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技术在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 图文
科学技术在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地位调研团
于是在农业生产中逐步运用各种科学技术知识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正是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运用,推动了农业由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农业。现代农业要求科学技术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而目前从世界范围看,科学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仍然比在农业中的应用广泛得多,即使发达国家的农业也面临着许多现有科学技术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过程的转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前提。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对农业技术在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地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问卷
1.1调查问卷样式
科学技术在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地位调查问卷
1. 种植作物的地域的地形特征(调查员填)
山地 丘陵 平原
2. 您的受教育程度
没上过学 小学毕业 初中毕业 高中毕业 3. 您家的作物种类 4. 您家有多少亩地 5. 您家的作物主要用来
自己家里食用 卖了换钱
6.您家的农业收入大概是多少
7.您家在种植、管理、收割过程中使用机械的程度
基本全程使用 经常使用 不经常使用 不使用
让汗水尽情挥洒,拼出青春无憾。
9
科学技术在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地位调研团
8.使用机械的费用大概多少
9.您家使用化学肥料吗? 大概费用是多少 10.您家在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吗?
锄草和杀虫各占多少 11.您家灌溉的方式是 滴灌 漫灌 喷灌 其它 12.您家用过套种的种植方式吗?
13.您家平时种植作物时会选择优良品种吗? 14.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您家的农业生产影响程度 非常大 比较大 一般 不大
1.2 调查问卷合理性分析
我们们把农业技术具体化为:农业机械 化学肥料 农药 灌溉方式 种植模式 优良品种。
经过我们上网查资料,以及主观认识,认为科学技术在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地位与生产地的地形,农民的认识程度,作物的种类,生产的目的都是相关的。因此我们分别对生产地的地形,农民的认识程度,作物的种类,生产的目的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的量化,包括生产资料投入、生产收入的量化。通过量化分析可以具体客观的对科学技术在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地位进行评价。挖掘出人们没有认识到的但是却有着重要地位的科学技术。
农民的主观认识调查。农民的主观认识决定了农业技术在其生产中的实际地位。只有农民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提高了,科学技术在其生产中的地位才能凸显出来。
10
让汗水尽情挥洒,拼出青春无憾。
科学技术在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地位调研团
通过对农业生产投入、产出的比例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科学技术是否对农业生产产生积极作用,是否农业科技投入越多产出也越多…….从而对农民生产做出理论指导。
1.3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
经调查,农业技术在传统农业中的应用率确实与种植作物地域的地形有关系。我们分别对贵州的丘陵,山地,华北的平原,东北的黑土地以及青海的高原地区进行了调研。
调研显示,山地,丘陵地区限制了大型农用机械的使用。但是化学肥料、农药、灌溉的投入与平原地区投入比例几乎相同。
华北平原一年种植两季作物的地区平均每亩收入1800元。人力投入平均每亩投入7个工作日。平均每个工作日按120元算,平均每亩人力投入840元。科学技术投入平均每亩投入300元。收益660元。而且人力的投入与科学技术的投入成反比。例如:农民使用灭草剂锄草就可以减少人力的投入。每亩人力锄草三次需要3个工作日,大约360元的人力投入。如果使用灭草剂每亩仅需要0.5个工作日,投入90元。
对于东北地区,青海高原,一年种植一季的地区收益比例也与一年两季的平原地区相近。
农业技术在传统农业中的应用地位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关系。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农业技术的利用率越高。
种植作物的种类也与农业技术的使用率相关。如果农民种植的是经济作物,其相应的农业技术投入相比种植自己家食用的作物投入要高。
(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1分析问卷发现其中的问题
让汗水尽情挥洒,拼出青春无憾。
11
科学技术在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地位调研团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了农业生产中农民对于科学技术认识的问题。以及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由于农民对于科学技术的认识有限,或者应用科学技术投入不
足,或者应用科学技术投入过多造成收益比例下降。 (2) 由于种植面积分散,规模较小,不能形成规模种植。从而降低
了科学技术的应用比率。
(3) 由于农业收益较低,农民的积极性不高。造成大面积的荒地。 (4) 由于农民对于传统农业的保守不易接受新型农业的种植方式。
造成农业收入提高较少。 2.2根据调研发现的问题做出分析
从农业资源状况看,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土地等自然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减缓生产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趋势,促使农民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从而使农业收益提高。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在给定土地面积和生产条件下,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除土地之外的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如劳动力、种子等),虽然能够使其总产量增加,但在超过一定限度后,追加的生产资料所引起的产品增加量,即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会出现递减的趋向。这是因为新增加同一数量的生产要素,只能与定量的土地相结合,导致生产生产投入增加,但是土地的产出是有限的,不会随着生产要素的投入增加而持续增加。从而导致收益比例减小。显而易见,这一规律是在农业生产面对的特殊约束条件下形成的。从世界范围看,耕地面积扩展是有限的;从我国的情况看,每个农户承包的土地面积,在法定的承包期内也是固定不变的。另外,农民对现有资源的利用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技术进步的程度。依靠农业科技,可以开发利用资源,使未利用的资源得到利用,已利用或利用不充分的资源在利用上得到延伸,从而实现资源的系列开发和
12
让汗水尽情挥洒,拼出青春无憾。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