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2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 图文
中学化学资料网 www.zxhxzlw.com
个电子,其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1)(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或构成;或组合成)(﹣个)氧分子,(1分)(许多)汞原子聚集成(或构成)金属汞; (2); 点评: 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实质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化学变化是分子的分开原子的重新组合的过程; 1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课上做过许多实验,例如:
若按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分类,应将实验C归为(1) B 组(填“A”或“B'’),理由是(2) B组和实验C均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或对比实验的方法;或比较实验的方法) .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 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 分析C的实验设计及目的并对比A、B实验的研究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实验C是利用不同的物质红磷与白磷在相同的条件下(温度和空气)两者是否发生燃烧来探究燃烧的条件,从而得到可燃物燃烧时温度必须达到物质的着火点,因此属于控制变量法进行的实验探究; A组无对比实验设计,因此不是采用的控制变量法进行的实验探究;B组的两个实验均设计了对比实验验证了铁的生锈的条件以及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所以C组实验应归与B组,两者均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1)B;(2)B组和实验C均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或对比实验的方法;或比较实验的方法); 点评: 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控制变量法是初中化学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20.绘制实验设计图是填写实验报告常用的一项重要技能.下图是某同学正在绘制的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黄图. (1)请你帮他将装置图补充完整:
中学化学资料网 www.zxhxzlw.com
中学化学资料网 www.zxhxzlw.com
(2)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
(3)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右图实验时观察到:在空气中加热铁丝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但在氧气中却能剧烈燃烧,原因是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或浓度)相对较少,因此在空气中只能发生红热现象,而在氧气中氧气的浓度大,能与氧气充分接触,能剧烈燃烧 . 考点: 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氧气的制取装置,同时也包含了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配平即可.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在空气中加热铁丝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但在氧气中却能剧烈燃烧,原因是: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或浓度)相对较少,因此在空气中只能发生红热现象,而在氧气中氧气的浓度大,能与氧气充分接触,能剧烈燃烧. 解答: 解:(1)画图要求:①有棉花;②伸入试管中不能过长;③密封管口,涂黑;④钝角;⑤有胶管,涂黑;⑥弯管口不能超过集气瓶颈部;⑦水中有气泡;⑧画出水面实线,中间虚线;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配平即可.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 (3)在空气中加热铁丝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但在氧气中却能剧烈燃烧,原因是: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或浓度)相对较少,因此在空气中只能发生红热现象,而在氧气中氧气的浓度大,能与氧气充分接触,能剧烈燃烧.故答案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或浓度)相对较少,因此在空气中只能发生红热现象,而在氧气中氧气的浓度大,能与氧气充分接触,能剧烈燃烧.[要求进行空气和集气瓶中氧气含量(或浓度)的对比,其它答法合理的给分]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氧气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连接、铁丝在空气和在纯氧中与氧气反应的现象不同,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综合性比较强,要认真把握.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中学化学资料网 www.zxhxzlw.com
中学化学资料网 www.zxhxzlw.com
21.目前我市主要以煤燃烧产生的能量发电.据媒体报道,我市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实施“阶梯电价”的办法.初步设想:用电量少的家庭少交费,在限定范围内的现价交费,超出限定范围的加价交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施阶梯电价的目的是 鼓励(或激励)居民节约用电(或限制(或控制)居民超过限定量用电),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
(2)写出你的一种符合该主题的做法 随手关灯(或使用节能电器;或少用电器;或使用新能源电器等具体做法) .
考点: 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1)根据用电量少的家庭少交费,在限定范围内的现价交费,超出限定范围的加价交费导致的结果考虑;(2)根据平时节约用电的一些做法考虑. 解答: 解:(1)阶梯电价主要是用电量少的家庭少交费,在限定范围内的现价交费,超出限定范围的加价交费,会促进人们节约用电,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进入低碳生活; (2)主要有使用节能电器,少用电器;或使用新能源电器,随手关灯,不要使电器处于待机状态等做法. 故答案为:(1)鼓励(或激励)居民节约用电(或限制(或控制)居民超过限定量用电),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2)随手关灯(或使用节能电器;或少用电器;或使用新能源电器等具体做法)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平时节约用电的做法. 22.在实验课上,同学们设计了实验室制氢气并测定生成氢气体积的实验(装置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 a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紫色的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广口瓶(或装置B;或集气瓶)中液面下降,b导管中液面上升; .
(2)用理化知识解释此实验能测定生成氢气体积的原因 Zn+2HCl=ZnCl2+H2↑(或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装置A中气体增多(或气体分子数增多),使装置A、B中压强增大(或装置A、B连通,A中压强增大,B中压强也增大),大于外界气压,在内压作用下(或在压强差作用下;或气体膨胀),(红色)液体沿导管b进入量筒C中,C中液体的体积就是生成氢气的体积. .
中学化学资料网 www.zxhxzlw.com
中学化学资料网 www.zxhxzlw.com
考点: 氢气的制取和检验;量气装置。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验原理Zn+2HCl=ZnCl2+H2↑、稀盐酸的挥发性、紫色石蕊试液的特性、A、B装置中的气压差等方面进行分析. 解答: 解: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验原理Zn+2HCl=ZnCl2+H2↑知,A装置中产生的H2会从a导管口冒出,稀盐酸挥发后遇到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物质则变红;又因为H2难溶于水,随着装置B中进入的H2体积的增大,装置A、B中压强增大,B中的液体沿导管b进入量筒C中; 故答案是: (1)a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紫色的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广口瓶(或装置B;或集气瓶)中液面下降,b导管中液面上升; (2)Zn+2HCl=ZnCl2+H2↑(或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装置A中气体增多(或气体分子数增多),使装置A、B中压强增大(或装置A、B连通,A中压强增大,B中压强也增大),大于外界气压,在内压作用下(或在压强差作用下;或气体膨胀),(红色)液体沿导管b进入量筒C中,C中液体的体积就是生成氢气的体积. 点评: 通过解答此题,使学生学会测气体体积的方法,通过气体排出水的体积,测出水的体积,即为所测气体体积.注意:本题中的测气体体积的方法,只能适用于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的气体.
23. A、B、C、D、E分别为稀硫酸、氧化铜、硝酸钡溶液、碳酸钾溶液、镁条中的一种物质.其中A形成浓溶液后有强烈的腐蚀性,B为单质,C为黑色粉末,D中的溶质为草木灰的成分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五种物质的名称填入图中相应的位置,并将能发生化学反应的两种物质间用短线“﹣﹣”相连接;
(2)写出A与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O4+Ba(NO3)2═BaSO4↓+2HNO3 ; (3)写出A与B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 银白色固体表面产生气泡,固体减少(或消失),同时放出热量 .
中学化学资料网 www.zxhxzlw.com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