历上或者台历上找到每个组员的 生日,同时比一比你们的大小。于是孩子们有的指挥,有的手拿铅笔做记号,有的进行比较??每个人都兴高采烈,洋溢着主人翁的自豪感。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年月日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我们的数学知识,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尝到了合作的乐趣! 二、 小组合作学习存在一定的弊端 1.过于强调合作的形式。

合作学习并没有从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而是盲目地去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使我们的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浮于表面,犹如蜻蜓点水走过场,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而直接让学生去合作,无所是事,不知所措。只是几个人围在一起,自己干自己的,漫无目的的合作。 3.忽略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不敢放手让学生合作,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合作学习还是在教师有序的安排下统一进行,学生的合作缺乏自主性,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表面上的假象,只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在这里的互动中,教师主宰了一切。 4.忽视了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

现在有些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有三种极端的表现:第一种情况是,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常规极差,自己做自己的,或者谈一些与合作的内容不相干的事情;第二种情况是,学生在合作中只是敷衍了事,自己做自己的,只是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做着自己的事,毫无合作可言,与其说是在进行合作学习,不如说是几个学生“吹牛”;第三种情况是,一部分学生在大讲特讲,另一部分学生无所是事,不会倾听,把自己排除在小组之外。

5.合作学习中忽视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小组合作是几个人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而组合在一起的学习共同体,往往我们在合作学习中只看重某一小组学得怎么样,却忽视了小组的组成?每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发展,忽略了对每个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6.合作学习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与其自身内在因素有很大的联系。学生自己的不同的个人因素,自己原有知识水平不同的层次,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表达能力的不同层次等等,都决定了学生在合作中不同的表现。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学生会在合作学习中迷失自我。

斯托利亚认为:“在教学的每一步,不估计学生思维的水平、思维的发展,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学习。”为此,提供给小组学习的问题必须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合作能力,把那些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全,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当然,但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同样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使合作学习真正得到有效落实,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搜索更多关于: 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反思 万盛经开区丛林学校:霍加梅 近几年,我区采用了“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重点在于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主,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且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我班共有26名学生,编为6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自己命名,一节课合作学习的时间少则5分钟,最多一二十分钟。刚开始,我将学生座位按4人(有两组6人)一个小组编排,座位4张桌子靠拢,发现这样摆,教室比较零乱,显得很拥挤,最重要的是学生坐在一起爱讲话,纪律不好控制,实行了一周后,发现这样不行,于是我又重新摆了座位,4人小组的人前后在一起,前面的同学只要往后一转身就可以进行交流学习了,这样教室摆放整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