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5章 成本理论思考练习题1
因为一定的要素投入量生产一定产量的产品,同时也必然花费一定的成本。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即为成本函数。即若给定生产函数为:
Q=f(L,K)
以及成本方程为:
C=L·PL+K·PK+C0
根据最优要素投入量的选择原则MPL/PL=MPK/PK,就可以获得短期成本函数C=C(Q)。
(2)平均可变成本AVC与给定要素价格下的可变要素数量及产量相关,因而也就与其平均产量是相关;边际成本MC与给定要素价格下的边际产量相关。即
TVCL?PLPL???QQQLdLdTVCd(L?PL)PL?MC????dQdQdQAVC?PL APLPLP?L dQMPLdL所以,APL与AVC的变化趋势相反,APL曲线呈I形,AVC曲线呈Y形;MPL与MC的变化趋势也相反,MPL曲线呈I形,MC曲线则呈Y形。 10. 请分析为什么平均成本的最低点一定在平均可变成本的最低点的右边。
答:平均成本是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之和。当平均可变成本达到最低点开始上升的时候,平均固定成本仍在下降,只要平均固定成本下降的幅度大于平均可变成本上升的幅度,平均成本就会继续下降,只有当平均可变成本上升的幅度和平均固定成本下降的幅度相等的时候,平均成本才达到最低点。因此,平均总成本总是比平均可变成本晚达到最低点。也就是说,平均总成本的最低点总是在平均可变成本的最低点的右边。
11. 判断:短期成本函数中的最低平均成本就是短期生产函数中的最高平均产量水平上的平均成本。(复旦
大学1999研) 12. 答:错误。短期生产函数中的最高平均产量水平上的平均成本对应的是短期成本函数中
的最低平均可变成本而并非最低平均成本。从如下数学推导中,我们不难看出:
AVC?AC?TVCL1?w??wQQAPLTVC?TFC1TFC?w?QAPLQ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AVC达到最小,而AC
并没有达到最小,因为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不变成成本仍然在减小,AC曲线最低点
的出现后于AVC曲线的最低点。
13. 什么是平均成本,什么是边际成本?为什么当二者相等时,平均成本达到最小值?(武大2002研)答:(1)平均成本A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它等于平均不变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之和。
(2)边际成本MC是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
(3)AC曲线和MC曲线之间的关系是:U形的AC曲线与U形的MC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D。在AC曲线的下降阶段,即在D点之前,MC曲线在AC曲线的下方,在AC曲线的上升阶段,即在D点以后,MC曲线在AC曲线的上方。之所以有这个特征原因在于:对于任何两个相应的边际量和平均量而言,只要边际量小于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理拉下,只要边际量大于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量拉上,所以当边际量等于平均量时,平均量必然达到其本身的极值点。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不管是下降还是上升,MC曲线
的变动都快于AC曲线的变动。这是因为对于产量变化的反应来说,边际成本MC要比平均成本AC敏感得多,因此不管是减少还是增加,MC曲线的变动都快于AC曲线的变动。 14. 引起长期平均成本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引起企业长期平均成本变化的因素有:企业规模的经济与不经济、范围的经济与不经济、学习效应等(具体内容参考本章第四节)。
15. “一个厂商如果现在的产量水平处于这个产量水平的平均成本最低点上,而这时长期平均成本处于上升
阶段,于是可得出结论:这时短期边际成本大于短期平均成本。”你认为这句话对吗?
图5-11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厂商产量在这一水平上,SAC切于LAC,否则平均成本不是最低。如果这时LAC在上升,则LAC曲线各点与SAC曲线相切之点必然位于SAC曲线最低点的右边和上面,而SMC曲线和SAC曲线相交于SAC曲线的最低点。在此交点右边,SMC(C点为SAC的最低点)必然大于SAC。如图5-11所示,大图中,产量为Q1时,最低成本为AQ1,而这时MC为bQ1、bQ1> aQ1,即短期边际成本大于短期平均成本。
16. 要素报酬递减和规模报酬递减有什么区别?能否用生产函数Q=
K表示资本)(复旦大学1996研)
作例加以说明(L表示劳动,
答:(1)要素报酬递减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若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的增加会递减。而规模报酬递减是指当各种要素同时增加一定比率时,产出量增加出现递减的现象。
(2)其区别可用生产函Q?LK0.60.3为例来加以说明。设在此函数中,K保持不变,只
??0.6L?0.4K0.3,QL????0.24L?1.4K0.3?0。所以,L的边际产量递减,有L发生变化,则QL则可说明在此生产函数中要素报酬是递减的。
(3)当L、K同时以?的比例增加时,f(L,K)?(?L)(?K)0.60.3??0.9L0.6K0.3??0.9f
(L,K),可见Q的增量小于?Q。所以此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递减,但它和要素报酬递
减是不一样的。
17. 规模报酬递增的工厂会不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情况?(复旦大学1995研)
答:(1)规模报酬递增是指当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时,如增加一倍生产要素的投入导致产量的增加多于一倍,这种情形即称为规模报酬递增。表明此时厂商每单位要素投入的报酬(产量)逐渐增加。
(2)要素报酬递减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若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的增加会递减。而规模报酬递减是指当各种
要素同时增加一定比率时,产出量增加出现递减的现象。
(3)规模报酬递增的工厂也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情况。事实上,要素报酬递减的规律是任何厂商都要面临的规律。在规模报酬递增时,随着可变要素的增加,固定要素的使用效益逐渐最大化。当达到极值时,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总产量的增加同样会出现递减现象。
18. 请分析和解释导致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主要原因?
答:规模经济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N倍的投入产生了大于N倍的产出。在特定的限度内,企业规模扩大后,产量的增加幅度会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幅度。随着产出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会逐步降低。而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厂商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 (2)生产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专业分工的细化;
(3)随着规模的扩大,厂商可以更加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副产品;
(4)随着规模的扩大,厂商在生产要素的购买和产品的销售方面就拥有更多的优势。 导致规模不经济的原因是管理的低效率。由于厂商规模过大,信息传递费用的增加,信息失真。同时规模过大也会滋生内部官僚主义,从而使规模扩大所代来的成本增加,出现规模不经济。
19. 一家企业可用两个车间生产同一种产品y。在第一车间生产
间生产
(产量)的平均成本为2
(产量)的平均成本为
,在第二车
。总经理认为第二车间的平均成本高于第一车间的平均成本,
它决定关掉第二车间,只用第一车间进行生产。它的决策对吗?为什么?
答:总经理的决策不合理。原因如下:
(1)要比较市场价格与y1、2y2之间的大小,如果车间的平均成本小于市场价格,则该车间不该被关闭。
(2)不能以平均成本的大小来决定是否关闭车间,而应以边际成本的大小来进行决策。初期投资稍大,但可使批量生产成为可能,因此市场潜力很大,如果第一车间使用的是旧技术,不能大规模生产以适应市场需要,增产之后将极大地增加生产成本,则真正应该关闭的反而是第一车间。
20. 某河附近有两座工厂,每天分别向河中排放300和250单位的污水。为了保护环境,政府采取措施
将污水排放总量限制在200单位。如每个工厂允许排放100单位污水,A、B工厂的边际成本分别为40美元和20美元。试问,这是否是将污水排放量限制在200单位并使所费成本最小的方法?
答:为了考察这是否是使所费成本最小的方法,我们必须考虑厂商的边际成本(见图5-12)。
图5-12
A工厂减小污水排放量的边际成本为40美元,B工厂仅为20美元,如B工厂再减小一单位污染其成本仅增加20美元,如A工厂增加一单位污水排放其成本将下降40美元。则B工厂减少一单位而同时A工厂增加一单位污水排放则A、B两厂成本将减少20美元。只要边际成本不相同,则减少边际成本较小的工厂的污水排放量同时增加边际成本较大的工厂的污水排放量,其结果将使A、B两厂所费总成本减少。只有当B工厂的边际成本与A工厂的边际成本相等时这个过程才会终止,此后A、B两工厂各污水排放量的增加或减少都会使总成本上升。因而,将污水排放量限制在200单位并使成本最小的方法是使两工厂的边际成本相等。图5-12中,A、B两厂原先分别排放100单位污水,其边际成本分别为40美元(R点)和20美元(T点),使成本最小的方法为分别排放150单位及50单位的污水,其边际成本均为30美元(N点及L点)。
21. 成本曲线对市场的结构有什么影响?请举例加以说明。
答:虽然大多数的厂商都具有U形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但是对于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厂商来说,其平均成本达到最低点的产量水平是不相同的。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达到最低点时的经营规模对于汽车的制造者来说可能是很大的,而对于服装的制造者来说相对较小,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差别,是因为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规模收益递减主要是由技术因素决定的,而支配不同产品的技术有着明显的不同。
对于一个行业的典型厂商来说,其平均成本最低点的产量水平对该行业的市场结构有重要的影响。更确切地说,相对于行业所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来说,典型厂商的平均成本达到最低点时的产量是至关重要的。图5-13正说明了这一点,当X的需求曲线为D时,假定典型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为LAC1,在单位产量的成本为5美元时,AC达到最低点,而在价格为5美元时,消费者总的需求为x1,该厂商可以用5美元的单位成本生产0.05x1,即总需求量的1/20,既然对于生产x的厂商来说是典型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所以该行业可以容纳20家厂商,其中每一家都大体上生产总产量的5%,拥有如此大量厂商的行业很可能是高度竞争性的行业。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