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九)
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答题时要注意话题要保持一致,本题主要讲电子屏幕对眼睛的危害。
第一个空前是“所以”,应该填写的是上文的结论,上文讲的是瞬目反应的作用。结合下文“导致双眼无法实现完全的眨眼”,此空应该填写眨眼的好处相关的内容。
第二个空,上文有“眼球就会不自主地被吸引过去”,下文有“完整瞬目的次数明显减少”“ 眼睛持续睁着”,所以,此空应该填写与眼睛一直睁着,得不到休息相关的内容。
第三个空,“所以”开头,又处于文段的末尾,当是总结的内容,与文段的中心有关,再结合上下文应当填写与过度使用电子屏有关的内容。
21.示例:中国联通将与中国电信共建共享5G网络,将划定区域、分区建设,提升网络效益和资产运营效率,达成互利共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这是一道新闻消息概括压缩类试题,新闻属叙事类文体,一般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可以将新闻各部分进行提取压缩,然后按格式组织语言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中国联通9日发布公告称,将与中国电信共建共享5G网络。也就是说,未来联通和电信用户将使用同一个5G网络”是新闻导语,可压缩为“中国联通将与中国电信共建共享5G网络”;第一段中剩余部分是新闻主体,其中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所说的话是重点,他重点说了“联通与电信将划定区域、分区建设”的问题;第二段是结语,最后两句是重点,即“提升网络效益和资产运营效率,达成互利共赢”。依据分析,总结答案为:中国联通将与中国电信共建共享5G网络,将划定区域、分区建设,提升网络效益和资产运营效率,达成互利共赢。
22.【例文】
竹中窥人
梅兰竹菊乃花中四君子,若说梅令人洁、兰令人幽、菊令人淡,那么竹,便是集山川秀丽于一身,涤人之秽肠而澄莹其神骨。静观一支竹的生长,不似别的花那般肆意,却将一腔清气留在一生中。透过竹翠绿的外表,窥得的是一个个人,以及一个民族的脊梁。
一支竹,一生中许多的时光都是在黑暗中度过的,要忍耐多少无边的黑暗,度过多少没有太阳的日日夜夜,30cm,对于我们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微小得不能再小的长度单位,但竹子,却要花4年的时间,才能冲破固土,而以后的每天以30cm的速度疯狂生长,迅速成长。事实上,前四年的竹没有徒徒等待,而是默默将在土壤里的根延伸了数百平米,最终付出得到了回报,在生长的竹身上,我窥得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崛起所需要的坚持与坚毅。就如茶水姐杨蓉莲那般,默默奉献在自己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最终也如竹一般冲破固土,被人们所熟知和认可,回报了社会,也成就了个人的伟大。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有无数个的杨蓉莲在自己的岗位上,如竹般默默扎根,咬牙坚持,为那破土的三厘米储备力量,他们,不应被人遗忘。
你看那竹,现在已长成直插云霄的竹,它的生命仍在继续,它正将自己给出去。竹笋带给人们味蕾的享受,竹衣供给人们做布鞋的好料,竹竿劈开来是为人们引来清澈山泉的通道,而竹筏、竹帘、竹筷等这
17
些卑微的用途中,却有着一种质朴的奉献,从竹中我窥得的是那种将自己给出来的无私奉献与伟大。退休军医吴孟超正是以如竹般的无私奉献精神感动了整个中国,吴老一生总是以无尽赤诚善待病人,以赤子之爱对待肝脏外科事业,医者仁心,一个伟大的医者,不仅凭医术,更凭仁爱感动世人,他掏出自己燃烧的心脏如火炬般照亮了许多肝病患者的心;他如竹般,默默奉献,更舍得把自己给出去。
你看那竹,不管风吹雨打,长成后便一直坚挺在那里。品味一支竹的生长,探得的不仅只有对生命韧性的感动,更多的是感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脊梁。竹中窥人,窥得的是竹的傲骨、高洁,窥得的是如竹一般民族的脊梁。若每个我们,都能有成为一支竹子的觉悟,那我们身处的社会,是否将更加澄莹?试想,若哪个民族能拥有更多的“竹林”,是否,这个民族的“一园春色”也会格外的不一样些?
修竹千竿,情牵万千国人,丹管一枝,写尽人间春色,竹之爱,应从当代盛,竹之质,应由当代学,在中通外直的竹节后窥得的,也应是一个民族美好的未来。
【解析】
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
这个命题,写作当不存在偏题。但扣准“四君子”独有品格行文,或许并非容易。一般来说,写其一方能深透,即便“四君子”都“喜爱”,但行文难免蜻蜓点水,不易出彩。一个事例对应一“君子”的写法,多有失切。怕主要是在认识积累和思维品质上见高下。从命题看,谈“喜欢”的原因(“为什么呢”),有形无形,“自我”必在其中。也就是说,重在“我”的独特感受,脱离自我感受泛泛而谈,或只取他人事例以印证“君子”特征,是不切合题意的。实际上,应该是写人生态度、生命取向。“高洁”“谦逊”“清雅”“飘逸”,对梅竹兰菊的品格概括是不够精准不够全面的,写作时可发挥,但必须切合其特征。
【立意】
君子当如竹;兰花——润物细无声;竹之爱,同予者何人;梅花之美等等。 【结构】
《竹中窥人》标题仿得新意,很好。第二段,先写生活中竹子的特征,也是议论的切入点,对竹子品质概括准确,素材议论语言结合竹的生长特点,扣得很牢。第三段,前段破土而出,这里继续生长,行文自然,第二层议论点,奉献与伟大,整个议论始终有立有据,不空洞,不偏颇。第四段,不仅是竹的特性,也是人的特性,两者交相辉映,由竹及个体,由个体到社会,推而广之,有深意。最后一段,立足当代,把握精神,乃竹之大品格!文章由竹窥人,窥见人之坚毅与奉献;由竹写人,写社会,写中华民族;结合竹的生长特点,层层递进,较有说服力。
1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