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毕业设计)奇瑞QQ611汽车前后悬架设计说明书 - 图文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3.5 减振器的结构设计
3.5.1 减振器的主要结构形式及工作原理
减振器按其结构可分为摇臂式和筒式,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单向作用式和双向作用式。摇臂式减振器作为汽车上早期产品目前己基本被淘汰。由于筒式减振器具有质量小、性能稳定、工作可靠、适合于大批量生产等优点,所以已成为汽车减振器的主流。筒式减振器又可分为双筒式、单筒式。汽车上基本上全部采用双筒式。高档摩托车很多也采用了双筒式,现在单筒式减振器主要用于中低档摩托车。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一般都具有四个阀(图3.6),即压缩阀、伸张阀、流通阀和补偿阀。流通阀和补偿阀是一般的单向阀,其弹簧弹力很小,当阀上的油压作用力与弹簧弹力同向时,阀处于关闭状态,而当油压作用力与弹簧力反向时,只要有很小的油压,阀便能开启。压缩阀和伸张阀是卸荷阀,其弹簧刚度较大,预紧力较大,只有当油压增到一定程度时,阀才能开启,而当油压降低到一定程度时,阀即自行关闭。
图3.6 双向作用筒式减
图 3.7 QQ611前减振器
21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3.5.2 活塞阀系的设计
图3.8 减振器活塞阀系
1-活塞杆 2-上弧形垫片 3-上阀片 4活塞阀体 5-耐磨套 6-下阀片组 7-下弧形垫片 8-紧固螺母
装于活塞杆下端的伸张阀和流通阀合称活塞阀系,由该阀系的伸张阀产生伸张时的阻尼力。压缩时下腔的油液经流通阀充入上腔。图3.8所示的是活塞阀系结构的一种。上弧形垫片2定位在活塞杆上,上阀片3活动于上弧形垫片2与活塞阀体4之间,活塞阀体上有两组油孔,其中一组倾斜于阀体上。下阀片组6由一个口片两个阀片组成,由下弧形垫片7固定。紧固螺母整体固定串联的下阀体各个部件(见图3.9)。
活塞阀系(见图3.10)有3种工作状态:
1) 当减振器处于压缩行程时,活塞阀下部油腔内的油液由活塞阀体外侧的孔道将上阀片顶起,由于上弧形垫片外侧有一定张开角度,油液从孔道内流出后,通过阀片抬起的角度缝隙流入到上腔内。相反行程阀片就会起到阻塞油液流通的作用;
2) 当减振器处于低速拉伸行程时,活塞阀上部油腔内的油液由活塞阀体四周
22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的孔隙流进活塞阀体内侧倾斜的油孔,流入到阀体下部空腔内。由于下口片四周环部着缝隙,油液可以沿缝隙从活塞阀体下部腔室流出到工作缸下部分油腔。由于缝隙存在阻力效应,起到阻碍活塞运动的作用。相反行程阀片同样会起到阻塞油液流通的作用;;
3) 当减振器处于高速拉伸行程时,活塞阀下口片传递油液压力到另外两片阀片上,由于活塞阀体下部空腔内压力过大,将下阀片组张开一定角度,使更多油液流出空腔进入到工作缸下腔室,由于阀片组的弹簧效应,起到阻碍油液流动的作用,从而产生阻尼力。
根据汽车的工作状况,用途可以对阻尼力大小提出要求,通过调节阀片厚度以及活塞阀体孔隙大小,增大或减小阻尼力,从而达到调节阻尼力你以匹配悬架系统以及整车的减振要求。
图3.9 活塞阀系拆解图
23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A 俯视 B 仰视
图 3.10 活塞阀系
3.5.3 底阀系的设计
图3.11 减振器底阀系
1-弹簧限位套 2-弹簧 3-上阀片 4-底阀体 5-下阀片组 6-弧形垫片 7-连接铆钉
安装于工作缸下端的压缩阀和补偿阀合称底阀系,由压缩阀提供压缩行程的阻尼力。在伸张过程中,补偿阀开启,将贮油缸筒内的工作液补充到工作腔内。图3.11所示的是底阀系结构形式的一种。弹簧限位套1限制着弹簧2产生的预压力,使之将上阀片3压紧于底阀体4上。底阀体同样有两组油孔,分别分布在阀体内圈和外圈。下阀片组5则由弧形垫片6支撑在底阀体上。下阀片组由一个口
2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