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1.发动机总成的拆卸; 2. 发动机总成的装复;3.发动机的磨合; 项目教学内容 4.发动机不能启动的故障诊断与排除;5. 发动机怠速不良的故障诊断与排除;6.发动机加速不良的故障诊断与排除;7.发动机动力不足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设备:电子教程软件;发动机总成和零件;理实一体化教室;检测工具、量具;仿真实训软件; 工作对象、工具 参考资料:《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化学工业出版社 张俊海主编; 维修手册;学生作业单; 1.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教学; 2.将本学习项目若干了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按照“任务导入-信息收集-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总结-拓展组织教学,在老师指导下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工作方法 3.学生先模拟,后实操; 4.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并进行引导、互动、监督、评估; 5.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 劳动组织和工作人员 工作成果 考核评价 作业和实训 详见本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教师和学生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讲、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每个项目都采用了分组教学,具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下:
(一)教学方法
(1)紧扣培养目标,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紧扣培养目标,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将传统的单向灌输
式教学方法改为结合工作任务采用启发式、提问式、座谈交流式、边讲边练、现场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行边讲边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2)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建立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内校外结合,优势互补,为培养基本实践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3)真实与模拟相结合
创造一个似真的工程实训环境,使真实与模拟互补。在实训室模拟生产操作和生产过程真实环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进行模拟生产实践。
(2)以能力培养为要旨,尽可能多的安排生产性实践教学
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宗旨,设计具有职业情景的实践教学项目,构建知识与能力交互渗透、基本技能培养、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逐步递进的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实验、综合实验、生产实习、职业技能鉴定、毕业设计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技能技巧、探索精神等方面的重要功能与作用,拉近课堂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距离,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任务驱动法是以任务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法,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倡导“以人为本”。教学与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高。
(3)角色扮演法
在模拟、逼真的4S店前台接待的情境下,让学生扮演一定角色,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充分体会客户和业务员之间的情感变化和行为模式,表露自己或角色的人格、情感、人际交往、内心冲突等心理问题。然后通过观察、体验,进行分析讨论,并对行为表现进行评定和反馈,以此来帮助其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
(4)头脑风暴法
在制订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计划和决策的教学环节中,通过师生、学生间的互动与合作,建立学习的共同体,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辩论和对话,产生思想的碰撞和观点的交锋,最终达成思想上的共识。
(5)小组讨论式教学法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主讲教师的引导,充分发挥交流互动的作用,开展主题研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产生内在动力,主动参与、积极活动,通过相互提问、随机选定发言等形式在教学中创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方向,激发认知动力。
(6)演示和讲解法
借助实物来进行的边演示、边讲解的教学方法。对具有很高的抽象程度和复杂性及表面不易看透工作原理的内容,通过实物、课件、仿真软件等一些辅助手段补充信息源,通过感观刺激传递直观信息。
(二)教学手段
(1)积极推广现代化教学技术
该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单一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主动组织教师制作电子课件、电子讲稿、教学软件等,配合录像片、典型实物、模型、CAI多媒体音像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仿真教学等。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同学们对有关抽象理论的认识,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工学结合
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并邀请有较高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知名专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来校讲学和作学术报告,传授本专业前沿性的知识和专业发展动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了解本课程学科领域发展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仿真操作
仿真操作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发动机机械系统拆装及零部件检修等,注重培养学生规范操作、团结合作、安全生产、节能环保等职业素质,使学生得到必要的分析能力训练和技能训练,为更好地适应实际操作打下坚实基础。
(4)实际操作
实际操作是在发动机实训室进行的,经过信息收集、制定计划和决策、最终实施计划,在做中学,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5)网络课程
网络教学是一种开放式教学,教师通过网络向学生传授知识,并促使其发展的教学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认知学习环境,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本门课主要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以不断地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6)网上答疑
每位教师在学期初就确定与班级学生的联系方式,其中包括建立QQ群、公共信箱等。教师能够在网上与学生及时沟通、交流,这不仅是促进师生互动的一种手段,同时也能使学生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6.考核与评价
(1)本课程考核按学习项目分别考核,课程考核成绩则是学习项目考核成绩的累计。本课程是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不进行期末集中考试。
(2)每个学习项目成绩都是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考核,其成绩与权重及课程考核成绩的计算按表11进行。
表11课程考核成绩表
项目名称 成绩 知识 汽车发动机总论 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检修 配气机构构造与维修 汽油机燃油系构造与维修 柴油机燃油系构造与维修 技能 态度 知识 技能 态度 知识 技能 态度 知识 技能 态度 知识 技能 态度 知识 冷却系构造与维修 技能 态度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权重 100 100 100 项目成绩 项目成绩权重 课程考核成绩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