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习题解答第10章 2010.9
第10章 几何光学
10-1 一发散薄透镜的焦距为15.0cm,在距光心30.0cm处放置一高12.0cm的物体。求像距及横向放大率,并作光线图。
111解 根据薄透镜的物像关系式 ??,按照符号法则,其中物距取正值S?30.0 cm,
SS?f焦距取负值f??15.0 cm 解得像距 横向放大率
成像为正立缩小的虚像。
S??
m?Sf??10.0 cm S?fy?S?1??? yS3
光线图:
题10-1光线图
10-2 一会聚薄透镜的焦距为10.0cm,将物分别置于离光心(1)30.0 m,(2)10.0m处。求像距及描述成像情况,并作光线图。
111解 根据薄透镜的物像关系式 ??
SS?f(1)按题意和符号法则,物距和焦距均为正值,即有S?30 cm,f?10 cm 解得像距 横向放大率
S?? m?Sf?15.0 cm S?fy?S?1???? yS2成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2)按题意,S?f?10.0 cm,解得像距S???
当物体置于会聚薄透镜焦平面时,通过透镜的光线互相平行,不能成像。
作光线图:
题10-2(1)光线图
题10-2(2)光线图
10-3 一会聚薄透镜两球面的曲率半径相同,其绝对值为10.0cm,透镜玻璃的折射率为1.52。求该透镜的焦距。如果该透镜为发散透镜,则焦距又是多少? 解 设透镜外空气折射率n1?1。已知透镜玻璃的折射率n2?n?1.52。 ?1nn?1????S1S1?R1对两球面分别应用单球面折射成像公式,得 ?
n11?n?????SSR22?2?;又因为两球因为第一个球面成的像作为第二个球面的虚物,此物距应取负值,有S2??S1面的曲率半径相同,且第二个球面的曲率中心与出射光分处界面两侧,故有R1??R2?R。 可得 再根据薄透镜的物像关系式 解得会聚透镜的焦距
11112??(n?1)(?)?(n?1) ?S1S2R1R2R111??
?fS1S2R?9.6 cm
2(n?1) f?如果该透镜为发散透镜,只需将上述方程中的曲率半径按符号法则改写,有?R1?R2?R。 应用同样的运算方法可以得到 解得发散透镜的焦距
10-4 一个焦距8.0cm的会聚薄透镜的左侧12cm处放置有一物体,高8.0cm,该透镜的右侧另有一焦距6.0cm的会聚薄透镜,两透镜相距36cm,光轴重合。求该透镜组所形成的像的位置和大小。
解 对第一个透镜,有薄透镜的物像关系式 其中f1?8.0 cm,S1?12 cm,解得像距 横向放大率 对第二个透镜,有
111?? S1S1?f1111112???(n?1)(?)??(n?1)
?fS1S2R1R2RR??9.6 cm
2(1?n) f???12 cm S1y?S???1??1 yS1 m1?
111??, ?S2S2f2??24 cm,??8.0 cm,由f2?6.0 cm,S2?ΔL?S1解得像距S2像在第二个透镜右侧8.0 cm处。
横向放大率
m2?y??S?1??2?? y?S238已知物高y?8 cm,则像高为 y???ym1m2? cm?2.7 cm 正立缩小的实像
3
10-5 显微镜的物镜焦距f1=8.0mm,目镜焦距f2=40.0mm。物体在物镜第一焦点F1外0.5mm处。求显微镜的放大率。
111解 对物镜,有??,其中S?8.5 mm,f1?8 mm,
SS'f1解得像距 显微镜的放大率
负号表示观察到的像为倒立的。
10-6 显微镜的物镜焦距f1=1.00cm,目镜焦距f2=2.00cm。从物镜到目镜的距离为23.0cm。显微镜的放大率为何值?物体离物镜的距离有多远?
111解 对物镜,有??,其中S??L?f2?23.0cm?2.0cm?21.0 cm,f1?1.00 cm,
SS'f1解得物体离物镜的距离 S?1.05 cm
S?25 cm??263, 显微镜的放大率 M???f1f2
负号表示观察到的像为倒立的。
补充题 将一物置于平面镜与凸透镜之间,有关参数均注明在
右图中。试求该系统在凸透镜左侧形成的全部像。
111?? 解 对薄透镜有物像关系式
S1S1?f由物距S1?40cm,焦距f?30cm,解得像距S1??120cm。
即像在透镜左侧120cm处。 补充题图 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镜后(右侧)20cm处对该物体形成直立的虚像。
111??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透镜的物,有物像关系式
?S2S2f??48cm。 其中物距S2?80cm,焦距f?30cm,解得像距S2 S??136 mm S?25 cm??106, M???f1f2
因此在凸透镜左侧48cm和120cm处有两个倒立的实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