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如何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觉敏锐,对微机及多媒体操作掌握得快,可以用“新”技术和老教师交流。以在多媒体教室中使用为例,利用信息资源,设计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课件,促使其一同提高。三是相互观摩,学习别人的长处,以最大程度地弥补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的各种能力。
检验式。所谓检验式是指从理论到实践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进行检查和验收。一方面让教师通过一些“正规”的考试,拿到相应的“证书”来证明能力等级。一方面在校内组织各种教学比赛,如集体备课,开展独立设计教案、课件制作比赛活动等,让教师明确,必须使自己具备应有的教育技术能力,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才不至于“落伍”。
展示式。每个教师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才艺方面,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优势,让其展示出来,看到自身的价值。如通过观摩课、主持专题活动等,展示教师所拥有的不同教育技术。学校还可以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校内外的一切教育技术比赛活动,学校要拿出实在的态度来,帮助教师解决比赛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力争拿到好成绩。通过这样的支持,让教师们看到学校对教育技术是很重视的,起到学校的导向作用,树立学校教育技术提高的风气。
用好微格教学法
教师的教育技能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提高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教育技能十分必要。近年来,我们学校在对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尤其是新教师的入职培训中,使用微格教学法,大大提高了培训效率,提升了培训质量,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微格教学是1963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D.Allen和他的同事A.Eve在教学实践中开创,经过数十年世界各国师范院校的使用改进,已发展成为一个稳定完善的教学系统。微格教学的显著特点是,充分利用现代电教技术,实施小班化教学,利用5~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训练某一、二种教学技能。
“微格教学”是一种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教学行为,重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利用微格教学法培训教师,我们学校的做法是,首先根据教师的不同层次进行分类,把受训者分为刚入职的新教师、工作一年的教师、工作两年的教师、新任班主任等不同群体;然后把每个群体的受训教师按10人一组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受训者在学习小组内要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学计划提出自己的问题,列出需要训练的教学技能,并将其具体化,再列出更详细的学习目标。
培训者根据这些具体化了的学习目标,和受训者一起制定培训方案。在正式训练之前,为了使受训者了解规范的教学行为,明确目的和要求,通常要以观摩录象或现场听课的方式提供示范。
根据培训方案,把技能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子项目标,比如把一节语文课堂教学,分解成“如何向学生提问题----找话题”等子目标。然后要求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设计教案,确保受训者有效地掌握技能目标。
接下来由受训者和指导老师以及摄像人员组成微型课堂,受训者针对一段教学内容,实践一两项教学技能。利用视听设备把教学实践过程记录下来。教学活动结束后重放录象,小组成员一起观看。之后受训者进行自我评价,检查是否达到了自己所设定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大家进行讨论评价,共同讨论存在的问题,指出努力的方向。
内容仅供参考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