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九古代诗歌鉴赏学案7有答案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九古代诗歌鉴赏学案7有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20:14:48

限时训练

题组一 对点练

1.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扰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 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解析:吕本中的《木芙蓉》诗中,明确点出歌颂对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诗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开放在严霜袭来的秋季,其鲜艳的色泽显示出它不畏强暴的精神。诗中后两句,诗人用“无言”和“一生开落任东风”来比喻桃李怯懦软弱,听任春风摆布而自己无言,来衬托木芙蓉霜后“着意红”的英勇气概。将两种花比喻成对立的两种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深刻。《窗前木芙蓉》是诗人早期作品,写秋天盛开的木芙蓉花不怕寒霜,傲然怒放,没有一般的花那样纤弱,动不动就是“愁红怨绿”的可怜样子。作者借木芙蓉表现了自己少年时的意气风发、昂扬不凡的气度。

答案:吕诗着重描写木芙蓉的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范诗写了木芙蓉的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1

江 村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此诗第四联“但有故人供禄米”,有的版本作“多病所需惟药物”,你觉得哪一句更好?为什么?

答案:(示例一)“但有故人供禄米”更好。此句表面上虽是喜幸之词,而骨子里正包藏着不少悲苦之情。说“但有”,就不能保证必有;说“更何求”,正说明已有所求。诗人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眼前优游闲适的生活,正是建立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之上的。可见,此句包含着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强烈控诉。

(示例二)“多病所需惟药物”更好。此句表面上说自己多病,唯一需要的就是药物,似乎再别无所求。但稍加揣摩,便能发现其中包含着诗人多少无奈。现在多病,确实急需药物治病,但药也无从得到。这点要求都达不到,还能说其他要求么?正是有对现实的绝望,才有后文“微躯此外更何求”的愤慨。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塞上听吹笛 高 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从军北征 李 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这两首诗都描写“雪”“月”,在诗中分别起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

答案:高诗:描写冰雪消融,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渲染出和平宁静的气氛。(2分)李诗:描写雪后的天山,荒漠的月夜,渲染行军道路的艰难,使人倍感环境的荒凉、气氛的悲怆。(3分)

题组二 综合练

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春 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 雪 刘方平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注]

注] 洛阳东:指富贵人家居住之地。

(1)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韩诗第一句中的“都”字流露出作者经过漫漫寒冬,久盼春色的急切心情。

B.韩诗的第二句表达了诗人见到满园春色,其溢于言表的欣喜,一扫遗憾之情。

C.刘诗三、四句写富人看春雪似花,强烈表达出作者对社会贫富差异的愤慨之情。

D.两位诗人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早春的白雪,并借此抒发情怀。

E.“白雪却嫌春色晚”这种写法使文章充满灵动之气,与“雪却输梅一段香”有异曲同工之妙。

(2)两首诗均以“春雪”为题,但对雪的描绘有所不同,寄托的情感也不相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分)

3

(1)解析:B项,诗句中的“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C项,刘诗只是隐含了作者因贫富差异造成审美不同的感叹,而非强烈的愤慨之情。

答案:BC

(2)答案:韩诗写春雪嫌花开得太晚,所以化作飞花,在庭中树间飞舞,表达了作者对春雪的喜爱之情;刘诗写春雪被春风挟带着在空中盘旋,春天已经来临,突如其来的春雪在富贵人眼中似花,却夹杂着作者的嗔怪之情。

5.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

临高台 萧 衍①

高台半行云,望望高不极。 草树无参差,山河同一色。 仿佛洛阳道,道远难别识。 玉阶故情人,情来共相忆。

临高台 沈 约②

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 连山无断绝,河水复悠悠。 所思竟何在?洛阳南陌头。 可望不可见,何用解人忧?

注] ①萧衍: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年八十六。有集三十二卷。②沈约:南朝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济县西)人,与萧衍同属“竟陵八友”。

(1)下面对诗句的理解,其中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萧衍、沈约二人同登一座高台,采用同一视角观望,同怀念远在洛阳的情人,诗中都有借景抒情的妙笔。

B.萧诗中,作者登高怀远,思念之切竟使眼前的丛莽幻化出一条通往洛阳的道路,延伸到远方的情人身边。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限时训练 题组一 对点练 1.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扰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 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解析:吕本中的《木芙蓉》诗中,明确点出歌颂对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诗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开放在严霜袭来的秋季,其鲜艳的色泽显示出它不畏强暴的精神。诗中后两句,诗人用“无言”和“一生开落任东风”来比喻桃李怯懦软弱,听任春风摆布而自己无言,来衬托木芙蓉霜后“着意红”的英勇气概。将两种花比喻成对立的两种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深刻。《窗前木芙蓉》是诗人早期作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