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2.3 本章小结
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保证生产和经管活动顺利进行、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企业既定方针的贯彻执行、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基础,对我国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实现其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内部控制按期作用范围主要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
13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第3章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3.1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状况
近年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在国外企业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的影响下,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总体上来讲,内部控制还很薄弱,主要体现在:
第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报表弄虚作假,乱列成本费用、虚盈实亏、资产利润不实、偷税漏税等情况,可谓屡见不鲜。国外的有安然、世界通讯、帕玛拉特等会计造假事件;国内的有琼民源、红光实业、ST猴王、大庆联谊、东方锅炉、黎明股份、郑百文、东方电子,近的有银广夏、海鑫钢铁、亿安科技、春都、“德隆航母”等造假黑幕案件。还有众多的“高管失踪”事件,使得上市公司被称为“圈钱运动者”,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则被称为“造假师”。这些公司会计造假案,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危害了社会公众利益,引起政府、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
第二、内控失效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混乱,潜亏增加,经济效益低下。有的企业实物资产内控管理薄弱,物资购销制度松弛,存货采购、验收、保管、运输、付款等职责未严格分离,存货的发出未按规定手续办理,且会计记录缺乏及时的内部稽核制度,对多年来的毁损、报废、短缺、积压、滞销物资不做处理及经济往来中审查制度不健全等,这些现象致使企业隐藏巨额潜亏,最终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如巨人集团衰败、沈阳飞龙集团“失踪”、郑州亚细亚集团关门、广东国投倒闭等事件,都是内部控制失败的典型案例。
第三、独裁专制造就企业“黑洞”。对有些企业来讲,公司法的规定和现代企业内控制度的制约形同虚设,管理混乱,财务收支失控,个别企业领导贪污、挪用资金、侵吞国家和集体资产等违法违纪案件时有发生。还有些企业领导为了过分追求表面政绩,违反程序,硬性投资,造成企业投资黑洞现象时有发生。
第四、目前多数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全面,没有覆盖企业中所有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业务操作系统。尤其在财务部门,小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极为严重。如不少企业常规票据、印章分管制度,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均未建立,甚至一些小企业连正规的财会部门也没有建立,会计、出纳及财务审核一切工作均由一个人包办。原始凭证的取得和填制本身就不合法,以此为依据编制的记账凭
14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证、登记账簿、编制的财务报表及进行的一系列财务分析等也就毫无意义。一些企业为了达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人为捏造会计数据、设置“小金库”、乱摊成本,隐瞒收入,虚报利润、恶意偷逃税款,为国家的宏观控制制造了相当的麻烦。
表3.1 我国部分企业内部控制问题
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事件 ? 1999年至2000年,银广夏股价从13.97元涨至35.83元,创造股价神话。 ? 实际上1999年、2000年获得“暴利”的萃取产品出口,纯属子虚乌有。整个事情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中航油事件 ? 从1993年成立至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净资产增长了700多倍,市值增长了4倍 ? 自2004年开始参与石油衍生商品交易,无法为一些投资性质的交易补仓,公司被迫在亏损的情况下结束部分仓位 。一连串利空消息,股价频频下挫 ,石油衍生品交易出现巨亏导致公司于2004年11月30日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 长虹APEX事件 ? 四川长虹199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曾一度是国内股市中少有的绩优股 ? 2004 年12 月28 日,公司的美国进口商APEX公司由于涉及专利费、经营不善等因素出现了较大的亏损,全额支付公司欠款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将造成公司10年来首次亏损。从1998 年到2004年,APEX 公司已经累积拖欠四川长虹4.67亿美元货款,长虹可能收回的资金大约为1.5亿美元,因此计提坏账准备3.1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超过25亿元。这使长虹产生近27亿元的巨额亏损 。 浙江JY集团有限公司事件 ? 浙江JY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合并会计报表反映,该集团年末资产总计45,382万元、负债总计27,296万元、所有者权益18,086万元、利润总额217万元。 ? 2000年7月,财政部门派出检查组,对JY集团及其下属四个子公司1999年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检查。检查发现,JY集团财务管理混乱、会计核算不规范、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经检查后调整会计报表,该集团实际资产为20,098万元、负债为15,667万元、所有者权益为4,431万元、利润总额为3,271万元。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分别虚增了126%、74%、308%,利润虚增达3,488万元
15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3.2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3.2.1内部控制只流存于形式
为了督促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系统,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然而如此庞大的监督体系其监督效果却不尽人意,各种监督功能交叉,标准不一,再加上分散管理,监督主体之间缺乏横向的信息沟通,监督体系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监督主体独立性不够,没有按照设定的目标进行监督,有的甚至以平衡预算和创收为目的,有些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被审计单位的同时,还提供会计、税务等经济咨询劳务,使监督流于形式。
我国《基本规范》第27条规定:单位应重视内部控制监督和检查工作,由专门机构或指定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内部控制的贯彻实施。规范非常重视内部控制的自我检查和评价,但并未明确企业内部的专门监督机构的构成及其地位,权限和工作范围等。这势必会导致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有效监督和评价弱化,使内部控制停留在表面的建设上而实质上则流于形式,缺乏有效性。
3.2.2管理层意识薄弱理解偏差
在我国还未形成一个职业经理人市场,经理人的选择多数不是通过公开招聘、选拔、考核的方式录用,而大都是靠关系、靠政府任命等方式录用,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较低。在我国还未形成一个约束、监督与激励经理人员的外部机制,管理者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动力和压力比较小,有些企业的管理者未曾受过高等教育,企业也未对这些管理者进行不定期的管理培训。因此在企业中,由于管理层人员的管理水平、现实条件及传统观念的制约,部分管理人员往往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目的、方法认识存在偏差,对内部控制的理解比较薄弱,漠视内部控制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首先,对内部控制的目的和对象的理解存在偏差。内部控制的目标不仅仅包括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财务报告目标,同样包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经营性目标,而一部分管理人员往往只重视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却忽略的企业实行内部控制的另一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未免有些舍本逐末。内部控制的对象不仅仅是企业的基层员工,而应当是企业当中的所有人,包括制定内部控制的最高管理当局,但是在一些企业当中,企业内部控制仍存在着大量问题:财务和会计合署办公的现象仍十分普遍;财务人员风险控制意识薄弱,无法有效防范经营过程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